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創作完整版圖的完善確立——香港30年正統音樂創作大事記

作者:周凡夫

發表日期:2007 / 12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香港作曲家聯會成立30周年特刊》

發表平台類別:出版物

主題:創作/發表平台的發展 / 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自選藝評

 

1984年9月,在通過修改會章後,香港得以用地區身份,成為繼日本、南韓之後,成為國際現代音樂協會(簡稱ISCM)第三個亞洲會員,繼而在1988年成功舉辦了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世界音樂日(ISCM World Music Days),暨亞洲作曲家同盟(簡稱ACL)會議及音樂節,成為ISCM自1922年成立以來在亞洲舉行周年大會及音樂節的首次。該項世界樂壇盛事於2002年再度在香港舉行,五年後的今年11月22日至2月1日,將會第三次在香港出現。

 

ISCM隸屬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音樂議會,是現今唯一國際性的專業作曲家組織,共有五十七個國家地區會員,宗旨在於打破國籍、種族、宗教及觀點岐見,以推廣現代音樂創作、演奏、發掘及表揚佳作,每年的周年大會及音樂節,都是全球音樂界矚目的焦點,地位的重要有如奧運。該項堪稱為世界作曲家群英大會的活動,今年估計會有來自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地區,約共二百多位專業作曲家、音樂學家、音樂學者及音樂學生雲集香港,除有三天學術論壇,還會有二十四場音樂會,演出自五十多個國家地區超過六百首作品中選出來的一百二十首樂曲。最後一天在澳門舉行閉幕音樂會後,并會安排各與會代表者到訪中國成都和西安,舉行作曲交流活動,再一度展示出香港在音樂創作世界中所發揮的平台效應,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ISCM及ACL大會帶來的影響

 

聯同ISCM舉行1988及2007年這兩次盛事的的亞洲作曲家同盟,於1973年創立,在香港舉行成立大會,現有十二個會員國家,一直是亞太區內最活躍的作曲家織組織。香港能夠在二十年內兩度舉辦這項結合了兩大作曲家組織的國際盛事,成為繼倫敦、阿姆斯特丹、華沙,及哥本哈根等歐洲城市後,首個三度主辦ISCM大會的亞洲城市,很清楚地顯示出香港在過去二、三十年來,能夠在音樂創作的世界版圖上佔有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既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趨向成熟,亦有香港社會上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支援變得較為充裕的因素。很明顯地,1977年成立的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簡稱CASH)及由此衍生成立的香港音樂基金(2000年改名為 CASH音樂基金),和1985年成立的演藝發展局,(1995年改組為香港藝術發展局),發揮了火車頭的重要作用,三次ISCM得以在香港舉辦的主要經費來源,便是來自CASH和政府的撥款。

 

三次ISCM周年大會及音樂節,能夠將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的魅力,透過出席的作曲家,演奏(唱)家,藝術行政人員,廣泛地帶到全球各地之時,又能大大提升香港,和香港樂壇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之事。然而,更重要的是,這三次世界性作曲群英大會帶來的交流、討論、觀摩機會,對香港的作曲家,特別是年青一代的創作人,帶來新的刺激和啟發,大大改變了過去二、三十來香港的音樂創作生態,不僅有更多新一代投身音樂創作的行列,他們在音樂創作上的自信心、創作意念及視野,都開始超越他們的前輩,有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香港作曲家的作品在國際性的音樂比賽獲獎,在海外眾多國家演出,甚至獲得委約,這其實就和ISCM大會能夠在二十年間於香港舉辦三次一樣,其中是無數關心香港音樂發展,關心香港音樂創作的人士,通過點點滴滴的耕耘慢慢結出來的成果。

 

音樂創作是音樂發展中發揮火車頭動力的重要環節,而音樂創作的完整版圖則由音樂創作教育,新作品誕生發表渠道機制,和作品推廣傳播、交流、評論及研究三大板塊構成。三次ISCM大會在香港舉行,和這三大創作板塊在過去三十年來,日漸完善、全面和確立,正發揮了互動的關係,也就讓香港的音樂創作發展步伐,踏上了與國際樂壇百分百接軌的新里程。

