文章 (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不是結論

陳國慧

2002 / 03 / 31

萊比錫樂團熾熱的貝多芬

傅瑰琦

2002 / 04 / 24

和你在一起牽動人心

傅瑰琦

2003 / 04 / 26

《張愛玲,請留言》;張愛玲與摩登女性的對照記

梁偉詩

2003 / 06 / 20

偷天換日的殖民神話和荒謬悖論

黃汶欣

2010 / 02 / 22

細味森田芳光的含蓄魅力——《其後》25年

登徒

2010 / 05 / 24

閱讀書展 閱讀香港

俞若玫

2010 / 07 / 20

《變天》改變了甚麼?

賴勇衡

2010 / 08 / 17

《魔鬼契約》——話劇式電視劇風格演繹塞入劇場

肥力

2010 / 09 / 01

讀劇作為方法——「讀劇沙龍」觀後

鄧正健

2010 / 10 / 11

小提琴新星三浦文彰香港首演

傅瑰琦

2011 / 09 / 21

論劇評(一):劇評的起點

小西

2011 / 10 / 24

論劇評(二):劇評需要理論嗎?

小西

2011 / 10 / 24

論劇評(三):由演出出發

小西

2011 / 10 / 24

論劇評(四):論劇場空間

小西

2011 / 10 / 24

論劇評(五):劇評作為社會評論

小西

2011 / 10 / 24

無垢舞蹈劇場《觀》——靈魂的速度

肥力

2011 / 11 / 18

《製造基督》:I Want to Believe

賴勇衡

2012 / 08 / 15

凡事都是虛空:《空/幻II》

鄭政恆

2012 / 11 / 06

跨界與混雜:《玉鳥飛》

鄭政恆

2012 / 11 / 12

New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Directors in 49th 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Ernest Chan Chi Wa

2012 / 12

《一代宗師》——從《其後》說南北談新舊

登徒

2013 / 01 / 17

The Victim of a Cruel Breath

Wendy Wo

2013 / 05 / 20

最終是你改變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你

格子

2013 / 06 / 05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關於選擇——唯美後的掙扎,獸性、人性、神性的交戰

蘇苑姍

2013 / 07 / 01

《我愛我家—城鄉生活藝術展》爭議

查映嵐

2013 / 08 / 01

Tizzy Bac《易碎物》新專輯巡演香港站:在宇宙的迷宮中尋找方向

蘇苑姍

2013 / 09 / 01

Gai Fong, where is the Gallery?

Wendy Wo

2013 / 09 / 03

Yan can cook so can I - 香港人對藝術的看法

林龍傑

2013 / 09 / 14

《耳搖搖》︰始自語言,及至身體,以想像自由(之不可能)

譚以諾

2013 / 10 / 21

《羅密歐與茱麗葉》——淡掃娥眉的簡約美學

格子

2013 / 11 / 12

馬捷爾指揮港樂演繹《戰爭安魂曲》

朱振威

2013 / 11 / 12

都是因為愛

李海燕

2013 / 12

《阿Q後傳》:好笑到喊

賴勇衡

2013 / 12

談邱剛健編劇的電影作品

蒲鋒

2013 / 12 / 18

愛樂自能享樂——評第五屆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閉幕獻禮」

朱振威

2014 / 01 / 26

後知後覺,香港的「概念藝術」

林龍傑

2014 / 02 / 22

《毒戰》:對當下時局的敏銳洞察

陳志華

2014 / 03 / 10

And you are now a star and I'm still no one——筆記沿途的女性藝術家

梁寶山

2014 / 04 / 08

在「麵包工廠」發酵暮年夢與想

李慧君

2014 / 04 / 24

再說李傑「你。」的今生前世

張煒森

2014 / 05 / 03

從選詩觀的角度談談《五〇年代香港詩選》

馬世豪

2014 / 05 / 04

楊東龍「記憶以外」中的微觀與想像

張煒森

2014 / 05 / 10

點評《浮士德》

劉志剛

2014 / 05 / 15

後巷裡的《流浪者之歌》

李慧君

2014 / 05 / 26

女媧煉石的舞姿:舞評寫作的理論與實踐(自序)

洛楓

2014 / 05 / 27

林太,你知道你的話比髒話更刺耳嗎?

