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十五年香港音樂創作環境的變化與面貌(上)

作者:周凡夫

發表日期:2012 / 08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台灣省交作曲座談」文集

發表平台類別:出版物

主題:創作/發表平台的發展 / 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自選藝評

 

前言

 

「五十年不變」祇是中英談判香港回歸「母體」,從一個英國殖民地變為一個「特區」,在政治上的一個說法,現實無人不知,歷史便是不斷變化的記錄。不用五十年,祇是十五年已可以看出,從香港社會能見出的現象和見不到,祇能感受得到的生活文化都不斷在變。

 

作為來自生活的音樂創作,同樣出現各種各樣的變化。本文重點不在探討這些變化和香港回歸、和香港的政治環境轉變有多大關係,關注的重點在於經過十五年的回歸歲月洗禮,在各種小變(回歸前存在的仍持續存在,其實亦已有變),和大變(舊去新來)的情況下,現今香港音樂創作環境的面貌。

 

香港的音樂創作面貌大可分成三方面來看:首先是新作品的創作、誕生、和發表的渠道機制,這可說是創作面貌的核心。和此一核心相關的是音樂創作人才的培養,是教育層面,音樂創作與教育的事,是音樂誕生前的事;第三便是音樂作品誕生後的推廣、傳播、交流、評論、研究及出版。然而,構成這個面貌的變化前題,卻是音樂創作自由,和音樂創作資源這兩大問題。(註1)

 

音樂創作自由「核心價值」未變

 

香港回歸十五年來,香港社會不時會有人叫喊出要保衛香港的「核心價值」,其中之一便是「創作自由」。就音樂創作的層面而言,筆者個人的觀察,作為音樂創作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所在的「創作自由」,幸好至今仍然無變,仍然能見出作曲家可以像回歸前那樣「隨心所欲」地去創作或不去創作。儘管委約創作制度會存在著雙方可以協商的因素,但「歌功頌德」式的作品,仍一如以往很少出現。由此,回歸十五年來,香港音樂界亦未有出現過要保衛「音樂創作自由」的呼籲;即使在近一、兩年來,有關「第二次創作」應否制訂新的「管制條款」,有關當局推出《2011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引起「創作自由」受窒礙的恐慌,於音樂上改編,甚至再創作一直存在的作曲界中,對此反應並不強烈。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簡稱CASH)於今年5月2日對此亦公開發表了態度持平的「立場公佈」:『希望就「二次創作」有更深入及理性的討論。因此本協會對任何形式的專家研究、海外借鑑及公眾諮詢,均持開放態度,盼望盡快在版權業界、創作人、以至社會各界能獲得充分交流,達至合理共識。』(註2)並未有將此「上崗」至「影響創作自由」的層面。曾出任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主席的香港作曲家聯會創會主席曾葉發,自2009年自英國回流香港,於香港教育學院任職,亦認為香港作曲家的創作自由在這十五年間並無改變。

 

CASH續任要角資源仍較單一

 

祇有在這種音樂創作自由的核心價值未有改變的前題下,才會形成今日香港的音樂創作面貌,才會明白今日香港音樂創作環境變化的原因。同樣地,要了解香港音樂創作的資源,便要知道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The Composers and Authors Society of Hong Kong Limited,簡稱CASH),在香港音樂創作上所擔任的角色,不僅在各方面都有不同形式的參與,更可說是過去二、三十年來推動香港音樂創作發展的火車頭,是最大資源的來源。

 

「CASH」於1977年9月23日在香港按公司條例註冊為有限公司,於同年10月1日起運作,十九日後舉行記者會宣布正式成立,成為集體管理及執行香港版權法所賦予音樂作品作者之版權及有關事宜的組織。現共有超過一百三十萬位包括香港及來自六十多個海外聯會的作曲家及作詞家,委託協會管理其音樂作品版權。

 

CASH基金十五年三千多萬元

 

香港音樂基金亦於1977年成立,目的是提高香港音樂創作水平(包括古典

及流行音樂在內),廣泛贊助香港音樂活動及培育音樂人才,由協會理事組成的委員會管理。基金於香港回歸後的2000年易名為「CASH音樂基金」,但性質不變,仍然是「透過贊助音樂會∕表演、音樂比賽∕獎項、委約作品、出版∕灌錄作品、特別項目及資助作曲家出席國際音樂盛會,贊助了不下數百項音樂活動及項目,其中包括在香港舉行的國際音樂活動。」(註3)