 

培訓見成效新一代屢獲大獎

 

培養音樂創作人才的教育板塊,最大的變化是大專院校專業作曲教育水平的提升,香港演藝學院八十年代中期成立後,中大、港大、浸會和香港演藝學院都有培養作曲家的專業課程,1992年中大音樂系新大樓啟用,更開辦中國音樂和作曲研究生博士學位課程,1998年並頒授首個音樂博士學位予香港作曲家盧厚敏。其後香港大學亦設立作曲博士課程,音樂創作人才的培養變得更全面。

 

1987年12月浸會學院開辦全港首個電腦音樂中心後,香港演藝學院、中大、港大的電子音樂室亦於九十年代中漸趨完備,為香港音樂教育提供了更先進和現代化的音樂創作及研究學習新條件,同時亦刺激了電子音樂的創作。

 

同時,CASH又於1994年成立CASH音樂獎學金,資助有志負笈海外攻讀作曲課程的三十歲以下的香港人士,最高達港幣十六萬五千元,這更大大有助於作曲學生繼續到海外深造。

 

1973年成立的亞洲作曲家同盟香港分會,於1983年改組重新命名的香港作曲家聯會,更是一直致力提高大眾,特別是年青人對作曲的興趣,自1985年開始,更不間斷地主辦「音樂新一代」(青年作曲家比賽)激勵年青一代作曲家進行創作交流,在培養、發掘年青一代作曲家上發揮了重大作用,2006年遞交的作品多達四十八份,更創下空前的新高紀錄。自1991年開始,又聯同教育署(今教統局)及CASH合辦「學校音樂創藝展」至今,鼓勵學生創意,展現中、小學生在音樂及多元媒體配合上的創作才華,這與1999-2001舉辦的「學校音樂創意研習」系列、2001-2002的「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世界音樂日前奏:學校現代音樂教育活動」系列,都是以學生為對象進行音樂創作推廣的教育活動。

 

此外,於荃灣大會堂推出的「互動作曲工作坊與示範音樂會」系列(2005/ 2006)、「作曲與現代音樂多面體」(2006/2007),和「創作兼演出組合音樂大賽」(2007)都是和音樂創作的教育推廣有關的活動。

 

香港年青一代音樂家,自九十年代開始在海外的比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多少是在音樂創作人材培養上見出成果的又一個證明。在亞洲作曲家同盟青年作曲家大賽獲得冠軍的便有伍巧怡的《荒地》(1994年)、謝建銓的《破山寺後禪院》(1995年)、羅家恩的《最後的日子》(2000年),和鄧樂妍的《The Giving Tree II》(2007年),此外,在「新加坡華樂團國際華樂作曲大賽2006」中,鄧樂妍亦以作品《熔》奪得青年作曲家創作獎。

 

過往香港在作曲人材培養上投入的資源相對於整個教育體系來說,可說偏低,過去三十年來雖然已有明顯改善,但要配合發展香港的創意工業,音樂創作人才的培訓顯然仍要投入更多的資源。

 

委約創作制度七十年代引進

 

在新作品誕生發表渠道機制的建立方面,過去三十年來則有了重大的改變,記憶猶新的是,到七十年代時,即使是已有相當名氣的「專業」作曲家的新作品,仍往往要自費邀請(聘用)樂團、音樂家來發表演出,在創作上能夠獲得酬金者少之又少。(商業性的流行曲、電影配樂例外)。至於「業餘」作曲家,或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作曲家的創作,要發表的空間就更狹窄了。

 

這種情況在CASH成立前後,開始出現變化,首先是香港管弦樂團(1974)、香港中樂團(1977)的職業化,提升了發表本地創作的意識,直接推動了大型作品的誕生。不過,最大的變化是香港中樂團由於現實上需要大量能配合樂團編制的大型民族樂團作品,才能保證樂團的定期演出及發展,也就必須要有激勵作曲家創作的方式,為此,樂團成立不久便引入國際間已推行的委約創作制度。

 