朱振威

2014 / 05 / 29

好一個不講故事的愛情故事——評前進進《愛情故事》

Yan

2014 / 06

波恩.劇場.狂歡夜

李慧君

2014 / 06

大千世界,十方虛空

格子

2014 / 06 / 23

《教授》:「百年樹人」的陰影

賴勇衡

2014 / 06 / 23

《寶島一村》:悲欣交集的背後

賴勇衡

2014 / 06 / 23

別讓藝術空間「領匯化」

張煒森

2014 / 07 / 27

藝綻公園與本土藝術的思考

周文慶

2014 / 07 / 28

如何「新體」、怎樣「身睇」:藝術創作、理論與教育的反思

洛楓

2014 / 09

《香港詩選 2012》閱讀筆記

鄭政恆

2014 / 09 / 14

藝評話語的開展

吳美筠

2014 / 09 / 25

感覺良好還是猶猶疑疑?——《後殖民食神之歌》的九七幽靈

鄧正健

2014 / 10 / 21

從《黃金時代》反思電影對文學作家的書寫方式

馬世豪

2014 / 10 / 26

談談「雨傘革命」的藝術創作

馬世豪

2014 / 11 / 03

「洞」裡的「雲」

伊迪芙

2014 / 11 / 06

《後殖民食神之歌》彰顯回歸前後香港社會的變化

何俊輝

2014 / 11 / 11

藝術/抗爭

朱振威

2014 / 12

關於福隆計劃的一些話

梁妍

2014 / 12

台北:「超親密小戲節」——超越親密的觀演關係

肥力

2014 / 12

「本土元素」在羅貴祥小說的作用(上)

馬世豪

2014 / 12 / 21

厚多士的一年——2015年香港古典音樂樂壇回顧

洪思行

2015 / 01 / 05

美術館裡的幽靈——談台北藝術雙年展《劇烈加速度》

查映嵐

2015 / 01 / 22

學習香港文學評論 文學評論史,從何說起?

馬世豪

2015 / 02 / 08

當作曲家全不親民…

黃志華

2015 / 02 / 25

身體.身體:對得上話?——「i-舞蹈節2014藝術家面對面」隨感

梁妍

2015 / 03

「本土元素」在羅貴祥小說的作用(下)

馬世豪

2015 / 03 / 01

吳美筠:香港文學,香港人來資助——回顧香港文學創作環境與資助機制

吳美筠

2015 / 03 / 04

民主的十五道詭計:香港藝術節《打擂台》

鄧正健

2015 / 03 / 09

影像的抉擇——高志強攝影展

周文慶

2015 / 03 / 14

《王子復仇記》

秋盈

2015 / 03 / 16

The Imitation Game (of Sound)

Wendy Wo

2015 / 03 / 25

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創作

格子

2015 / 03 / 31

香港人的大同

洪思行

2015 / 04 / 09

音樂家周藍萍

朱振威

2015 / 04 / 11

跨越黑與光——評《如是,有了光》

查映嵐

2015 / 04 / 15

M+購藏涉利益輸送

周文慶

2015 / 04 / 24

樓空而人不去:《樓城2015立夏版》的美學簡化

鄧正健

2015 / 05 / 13

當代舞還可以走多遠?

李海燕

2015 / 05 / 14

詩意盎然的嘻哈舞匯

陳瑋鑫

2015 / 05 / 27

音樂會之望聞問切:中樂團 X 一舖清唱

Wendy Wo

2015 / 05 / 27

《星空下的舊情人》:打開天窗說亮話

陳志華

2015 / 06

茗、戲、曲(上)

秋盈

2015 / 06 / 08

茗、戲、曲(下)

秋盈

2015 / 06 / 10

一台獨大的港樂

洪思行

2015 / 06 / 11

樂壇澳牛

朱振威

2015 / 06 / 15

《ALONE》對自身處境的叩問

邵善怡

2015 / 06 / 24

談談近年獲選「香港書獎」的香港文學

馬世豪

2015 / 07 / 06

淺談中國舞創作

李海燕

2015 / 07 / 21

《維港乾了》:失效還是顛覆?