 

CASH音樂基金在過去十五年來用在推動香港音樂創作發展所投入的經費自

1997年(整年)至2011年底合共為三千二百多萬元(32,127,490)(註4),平均每年約為二百一十餘萬元,2012年的預算則是二百三十萬元,仍續有增加。這個費用雖然包括了流行音樂活動在內,但主要仍是投放在「正統音樂」的活動上。

 

創作團隊擴大資源來源未增

 

「CASH」以外,香港政府民政事務局及其轄下的康樂文化署(LCSD),則會透過主辦、合辦、協辦、贊助場地、減低場地租金、贊助售票等不同型式來支持香港作品的演出。至於由政府撥款的獨立機構香港藝術發展局,則會透過不同的資助方式來撥款,直接或簡接地支持香港的音樂發展。

 

其實,在香港回歸後,仍繼續留在推動香港音樂創作這個團隊中的團體,有增無減,團隊陣容可說較過往更大,不過,這些團體有關香港音樂創作的活動,主要資源大多仍是集中於上述三個組織機構,尤其是「CASH音樂基金」,商界及其他基金投入的仍然不多。可以說,推動香港音樂創作發展的資源來源仍顯得很單一,和香港回歸前相較,未有明顯擴展,這種現象儘管並理想,但看來短期內改變的可能性不大。

 

音樂誕生前:音樂創作和教育

 

音樂創作和教育的關係有兩個層面,一是音樂創作人才(專業作曲家)的培養,另一是向大眾音樂創作知識的宣揚推廣。後者因面向大眾,特別是學生推廣音樂創作知識,亦往往會吸引更多年青一代投身音樂創作的追求,所以,這兩個不同層面的活動有時亦存在著互動關係。

 

專業音樂創作教育趨向全面

 

香港培養音樂創作人才的教育層面,自上一世紀八十年代中開始,到香港回歸前,開始變得更全面化。香港演藝學院八十年代中期成立後,中文大學、香港大學、浸會大學,和香港演藝學院都有培養作曲家的專業課程,1992年中大音樂系更開辦中國音樂和作曲研究生博士學位課程,回歸後的1998年,頒授首個音樂博士學位予香港作曲家盧厚敏。其後香港大學亦設立作曲博士課程。

 

此外,浸會學院(浸會大學前身)於1987年12月開辦香港首個電腦音樂中心後,香港演藝學院、中大、港大的電子音樂室亦於九十年代中漸趨完備,為香港音樂教育提供了更先進和現代化的音樂創作及研究學習條件,同時亦刺激了電子音樂的創作。

 

香港教育學院則於1998年在文理學院創立「文化與創意藝術系」,是和培養作曲家並無直接關係的師資培訓,這可說是將音樂和其他藝術結合在一起的創意教育,但這幾年間,亦發掘出一些作曲人才,如在校內獲得優秀藝術獎(作曲)的梁智軒、李燕萍、倫偉傑、許建弘等人。

 

同時,「CASH」又於1994年成立「CASH音樂獎學金」,資助有志負笈海外攻讀作曲課程的三十歲以下的香港居民,最高達十六萬五千元,這更大大有助於作曲學生繼續到海外深造。成立以來已資助十多位青年作曲家到海外學府深造(註5),早年獲得過獎學金的曾耀君、蘇鼎昌、葉樹堅、鄧文藝、張珮珊既有回到香港來發展,亦有仍留在海外,甚至近年獲得獎學金,現時仍在美國、英國的林安淇、林丰,在音樂創作上都寫出了不少作品,顯現出才華。

 

可以說,就作曲專業人才的教育層面而言,香港發展到今日,已變得更為全面。

 

多種形式宣揚激發音樂創作

 

1983年改組重新命名的香港作曲家聯會(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亞洲作曲家同盟香港分會),更是一直致力提高大眾,特別是年青人對作曲的興趣,香港回歸後,更積極透過委約、頒獎、舉辦比賽、講座、工作坊及音樂會等多種形式,向普羅大眾宣揚音樂創作上的知識和在社會中開拓新音樂的發展空間。