香港中樂團總監吳大江、關迺忠和閻惠昌,及曾任駐團作曲家的陳能濟,不僅對中國樂器認識透徹,更是大力推動香港中樂團積極發表新作品的人物。至今樂團委約及委編作品逾一千六百首,其中由樂團委約香港作曲家的原創新作品約有一百六十首,編曲約有一百首之多。又曾舉辦「二十一世紀國際作曲大賽」,樂團到世界各地外訪或到中國巡演,亦多會安排有香港作品。2002年銀禧樂季亦委約首演了陳永華創作新曲《朗月耀九州》。2006年第三十個慶典樂季更推出「香江華采」計劃,委約了二十位本地作曲家以香港十八區為題,創作樂曲橫跨兩個樂季作世界首演,並組織香港作曲家,尋根問祖粵東採風,及舉辦三個作曲專業工作坊,對象是有興趣在民族樂團創作上發展的青年作曲家。

 

2006年樂團又於香港藝術節為「香港現代音樂之父」林樂培舉行八十大壽音樂會,出版了樂譜及現場錄音CD。翌年則舉行了陳永華作品專場音樂會,同樣出版現場錄音CD。林樂培把現代及傳統混合,為香港中樂團創作的《秋決》(1978)、《昆蟲世界》(1979)、《問蒼天》(1981)、《功夫》(1987),和《夢審竇娥》(1989),啟發了較年輕一輩的作曲家,亦為大型的民族音樂作品創作帶來豐收;難怪2002年樂團能獲得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頒發「最傑出弘揚現代中樂榮譽大獎」了。

 

大型管弦樂創作「港樂」有貢獻

 

香港管弦樂團對發表香港作曲家作品則沒有長遠和確實的政策,往往會視不同的總監而有不同的考慮,但對香港作曲家創作大型管弦樂作品亦作出了不少貢獻。其中較重要的便有1983年在香港音樂基金首次贊助下,曾演出過六首香港作曲家作品。1986年6月下旬在香港舉行的第一屆中國現代作曲家音樂節,「港樂」亦擔任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施明漢與樂團舉行了一場中國及香港新一代作曲家的現代管弦樂作品音樂會,演奏了譚盾、葉小鋼、瞿小松、陳永華、黃安倫,和鄧祖同的管弦樂曲,後來還將這些樂曲灌錄成CD出版;此外又安排了一場公開管弦樂視奏排練,樂團成員還在劇院演出一場室樂作品音樂會,所選作品亦全是中國及香港的現代音樂。這可以說是「港樂」多年來參與推廣中國及香港現代音樂最積極的一次。1987年CASH成立十週年,委約了六首新曲,贊助「港樂」舉辦「香港音樂之夜」,灌錄三張香港作品唱片。近年則有邵恩與樂團為「音樂新文化2005」泡製過一場全香港作曲家作品的專場音樂會。

 

此外,艾德敦擔任音樂總監期間,亦曾委約多位香港作曲家創作一系列開場短曲,又曾邀請陳永華、陳偉光出任駐團作曲家。在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方面,較為特別的是陳永華的《慶典》(1984)和《昇》(1994),都是為樂團周年誌慶創作。而樂團2003年三十周年慶典則委約了香港作曲家陳偉光創作開場曲《明日號聲》,增添了當年開幕音樂會的香港色彩。

 

此外,樂團亦曾於2002年委約作曲家許翔威創作兩首新曲《約會巴黎》和《五角水晶之反映》,作為贏得世界口琴節冠軍的英皇口琴五重奏與樂團合作演出用,樂團亦以「見證歷史的一刻!」來呼籲樂迷入場,共同見證「歷史上第一首為口琴五重奏及樂團而寫的作品」的誕生。

 

「港樂」多次外遊,其中有好幾次都有安排香港作曲家作品,如1986年2月施明漢和樂團首次出訪中國大陸,在滬、杭、京演出六場,節目中便有曾葉發的序曲;1999年10月到訪北京國際音樂節,還演奏了駐團作曲家陳偉光特別為這次演出創作的新作品《懷遠》;2003年2月亞、歐八個城市巡演,黃大德指揮樂團和龍向榮父子的敲擊樂二重奏,演出香港作曲家陳國平的《雙龍出海》第四版本,都達到傳揚香港作品的作用。

 