賴勇衡

2015 / 07 / 30

《潛行夢空間》:夢之發、展

Wendy Wo

2015 / 08 / 04

《武皇陛下》

秋盈

2015 / 08 / 12

抄襲藝術是罪過嗎?

林龍傑

2015 / 08 / 16

在抗命時代的意識下潛行——歪看《少年一心的煩惱》

鄧正健

2015 / 08 / 19

雙重標準的投訴等如新一代藝術?

林龍傑

2015 / 08 / 29

汗水與酒精交融成愛液的舞踏兩生花

格子

2015 / 09

賞花記(上)

秋盈

2015 / 09 / 18

賞花記(下)

秋盈

2015 / 09 / 20

粵語歌詞簡史(1974 年以前)

黃志華

2015 / 09 / 29

粵劇新秀演出系列之《瀟湘夜雨臨江驛》

秋盈

2015 / 10 / 04

一年之後,路仍曼曼

張煒森

2015 / 10 / 05

以「結婚」為枷鎖的《結婚》

邵善怡

2015 / 10 / 06

尋夢?——評《康橋的告別式》的劇場安排

邵善怡

2015 / 10 / 08

不願意做藝術家的藝術家們

林龍傑

2015 / 10 / 10

政治藝術,經得起時間考驗嗎?

林龍傑

2015 / 11 / 01

美國Tex-Mex音樂——干香港人底事?

尹莫違

2015 / 11 / 16

助言位置.複調敘事.表演異化——《石頭與金子》的美學星座

鄧正健

2015 / 11 / 20

從解構到破壞到漫罵:我看艾未未倫敦展

林龍傑

2015 / 11 / 21

Antony Gormley 之更上一層樓?

查映嵐

2015 / 11 / 28

台上無人不孤寂

馮顯峰

2015 / 12

Dramaturge 不是一個位置,是一種思考角度——2015年10月 Dramaturgy 工作坊筆記

梁妍

2015 / 12

戲劇班內的成長故事——《緣移戲劇班》

邵善怡

2015 / 12 / 28

敘事的交纏,戲劇對後現代情境的療癒

凌志豪

2015 / 12 / 28

驚艷《甄嬛》

秋盈

2015 / 12 / 28

從《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新詩卷》看早期香港詩人筆下的「香港」

馬世豪

2016 / 01 / 08

當代藝術,更普及還是更小眾?

林龍傑

2016 / 01 / 09

粵劇新秀演出系列之《香羅塚》

秋盈

2016 / 01 / 11

60張空櫈任君選擇

馮顯峰

2016 / 01 / 24

《午睡》:以發夢為方法

賴勇衡

2016 / 01 / 25

《午睡》的困局與出路

邵善怡

2016 / 01 / 27

《殞石旁的天際》︰割裂現實的呈現

邵善怡

2016 / 02 / 16

士兵落魄,故事失魂:評香港小交響樂團《士兵的故事》及其他

尹莫違

2016 / 03

沒有劇本的靈性劇場——評柏林廣播電台合唱團《人的安魂曲》

朱振威

2016 / 03 / 04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一起建造——關於《空間叄號(一):西灣冬令營》

查映嵐

2016 / 03 / 07

《人的安魂曲》之創意實踐

洪思行

2016 / 03 / 12

丟飯碗也要談 康文署政治潔癖從何來

李海燕

2016 / 03 / 23

我決定不會去看Art Basel;也不參觀西九M+

周文慶

2016 / 03 / 24

資本泡沫化的當代藝術

林龍傑

2016 / 03 / 26

「絕對權力」下的「絕對音樂」

尹莫違

2016 / 03 / 30

《樹大招風》:賊王們的生活與生存

登徒

2016 / 04 / 10

隨記——楊嘉輝、鄧國騫、關尚智

Wendy Wo

2016 / 04 / 12

藝術有社會作用嗎?