 

這些和音樂創作有關的活動,最早的是自1985年開始,聯同香港電台第四台,和「CASH」合作,不間斷舉辦的「音樂新一代」(青年作曲家比賽),激勵年青一代作曲家進行創作交流,在培養、發掘年青一代作曲家上發揮了重大作用。回歸後參與的人數漸多,近五、六年來,遞交的作品經常多達四、五十份。每年都會選出一定數量的優秀作品,聯同上一年度勝出的青年作曲家獲得委約的新曲,舉行公開音樂會。最近兩年,這項活動便合共首演了兩首委約作品,和十六首參賽的新作品。

 

「音樂新一代」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但亦有中學生參加。至於1991年開始,香港作曲家聯會聯同教育局(當年名為教育署),及「CASH」合辦的「學校音樂創藝展」,則在於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展現中、小學生在音樂及多元媒體結合上的創作才華,分為中學組和小學組,各校以校隊方式參加,音樂必須是學生的原創作品,舉辦到今年(2011-12)已是第二十一屆,每年報名參加的學校約有二、三十間。

 

此外,香港作曲家聯會又和「康文署」等機構舉辦1999-2001年間的「學校音樂創意研習」系列,2001-2002的「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世界音樂日前奏:學校現代音樂教育活動」系列,都是以學生為對象進行音樂創作推廣的教育活動。

 

另一方面,為配合教育局的「新高中作曲課程」,香港作曲家聯會又和教育局及「康文署」於荃灣大會堂推出「互動作曲工作坊與示範音樂會」系列(2005/06)、「作曲與現代音樂多面體」(2006/2007),和「創作兼演出組合音樂大賽」(2007)、「音樂創作與現代音樂體驗系列」,和「學校藝術培訓計劃」(2011/12、2012/13)等活動,則是以學校音樂老師為主要對象的音樂創作教育活動。

 

兩屆「學校藝術培訓計劃」項目,香港作曲家聯會安排了多位作曲家及演奏家到八間學校為合共一百六十三名學生提供全年作曲訓練。同時,近一兩年又在試行「香港作曲家聯會導師計劃」,在「學校音樂創藝展」及「學校藝術培訓計劃」中獎勵作曲最出色的學生,聘請資深作曲家特別為其進行個別授課,跟進輔導。

 

另一方面,在香港作曲家聯會的活動以外,香港科技大學(HKUST)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亦邀來美國華裔作曲家盛宗亮擔任藝術總監,自2011年策劃推出年度活動,為期兩周,用以增進作曲家與演奏家創意間的親暱交流活動:「創意間的親暱」(簡稱IC),邀來作曲家、演奏家、觀眾,通過公開討論、排練、試奏、討論、修改再試奏的過程後,先行在校園內預演,然後再在香港藝術中心、大會堂劇院公演。這可說是藉此展現音樂創過程到演出誕生,作曲家與演奏家,甚至觀眾之間的關係,企圖加以重新建立,將三者日漸變得疏離的關係再度拉近,這可說是將專業作曲教育和大眾作曲知識相融在一起的活動,這對香港整個音樂創作的藝術生態能否帶來明顯有效的變化,因至今祇辦了兩年,仍難作出結論。

 

培訓見成效新一代屢獲獎項

 

香港年青一代音樂家,自九十年代開始在海外的比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多少是在音樂創作人材培養上見出成果的一個證明。香港回歸後在亞洲作曲家同盟青年作曲家大賽獲得冠軍的便有羅家恩的《最後的日子》(2000年),鄧樂妍的《The Giving Tree II》(2007年),伍家駿的《放靈》(2009年)等人。

 

此外,在「新加坡華樂團國際華樂作曲大賽2006」中,鄧樂妍亦以作品《熔》奪得青年作曲家創作獎,同時,又以鋼琴曲《閃爍》贏得2007年北京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賽優秀獎,同年亦獲頒亞洲作曲家同盟入野義朗紀念獎;又奪得香港和維也納合辦紀念海頓逝世二百周年的作曲大獎,獲委約創作了管弦樂作品《Movements》,於2009年在維也納首演。

 