推動本地及華人創作成使命

 

相對來說,資源與規模遠遠不及「港樂」,於1990年成立,其後由政府資助大部份經費的香港小交響樂團,在推動新作品,特別是香港作品方面便較「港樂」來得積極和主動。樂團成立初期,每場都安排演奏一首華裔作曲家作品,1996年又創辦向香港作曲家致敬音樂會系列,用以推動香港音樂創作。還一度(2000年)舉辦過作曲家工作坊,由當時的音樂總監葉聰指揮試奏後,由作曲家、指揮家,樂手、聽眾及樂評人共同參與討論,發揮了很好的溝通效果。2005年又舉辦了名為「Project Viva Sinfonietta」的作曲比賽,又於2006/07 樂季推出「駐團藝術家」計劃,為年輕作曲家提供發展平台。

 

致力推動本地及華人作曲家創作是「小交」長期發展的一個使命,樂團成立十多年來,每年都會演奏包括本土及中外作曲家的多首現代作品,累積至今已達百首。資源雖然不足,仍有定期委約本地作曲家創作,如近兩年便委約過伍卓賢及林安淇。又介紹香港年青一代作曲家的新作,如2007法國五月音樂會中在香港首演旅居英倫的林丰的《明》,10月又演奏林子鈞的室樂協奏曲《變‧奏》。

 

同時,「小交」長期以來都積極參與多個推動現代音樂的活動,如「音樂新文化-國際現代音樂節」(Musicarama)、國際現代音樂節及新視野藝術節等。近十年來,在香港首演的多部室內歌劇(羅永暉、林迅、盧厚敏等人創作)及芭蕾舞劇(曾葉發、陳錦標等作曲),皆由「小交」伴奏。

 

此外「小交」又曾將多位本地及華人作曲家的作品與「雨果唱片」推出多張商業性發行的專輯CD;同時,近年凡有本地作曲家作品的音樂會,都會安排由香港電台第四台廣播,這都會大大加強本土音樂作品的傳播。

 

樂團於2005年夏季歐洲三國之行,又委約演奏了香港作曲家陳慶恩、伍卓賢的作品;陳慶恩所寫的三個樂章《風留韻事》,樂團其後於2007年5月再帶到日本及上海去,以求將香港作品推廣至海外。

 

委約創作團體三十年來大增

 

三個專業樂團外,委約創作新曲或演奏本土作曲家作品的音樂團體、組織,在過去三十年來亦大大增加,其中較重要的便有1977年成立的音樂事務統籌處(1995年改稱為音樂事務處),轄下的青年樂團和每年舉辦的多項大型活動,亦不時會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提供發表本土作品的機會。香港藝術節、亞洲藝術節、香港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香港回歸後後拆局改為康文署),亦間有委約香港作品。

 

此外泛亞交響樂團、香港聖樂團、新聲國樂團、明儀合唱團等業餘團體,亦不時會首演香港作曲家的新作品。香港聖樂團於九十年代曾委約了兩首大型作品,其中有陳永華的《第四交響曲﹕謝恩讚美頌》及陳偉光的《交響詩篇三部》。同時在香港大會堂三十周年紀念時,演奏了羅炳良的《石頭頌》。

 

九十年代成立的紫荊三重奏、香港弦樂四重奏、香港敲擊樂團、中樂的吹彈拉打樂團、龢鳴樂團等幾乎每次音樂會都有本土作品。英皇口琴五重奏亦曾多次委約香港作曲家為該團「度身」作曲,2003年首屆香港口琴節揭幕禮,便首演了香港作曲家梅廣釗創作的口琴樂隊前奏曲。

 

香港兩大兒童合唱團—香港兒童合唱團及葉氏兒童合唱團,都分別邀請過香港作曲家創作,「香兒」幾乎每年都會首演數首新作,還出版這些新編或新作的曲譜及唱片。

 

城市當代舞蹈團亦經常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香港芭蕾舞團及香港舞蹈團亦間有和香港作曲家合作,但未算積極。

 