林龍傑

2016 / 05 / 02

印象派已經OUT了,其實你還在睇乜?

周文慶

2016 / 05 / 10

還原實感的《未成年少女的駕駛課程》

邵善怡

2016 / 05 / 20

瞻前顧後:港樂和小交

鄭政恆

2016 / 05 / 25

《誰家老婆上錯床》鬧劇唔只靠誇張演技

邵善怡

2016 / 06 / 14

Mutti:TVB式政治戲仿show

李慧君

2016 / 06 / 21

淺談純藝術 - 藝評人

謝諾麟

2016 / 06 / 25

《嗚啦啦啦啦你的歌》的豐富感

邵善怡

2016 / 06 / 30

陳炳釗的後殖民唏噓,不同於也斯的後殖民唏噓——評《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梁妍

2016 / 07

美滿的壓軸音樂會

劉志剛

2016 / 07

評兩場「冷熟配」音樂會

劉志剛

2016 / 07

哐啷一聲,吳文翠在香港投下了顆粒

李海燕

2016 / 07 / 06

《好鬼衰要.18禁》——舞台上的少女革命

李慧君

2016 / 07 / 26

差不多《在此》

Wendy Wo

2016 / 07 / 30

花再生,色復艷——重看《蝶影紅梨記》有感

秋盈

2016 / 08 / 01

從焦慮中找到改變的希望——回應「文學教育的迷失」專題

馬世豪

2016 / 08 / 08

撞爆期的音樂會

洪思行

2016 / 08 / 10

獨處模式——他們並不是孤獨

謝諾麟

2016 / 08 / 16

香港文化發展的瓶頸——政府政策缺乏文化觀點

小西

2016 / 08 / 29

周育正個展:《電鍍金,保持冷靜,鍍鋁鋅版,祈禱,漸層,灰燼,抗議,不均,不滿,資本,香爐,佼存,激動,擊,日光。二》

陳建濃

2016 / 09

馬博良和他主編的《文潮》

馬世豪

2016 / 09 / 05

《發光的害蟲》剝掉暴力的花生

李慧君

2016 / 09 / 19

沉默皆因不得(不敢)不美

李海燕

2016 / 09 / 27

《鬼怪屋》:少女奇想拍成難以歸類的奇片

陳志華

2016 / 10

粵語時代曲 @ 1952 年

黃志華

2016 / 10 / 11

粵語時代曲 @ 1953 年

黃志華

2016 / 10 / 26

Cult 片:仍未能清楚定義的電影類型?

譚以諾

2016 / 10 / 26

《孔子63》顛覆孔子傳統形象

何俊輝

2016 / 10 / 27

《一零》:二元的對峙

鄭政恆

2016 / 11 / 02

為何 1954 年原創粵語歌比 1974 年的多?

黃志華

2016 / 11 / 14

經典再造:傳統能劇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凌志豪

2016 / 11 / 17

《竹林深處強姦》電視台變成法庭的荒謬亂局

何俊輝

2016 / 11 / 23

回歸記憶、當下與舞蹈:評《90後的黎海寧》與《舞在天空下》

黃寶儀

2016 / 12

美國管弦樂團工潮淺說

尹莫違

2016 / 12

在重生中圓滿:評艾甘・漢《輪》

黃寶儀

2016 / 12 / 06

打開活空間——記澳門劇場研討會2016

俞若玫

2016 / 12 / 06

值得更上層樓的《中間人》

李慧君

2016 / 12 / 07

電台與粵語流行曲 @ 1955

黃志華

2016 / 12 / 13

添布頓異想世界

梁展峯

2016 / 12 / 21

粵語時代曲 @ 1955 年

黃志華

2016 / 12 / 30

2016年本地舞台,首推陳炳釗

張秉權

2016 / 12 / 31

倘未走完的長路:藝術節中的新視野

凌志豪

2016 / 12 / 31

失蹤的西九第三期建築

洪思行

2017 / 01 / 07

我們憑甚麼敲醒一代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Bob Dylan與花孩

吳美筠

2017 / 01 / 16

《慾望號雞批》以雞喻人的政治寓言劇

何俊輝

2017 / 01 / 19

WE Dance:有沒有驚動自由?