盧定彰則以《天外天》在「2010德伏扎克國際作曲比賽」中贏得得獎項。此外,由盧森堡現代音樂協會主辦一年一度的「盧森堡國際作曲大獎 2008」(International Composition Prize Luxembourg 2008),共有來自四十二個地區或國家的作曲家提交了作品,能獲選入最後階段的六首樂曲中,其中三首都是香港作曲家的作品。他們是葉樹堅、林蘭芝和鄧樂妍。最後由林蘭芝作曲的《Threnody for the Earth》獲得亞軍。

 

過往香港在作曲人材培養上投入的資源相對於整個教育體系來說,可說偏低,過去十五年來雖然已有明顯改善,但要配合發展香港的創意工業,音樂創作人才的培訓顯然仍要投入更多的資源。

 

創作的核心:新作品的創作、誕生、和發表的渠道機制

 

陳錦標在香港作曲家聯會2011的「主席報告」中有一段話這樣說:「我們便要積極地面對社會現實,找一些方法去幫助有志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土壤和充足的資源,讓他們堅持下去。因為這是符合我們對追求文化藝術發展的願望的。而幫助他們的媒介不能單單是政府和商業贊助,而是藝術家們的互相幫助。這個使命就是香港作曲家聯會成立的目標之一。

 

其實,如果香港音樂作品是建立香港音樂史的重要部份,為作曲家提供音樂創作的良好環境,便不應祇是香港作曲家聯會的目標,而應是香港社會應有的責任,就一如要保證音樂創作自由一樣。且來看看過去十五年來,香港在這個「創作的核心」部份的面貌有何變化。

 

委約制度更成熟數量續增加

 

上一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即使是已有相當名氣的「專業」作曲家的新作品,仍往往要自費邀請(聘用)樂團、音樂家來演出發表,在創作上能夠獲得酬金者少之又少(商業性的流行曲、電影配樂例外)。至於「業餘」作曲家,或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作曲家的創作,要發表的空間就更狹窄。

 

這種情況在「CASH」成立前後,開始出現變化,首先是香港管弦樂團(1974)、香港中樂團(1977)的職業化,提升了發表本地創作的意識,直接推動了大型作品的誕生。特別是香港中樂團,由於現實上需要大量能配合樂團編制的大型民族樂團作品,才能保證樂團的定期演出及發展,也就必須要有激勵作曲家創作的方式,為此,樂團成立不久便引入國際間已推行的委約創作制度。同時,「CASH」的「香港音樂基金」亦為委約創作提供資源,由此也就刺激了更多音樂團體,甚至音樂家對演出香港作品,特別是新作品的興趣,委約創作制度亦逐漸完善,在香港回歸前已趨成熟。

 

這種新作品的委約制度,在回歸後仍然持續發展,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模式,是可喜之事。然而,這套模式顯然並未能考慮到委約創作的酬金高低,是否亦應和作曲家的地位、資歷、名望、能力掛鉤的問題,也就有近乎「平均主義」的毛病。作為主席的陳錦標在香港作曲家聯會2011年的「主席報告」中便特別指出「作曲家是很難在香港這個高度商業化而且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專心創作,這還未計香港普遍採納的偏低作曲委約費使人們難以靠作曲為生」此一現實問題。

 

但無論如何,回歸十五年來,從CASH的統計數字得知,1997年(整年)至2012年6月透過「CASH音樂基金」贊助委約創作的新作品有五百一十一首,由一百三十七位不同的作曲家及七位作詞家創作,贊助委約費用合共四百七十多萬元(4,781,338),以十五年半來算,平均每年委約的新作品約有三十三首,以香港這個高度商業化城市來說,這可算是一個頗高的數字。

 

可以說,「CASH音樂基金」投放在委約作品上的資源多了,委約的作品數量有較大增幅。委約的增多,引申出現的現象有兩點,一是委約變得「普及化」,年輕欠缺豐富創作經驗的新一代作曲家,亦有機會獲得委約,這對刺激年輕作曲家的成長帶來正面幫助,但另一方面,委約的重要意義,委約作為作曲家地位的肯定,是一種榮耀的效果,亦漸漸褪色,甚至失去。

 

另一現象是有興趣委約作曲家創作原創作品的樂團、組織較過往增加,但大部份都透過向「CASH音樂基金」申請委約費用。為此,也就出現委約創作費用絕大多數來自「CASH音樂基金」的單一化現象,這種偏差並不健康。過往幾個專業團體仍會撥出委約作曲的經費預算,但在樂團資源亦力求擴大的情況下,亦投身到「CASH音樂基金」來爭逐,資源單一化的情況便更嚴重了。