香港電台,特別是第四台,儘管資源相對於「港台」其他頻道來說,是較薄弱的一個,但一直在推動香港音樂創作上發揮重大影響,在2004年慶祝建台三十周年的一年內,仍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包括和其他機構合作,爭取音樂界人士支持,舉辦了不少和音樂創作推廣有關的誌慶活動和特備節目、出版了兩本內容豐富,可讀性很高音樂書籍,而委約三位香港作曲家:林樂培、曾葉發和羅家恩創作三首新曲,更為推動香港音樂文化的創作工作累積成果。

 

作曲比賽亦能刺激新作誕生

 

作曲比賽除了能激勵發掘年青一代作曲家,亦可發揮刺激作曲家新作品誕生。過去此類公開作曲比賽的活動並不多,規模一般較少,較大型的除了上文提及香港中樂團舉辦的「二十一世紀國際作曲大賽」,還有1996年香港作曲家聯會與中國文化部、中國音協新華社香港分社等單位合辦「迎接九七香港回歸」音樂作品徵集活動,共收到逾四千首作品,但香港作曲家的反應則祇是一般。

 

此外,2000年由東風管樂合奏組及CASH聯合主辦的木管五重奏作曲比賽,分別從法國、美國、澳洲及香港徵得十四首高水準的華人作曲家的參賽作品,新作品可窺探出中國及本地文化特質外,還為被人忽略的木管五重奏作品拓展了新的曲目。

 

另一項則是由香港童聲合唱協會和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主辦的童聲合唱曲創作比賽。該項作曲比賽目的在於推動創作本地兒童歌曲,分三個組別舉行,但同時又委約了八位作曲家和作詞家創作了八首指定內容及程度的兒童合唱歌曲,以起示範作用,這對增添香港兒童合唱曲目發揮了更大效果。

 

歌劇舞劇雖有限制仍有成果

 

歌劇、舞劇的製作往往會涉及複雜的條件,且需較大的資源,在客觀條件限制下,香港作曲家的歌劇創作是較弱的一環,較重要的作品有符任之的《甜姑》(1972)和《霓裳羽衣曲》(1980)、林聲翕的《易水送別》(1981)及屈文中的《西廂記》(1985)。《易水送別》由市政局委約並出版了樂譜,《西廂記》則由台北市交響樂團委約,其後在香港重演。此外,陳偉光亦曾為學士合唱團寫有較小型的三幕室內歌劇《愛麗兒之歌》。2000年卻是在歌劇創作上豐收的一年。當年在香港舞台上誕生了四部原創性的室內歌劇,包括《阿綉》、《長明燈》、《離婚》及《夢拾紅梅》。分別由蘇鼎昌、盧厚敏、林迅、羅永暉四位香港作曲家創作,在香港歌劇創作的探索道路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及後在2002年香港藝術節製作了在美國定居的香港作曲家林品晶的原創室內歌劇《文姬》(胡笳十八拍),2003年康文署亦製作了陳能濟的原創大型歌劇《瑤姬傳奇》,都作出了很好的嘗試。

 

舞劇製作方面,早於八十年代,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已委約了林樂培寫了《洪荒雜記》(1981),此後有曾葉發的《隱所》(1983)及《西遊記》(1989),林敏怡的《怪談》(1986)、《地獄變》(1989)及《給昂山素姬的信》(1992),以及羅永暉的《狂想大地》(1983)、《狂想大地之二﹕三個浪漫的中國人》(1990)。黃伸強的《逍遙遊》(1989)以至後來的《三千寵愛》(1998)。這些現代舞的音樂不少是電子音樂製作。

 

香港唯一職業化的香港芭蕾舞團委約本土創作卻是九十年代後的事,主要有委約陳永華的《陌路相逢》(1993),曾葉發的《如意》(1995)及《國王與夜鶯》(1997),後者更獲該團帶往海外演出,並多次在港重演。盧厚敏亦為舞團創作了兩套小型芭蕾舞音樂《舞進上環》(1995)及《舞迴高山》(1997)。

 

香港舞蹈團亦有委約約羅永暉創作《搜神之日月名利、愛情》(1985)、《女色》(1987)、《香港情懷之時光動畫編號四》(1990)、《胭脂扣》(1991)及《自梳女》(1991)等。曾葉發的《搜神之人鬼》(1985)、葉純之(1926-1998)的《玉卿嫂》(1985)及《周璇》(1989),和郭享基的《雲嶺寫生》(1988)。