俞若玫

2017 / 01 / 25

電台與粵語流行曲 @ 1956

黃志華

2017 / 02 / 22

玩世何必恭:《爸不得你快樂》

李慧君

2017 / 02 / 27

離不開卻也進不去的《城堡》

李慧君

2017 / 03

諧趣歌激增 原創歌劇減(粵語流行曲 @1956 之二)

黃志華

2017 / 03 / 04

從「粵劇新星展」看混雜之美

張秉權

2017 / 03 / 04

以西方藝術的角度欣賞新崑《春江花月夜》

傅瑰琦

2017 / 03 / 10

《五個女人》:一台暴烈與溫柔

李慧君

2017 / 03 / 22

淺論環境劇場作為城市場域中地方營造及主體性建構策略——以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三個節目為例

凌志豪

2017 / 03 / 23

香港音樂國族主義的里程碑

尹莫違

2017 / 03 / 29

在大自然中觀照《愛與死的證言》

李慧君

2017 / 03 / 30

《坐坐茶室》:議題主導情慾真人 show

李慧君

2017 / 03 / 30

存在的詰問:後戲劇劇場的後現代生存狀態展現

凌志豪

2017 / 04 / 06

音樂社熱潮在香港電台的終結時間

黃志華

2017 / 04 / 21

台灣國際藝術節:不一樣的東歐版《哈姆雷特》

張秉權

2017 / 04 / 30

《#hashtag——時代吶喊》帶出香港社會的各種矛盾

何俊輝

2017 / 05 / 12

國族身份藩籬之外:陳德良與越南現代藝術的有機對話

Jeffery Lin

2017 / 06 / 05

「跨界作品」跨了甚麼界?——評「現在音樂」的兩個演出

尹莫違

2017 / 06 / 27

莎士比亞X日本藝術:自信的蜷川,溫柔的馬克白

張秉權

2017 / 06 / 30

近年粵樂音樂會的三個老毛病

黃志華

2017 / 07 / 10

誰來研究香港粵樂名家的史料?

黃志華

2017 / 07 / 26

一道緩慢風景:談曾倩瑜個展〈無意駐足〉

查映嵐

2017 / 07 / 26

青春版《偉大》交響曲與卡普森含蓄的哀傷

傅瑰琦

2017 / 08 / 04

旺仔在烈陽下歡笑

查映嵐

2017 / 09

有你有我——列桃與吳美樂的青春玩味

傅瑰琦

2017 / 09 / 08

蜷川的商業劇場:華麗的東方元素下消融的戲劇力量

凌志豪

2017 / 09 / 11

在數位時代生而為人:談明斯特雕塑展2017

查映嵐

2017 / 09 / 29

如果在受傷之後,我們試著挖掘一個破洞:談白雙全新展

查映嵐

2017 / 10

蘇崑的新版《白羅衫》

傅瑰琦

2017 / 10 / 31

評香港歌劇院的Double Bill

劉志剛

2017 / 11 / 06

取消杜達美,迎來真善美?——談藝術家的政治表態

尹莫違

2017 / 12

所有照片都顯示死者的回歸

查映嵐

2017 / 12

如果人生有「playback」——仲夏夜之夢 2.0

傅瑰琦

2017 / 12 / 15

《大禹之後》的和善場域特定性

查映嵐

2018 / 01

繞樑假聲之美:記參齊茲與香港城市室樂團

傅瑰琦

2018 / 01 / 22

同一套節目,兩種口味!

傅瑰琦

2018 / 02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