 

作曲家聯會安排年演近百首

 

過去十五年來,推動音樂創作,發表新作品的樂團、組織、機構,明顯有所增加。單是首演「CASH音樂基金」撥款委約作品的由香港及海外表演藝團,歷年累積下來,為數便約有一百五十個。包括香港作曲家聯會、香港藝術節、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城市室樂團、香港結他樂團、木笛合奏團、無極樂團、竹韻小集、弦風樂匯、香港弦樂四重奏、香港青少年國樂團、香港低音大提琴協會、香港國際大提琴學會、香港巴羅克室樂團、管樂雅集、英皇口琴五重奏、四擊頭、白手黨手鈴隊、香港樂韻雅集、香港聖樂團、香港兒童合唱團、葉氏兒童合唱團、龢鳴樂坊、明儀合唱團、美聲曲藝社、香港芭蕾舞團、城市當代舞蹈團、錢秀蓮舞蹈團等。

 

此外還有無名四重奏、音樂事務處轄下的香港青年交響樂團、香港教育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舞蹈團、風之韻坊、驕陽雅樂(2011)等變得積極活躍的團體組織。音樂以外的演藝團體增加,主要是音樂創作的跨媒體和跨形式作品增加所致。(此點在下面再詳述。)

 

與「CASH」一直保持著緊密合作關係的香港作曲家聯會,是全力推廣香港作品的香港作曲家的同業組織,聯會眾多活動中首演的香港新作品的數量亦最多,以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此一財政年度內,於聯會海外有關的活動,包括2010、2011兩屆「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世界音樂日」,2010、2011兩屆「國際作曲家論壇」,及「亞洲音樂節2010」,便合共演出了二十一首香港作品。在香港一年一度的「音樂新文化2010」(Musicarama),則公演了三十二首(委約作品十二首)。「學校音樂創藝展」首演了二十首校隊作品及一首委約作品;由 Bang-On-A-Can 合奏團公開排練的香港青年作曲家作品有八首;在兩屆「音樂新一代」音樂會中公演的青年作曲家作品有十八首(包括兩首委約作品);「音樂創作與現代音樂體驗系列」的結業音樂會也公演了香港作曲家的作品三首,和音樂科老師的培訓結業作品六首;如果再加上在「學校藝術培訓計劃」之「個性化的創意音樂」的結業音樂會中公演的中、小學學生的二十八首短小作品,在這十四個月期間內一共有一百一十六首新作品在香港公開演出,九十三首是首演的新作品,由十多歲到六十多歲不同年齡的作曲家(者)創作。就數量而言,這可說是頗為可觀的。

 

香港中樂團仍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香港兩大旗艦樂團的香港中樂團和香港管弦樂團,在過去十五年來發表的「新」作品,開始出現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演奏中國大陸的作曲家的作品(不一定是新作首演)增多。香港中樂團過往已有委約中國大陸作曲家創作,但多集中在上海和北京這兩大音樂中心,但隨著香港回歸,大陸開放風氣持續,更得以廣泛地邀請幾個大城市以外具有才華的大陸作曲家為樂團創作新曲,遍及更多省市地區,這多少與閻惠昌就任音樂總監(後改為藝術總監)後,樂團與中國大陸交流接觸的地域有了更大的擴展,和閻惠昌本身更廣泛的人脈關係有關。

 

此外,樂團於2001年「公司化」後,邀請對中國音樂文化具有興趣的外國作曲家創作,亦變得積極,現正進行和盧森堡現代音樂協會合辦「2013第十屆國際作曲大賽」,徵集採用中、西樂器各七種來創作的全新作品,展現出樂團在推動音樂創作上更遠大的「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的精神。

 

但雖如此,香港中樂團仍能保持首演一定數量的香港作曲家作品,仍在推廣香港作曲家作品方面發揮重要角色。陳永華便在樂團委約下,先後寫出了《朗月耀九州》(2002年)、第七交響《長城》(2005年)、第八交響曲《蒼茫大地》(2006年)、《雷鼓動山川》(2007)、《八駿》(2007年),曾葉發亦寫有《大樂天》、《虛懷》等作品。