 

錢秀蓮舞蹈團等舞團亦曾有個別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但大型的舞劇音樂則較少。

 

本土音樂劇帶來新創作空間

 

自1987年潘光沛本土題材的粵語音樂劇「黃金屋」誕生,成為香港首部承襲著美國音樂劇新貌,而根植於香港本土,從題材、音樂、對白和歌詞,都深具本土色彩,散發出創意的音樂劇作品,開了本土粵語音樂劇先河以來,音樂劇亦成為香港作曲家一大發展空間。

 

近十多年來,較重要的音樂劇創作有1994年市政局三大藝團首次合作演出陳能濟作曲的香港式百老匯音樂劇《城寨風情》。演出前後均引起廣泛關注,其後三團再攜手於2003年製作了由顧嘉煇作曲的音樂劇《酸酸甜甜香港地》,演出後雖然同樣引起很不同的評價,後來還是帶到上海去巡演。

 

在回歸前則有1993年鍾志榮的《遇見一九四一的女孩》,1994年潘光沛為香港藝術節製作的《風中細路》,演戲家族的《遇見一九四一的女孩》,1996年《白雪公主》、《少女夢》、《播音情人》等港產音樂劇陸續上演,而1997年港產音樂劇《雪狼湖》、《上海之夜》、《窈窕淑女》,亦很受歡迎。回歸後就更為熱鬧,其中以演戲家族2000年推出林龍傑的《k城》,2001年開演鍾志榮的《邊城》,和在2003年製作自紐約學成返港發展的高世章創作的《四川好人》、及再度於2006年合作的《白蛇新傳》,最為矚目。此外還有2000首演,鍾志榮作曲的《紅——愛你一萬年》,2004年馬永齡作曲的《霓裳派對》,2005年金培達作曲的《唯獨祢是王》等,亦有不錯的成績。如自《黃金屋》算起,原創香港色彩的音樂劇發展祇是二十年間的事,要創出更佳成績仍須各方配合作曲家齊齊努力。

 

頻密交流活動緊貼國際脈搏

 

香港作曲家聯會、CASH、兩個市政局及拆局後的康文署,還有香港電台,一直在香港音樂作品的推廣傳播、交流、評論及研究的板塊上擔任了重要的角色。

 

亞洲作曲家同盟香港分會(及易後的香港作曲家聯會)於1978及1979年已在剛落成的香港藝術中心推出「香港音樂新環境」系列音樂會,到1991年再度主辦香港音樂新環境系列音樂會,歷時九個月。自四月開始舉辦九場音樂會,為最具規模及國際性的一次,共演出多位國際大師作曲家,及三十多位香港作曲家作品。自1992年開始,每年都舉辦「音樂新文化—國際現代音樂節」(MUSICARAMA),在六至八場的音樂會中,約有三成是本土原創作品,至今已成為香港一年一度將香港本土原創作品和國際音樂創作最新潮流互動交流的重要平台。

 

除了前文所述行將在香港三度舉行的ISCM大會及音樂節,是香港和國際間在音樂創作上規模更大的交流活動外,過去三十年來還有1981年的「亞洲作曲家同盟大會」,和1986年的第一屆中國現代作曲家音樂節。後者在音樂創作交流上,最具意義的是當日來自海內外的華裔作曲家有三十多位,對中、港兩地音樂創作的溝通發揮重要作用。當年到港出席的譚盾、葉小鋼、瞿小松、何訓田、陳怡等中國新一代的青年作曲家剛出道不久,但各人作品中的強烈生命力讓人印象深刻。2003年再度主辦,易名為華人作曲家音樂節,在香港大會堂舉行了四場音樂會,又在中央圖書館舉行了六場研討會,更是年來中港兩地的重要音樂交流活動。

 