 

樂團除繼續堅持長期以來的委約創作制度,為民族樂團的發展和創作推動發揮「火車頭」作用外,回歸後和推動創作有關的重要活動便有不少,包括:1998年開始舉辦,為香港年青作曲家孕育新作的「心樂集Ⅱ」音樂會活動,這項活動其後更擴大至中國大陸各大專院校;2000年舉辦「二十一世紀國際作曲大賽」。2002年銀禧樂季又委約首演了陳永華創作的新曲《朗月耀九州》,2006年第三十個慶典樂季更推出「香江華采」計劃,委約了二十位香港作曲家以香港十八區為題,創作樂曲橫跨兩個樂季作世界首演,並組織香港作曲家,尋根問祖到粵東潮汕地區採風,及舉辦三個作曲專業工作坊,對象是有興趣在民族樂團創作上發展的青年作曲家。

 

2006年樂團又於香港藝術節為「香港現代音樂之父」林樂培舉行八十大

壽音樂會,出版了樂譜及現場錄音CD。翌年開始按年舉辦香港作曲家專場音樂會,先後辦了陳永華(2007年)、羅永暉(2008年)、曾葉發(2009年),到2010年則舉辦「香港作曲家節」,除有香港作曲家陳能濟的專場作品演出,還有中國作曲家譚盾、劉文金的作品音樂會。

 

2007開始在一年一度的香港藝術節推出「樂旅中國」音樂會,演出六首樂曲是新作品,「意外地」獲得滿座成績。自此「樂旅中國」便成為了解現代大型民族音樂作品最新發展的香港中樂團品牌,今年進入第六年,配合香港藝術節四十周年,展現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五位華人作曲家富有創意的作品。

 

香港回歸後,樂團到世界各地外訪或到中國大陸巡演,仍多會安排有香港作品。成立三十五年來,累積至今樂團委約及委編的作品已超過二千一百首,其中由樂團委約香港作曲家的原創新作品約有二百首,編曲約有二百一十首之多,這可是一個很驕人的數字。樂團能獲得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頒發「最傑出弘揚現代中樂榮譽大獎」(2002年)、香港電台頒贈「中文金曲金針獎」(2005年),和亞洲作曲家同盟頒贈「最傑出弘揚亞洲現代音樂大獎」(2007年),確是實至名歸。

 

「港樂」不同總監抱持不同態度

 

相對而言,香港管弦樂團對發表香港作曲家作品則沒有長遠和確實的政策,往往會視不同的總監而有不同的考慮。樂團於八十年代施明漢(Kenneth Schermerhorn)擔任音樂總監時,在「香港音樂基金」贊助下,曾演出過六首香港作曲家作品,又曾在1986年香港舉行的第一屆中國現代作曲家音樂節中擔任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施明漢與樂團舉行了一場中國及香港新一代作曲家的現代管弦樂作品音樂會。1987年CASH成立十周年,委約了六首新曲,由葉詠詩指揮樂團舉辦「香港音樂之夜」,還出版了錄音CD。

 

香港回歸前後,英國指揮艾德敦(D.Atherton)出任音樂總監,對首演香港作品的態度曖昧而欠積極。儘管認為「港樂」有「責任」演奏香港作曲家作品,首演後的香港作品有機會重演的,仍是幾乎絕無僅有。但無論如何,回歸後樂團的首個樂季,仍續辦「香港作曲家工作坊」活動,仍然是舉辦了三次,但由過去每次祇辦一場增加為為兩場,合共演出了包括駐團作曲家陳偉光在內的十三位香港作曲家的十三首作品,但那卻全是室內樂作品而非管弦樂曲。

 

接著的樂季再將「香港作曲家工作坊」增至四場,演出了香港作曲家的作品十二首,同樣是室內樂作品,但這年樂團在1998年亞洲藝術節的音樂會中,則委約了當時在香港演藝學院擔任作曲系主任的羅永暉創作了一首新作品《淋漓》,加入了兩件中國傳統樂器,管子及三弦,藉著描繪中國水墨畫的撥墨效果來抒發中國情懷,展示了作曲家在香港的獨特歷史時刻的感受。此外同年還委約首演了陳永華的《關山月》。