自1982年香港首次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轄下的國際現代作曲家交流會(International Rostrum of Composers,簡稱IRC),林樂培、吳大江、曾葉發帶同三首中樂作品前往交流以來,該項由香港電台和香港作曲家聯會代表出席的一年一度國際性音樂交流活動,已成為本港音樂作品向國際傳揚的重要窗口。當年首次參加,吳大江的《緣》(1981)為各國與會者帶來全新的音響和感受,且獲得很高的高票數,可說是一鳴驚人;到1983年羅永暉的《醉鄉》所獲票數更位列第十五名,2001年陳明志以民族管弦樂曲《精‧氣‧神》,更獲選入第二名。通過這項活動,香港電台第四台亦得以交換國際間的優秀作品在電台播放,保持香港和國際音樂創作發展的聯繫。

 

香港作品海外演出機會增加

 

此外,香港作品除由三個專業樂團帶到海外和中國大陸,到1990年那年,香港音樂作品通過香港和各地的音樂家、樂團,在海外的演出激增,分別在日本、韓國、台灣、加拿大、英國、挪威、蘇聯等地演出,次數之多為歷年之冠。而近年較重要的「作品輸出」有2002年陳永華、曾葉發和王強出席上海廣播交響樂團在上海主辦的中國現代音樂論壇,在論壇中演出了王強的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曾葉發的《一調子》,和陳永華的《地上的平安》。

 

同年龢鳴樂坊赴阿根廷首府布宜諾斯艾利斯,應邀參加第三十四屆國際交流藝術節(FESTIVAL INTERNACIONAL ENCUENTROS),和第五屆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音樂節(BUENOS AIRES INTERNACIONAL DE MUSICA)演出,選奏的香港作曲家作品便有盧家熾的《霜醉楓林》、陳慶恩的《古道西風》、盧厚敏的《天音》、羅永暉的《清音寫照》,和陳永華特別為該藝術節創作的《逾萬山》。兩年後龢鳴樂坊獲邀重訪,更首演了陳永華的新作《天蒼蒼》。

 

此外,2006年底香港青年交響樂團前往廣州、深圳、中山和澳門巡迴演出,

 

曲目中亦有香港前輩作曲家林聲翕的管弦樂曲《愛丁堡廣場》。2007年慶祝香港回歸十年,龢鳴樂坊六間北上成都北京,又再度演奏了陳永華的《逾萬山》,香港中樂團則在杭州演奏了曾葉發的《安晴》;另外在六月中於韓國光舉行,以「和諧及和平之聲」為題的現代音樂研討會及音樂節,亦演出了陳永華的《地上的平安》。

 

海外訪港樂團演出香港作曲家作品的機會,除了每年舉辦的「音樂新文化—國際現代音樂節」,自八十年代中開始亦有所增加,如1986年劉德海領導的中國彈撥樂團,和新倫敦古樂團便攜手首演了紀大衛的《協議》,和曾葉發的《古樂三樂章》。1989年香港文化中心落成的揭幕藝術節,請來波士頓交響樂團,亦委約了曾葉發創作了一首管弦樂前奏曲,先由小澤征爾在波士頓世界首演,再作香港首演,成為本港作曲家作品獲國際一流樂團發表的先例。

 

除了ISCM/ACL大會等國際活動,和一年一度的「音樂新文化—國際現代音樂節」,亦有國內外著名作曲家來港時舉行學術講座等活動,其中最為矚目的當是2000年有「波蘭國寶」之稱的國際著名作曲大師班特維斯基(Krzysztof Penderecki)首度訪港,除了指揮香港管弦樂團演奏他自己的代表性樂曲,還接受香港電台第四台訪問,和香港作曲家舉行座談會。

  

這些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活動,讓香港成為大中華地區,甚至可能會是整個亞洲,最能緊貼國際樂壇創作潮流脈搏的城市。

 

出版研究較弱成果仍然可觀

 

然而,相對來說,在出版、評論、研究方面,卻會是較弱的一環。在音樂創作上的學術研究成果能為大眾得知的不多。

 

經常出版正統音樂的出版社,香港並不存在。樂譜及音樂書籍的出版十分零散,音樂視聽材料出版亦是近十多年的事。在六、七十年代有幸運樂譜印謄服務社的「單張」樂譜出版,亦有作曲家自己出版自己的作品。本土作品的唱片,當年同樣因因市場狹窄,亦少有出版。

 

亞洲作曲家同盟會香港區會成立後,較為有系統的樂譜出版在1979後才出現,香港作曲家聯會並於九十年代先後出版過近廿本樂譜,香港藝術發展局在九十年代末亦贊助出版了施金波及林樂培的個人作品全集,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於1998和1999年間更出版了八冊聲樂作品,內收三十八位香港作曲家一百一十四首歌樂作品。這應是香港樂譜出版前所未有的創舉。

 

為香港作品錄音製作唱片的,早期有飛利浦、香港唱片公司,1988年香港電台六十年曾出版「港藝精選」唱片,收錄本港及古今中外的音樂作品,並全由本港樂壇好手演奏。到九十年代後,「雨果」及「龍音」兩間唱片製作公司成立,香港音樂作品的出版機會才增多。「雨果」能調動中國大陸、台灣及俄羅斯的樂團、樂人資源來製作,應是至今出版最多香港作曲家作品的唱片公司。該公司在1999年於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下,和香港作曲家聯會出版了三張共十七位香港作曲家作品之CD,是能達到國際級錄音水平的產品。

 

有關香港音樂作品的分析評論,在報刊上發表的已不多,結集成書出版的更少,不過,和香港音樂創作有關的書籍出版雖然不多,但仍有幾本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中國大陸音樂學者梁茂春所寫的《香港作曲家》(1999年),便對自上一世紀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香港作曲家在創作上的成果作了頗為全面的研究分析;而劉靖之用了兩年多時間寫成超過一百萬字的《林聲翕傳》(2000年)。該書厚達356頁,收錄了林氏作品之手稿、書信,附錄其生平年譜、照片,是珍貴的歷史記錄。

 

至於香港大學於2000年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旋律學會學術研討會,中心議題包括旋律形態結構及其相關的文化內涵、旋律的地方性、從創作過程及演奏習慣探索旋律發展的可能性、有關旋律之理論及研究,則是少數和音樂創作有關的學術活動。

 

另一和香港創作有關的大事發生在2001年。當年香港中央圖書館宣佈設立「香港音樂特藏」,收藏和香港音樂,特別是香港作曲家有關的各種手稿、書信、樂譜、資料、圖片等,這將會成為日後研究香港音樂作品的重要資料庫。

 

三位香港作曲家共籌劃盛會

 

CASH在香港音樂創作這三大板塊的完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三大板塊中不少活動CASH都有以不同形式參與。除了贊助香港主辦三次ISCM大會及音樂節,和一年一度出席國際現代作曲家交流會的代表,還透過香港音樂基金及易名後的CASH音樂基金贊助委約超過一百五十位作曲家會員創四百二十多首各種音樂風格形式的新作品,並由香港七十多個表演團體演出;CASH音樂獎學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則已資助十多位青年作曲家到海外學府深造。

 

香港音樂創作三大板塊的日漸全面完善,整個音樂創作發展能與國際樂壇同步,亦體現在香港作曲家在國際音樂創作事務上擔任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當年仍是香港作曲家聯會主席的曾葉發,於1990年獲選為ISCM副主席,成為首位出任該個重要作曲家組織領導職位的華裔人士,十二年後(2002年),曾葉發再以超過三分二的高比例多數票壓倒其餘兩位候選人,獲選為ISCM的首位非歐裔主席。而作為現任作曲家聯會主席的陳錦標,亦剛於今年初在新西蘭的周年大會上獲選為ACL的主席。

 

於是,今年十一月在香港舉行的ISCM/ACL大會及音樂節盛會,便由作為香港主辦者的組織委員會主席,香港的作曲家陳永華,和ISCM的主席,同樣是香港作曲家的曾葉發,及ACL的主席,亦是香港作曲家的陳錦標,進行緊密合作來設計整個大會及音樂節的節目內容,這種全由同一城市的作曲家來籌劃該兩大作曲家組織的周年活動,是空前甚至很有可能亦是絕後之舉了!

 

(本文撰寫時間緊逼,加以篇幅所限,三十年來的創作大事仍遺落不少,且留待日後有機會再作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