 

跨越新世紀的樂季,亦是音樂總監艾德敦告別樂團的最後一個樂季,三場「香港作曲家工作坊」,選奏了十二位香港作曲家的作品,仍全是室內樂。這亦可見出作為音樂總監的艾德敦對推動香港音樂的不冷不熱心態。

 

2000年黃大德出掌樂團後,樂團對推動香港作品的態度變得積極,推出

連續三個樂季的委約創作計劃「香港之聲」音樂會,首個樂季便首演了香港作曲家陳國平的《來自地球》,接著的樂季則發表了紀大衛(David Gwilt)創作的交響詩《聚首》,及曾葉發的單簧管協奏曲《龍形》,這個樂季還委約了許翔威創作了《約會巴黎》和《五角水晶的反映》,作為贏得世界口琴節冠軍的英皇口琴五重奏與樂團合作演出用,樂團亦以「見證歷史的一刻!」來呼籲樂迷入場,共同見證「歷史上第一首為口琴五重奏及樂團而寫的作品」的誕生。於是同一樂季便首演了四首香港作曲家的管弦樂作品,這可說是「港樂」從未有過之事。

 

第三個樂季的「香港之聲」,則演出了羅炳良的中國大鼓協奏曲《天道》,和羅永暉為琵琶和樂團而寫的《逸筆草草》。同時,在2002年10月,黃大德還指揮樂團為「香港國際現代音樂節」舉行開幕音樂會。

 

但隨著黃大德的三年任期過去,艾度.迪華特(Edo De Waart)於2004/05樂季出任藝術總監後的在任八年時間(2004-2012),對推動香港作品的態度又變得曖昧而欠積極。演出中國大陸作曲家的作品(不一定是首演新作)明顯較香港作曲家的作品還多,這當然是因為迪華得個人愛好,而非樂團制定的方針策略。事實上,儘管回歸前到回歸後,批評「港樂」不重視香港作品的聲音一直都有,「港樂」則一直我自為之,可能在某些人心目中,至今則仍存在著「香港作品是票房毒藥」的偏見吧!

 

可作一記的是,迪華特任內亦曾由邵恩與樂團為「音樂新文化2005」泡製過一場全香港作曲家作品的專場音樂會。亦首演了好幾首香港作曲家的管弦樂作品,如2007年1月演出了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青年作曲家彭振町於2005年「演藝學院協奏曲比賽」獲得優勝獎的《初始》,2008年4月夏定忠(John Harding)首演委約陳慶恩為樂隊與兩位胡琴獨奏者而作的《月靈》,2010年9月在上海世博首演樂團委約旅居英國的香港青年作曲家林丰創作的《融》(Rong),翌年5月樂團副指揮蘇柏軒再將林丰於2008年獲BBC委約創作的《解》作亞洲首演(註7)。

 

「港樂」在香港回歸後多次外遊,除上文提到2010到中國大陸巡演在上海首演林丰的《融》外,其中有好幾次亦安排演出了香港作曲家的作品,如1999年10月到訪北京國際音樂節,艾德敦便演奏了駐團作曲家陳偉光特別為該次演出創作的新作品《懷遠》;2003年2月亞、歐八個城市巡演,黃大德指揮樂團和龍向榮父子的敲擊樂二重奏,演奏了陳國平的《雙龍出海》第四版本。

 

現任新的音樂總監梵志登(Jaap van Zweden),9月正式登場的「就職暨國慶音樂會」,除了演奏《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還委約了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青年鋼琴家兼作曲家陶康瑞創作一首新作品;明年二月則會首演委約旅居法國的中國作曲家陳其鋼所寫的新作品。在梵志登與「港樂」的首個樂季套票節目中並無任何香港作曲家的作品在內,可以說,梵志登對香港音樂的態度仍然很曖昧和欠積極。

 

推動香港及華人創作成使命

 

相對來說,資源與規模遠遠不及「港樂」,於1990年成立,其後由政府資助大部份經費的香港小交響樂團,在推動新作品,特別是香港作品方面便較「港樂」來得積極和主動。樂團成立初期,每場都安排演奏一首華裔作曲家作品,1996年又創辦向香港作曲家致敬音樂會系列,用以推動香港音樂創作。還一度(2000年)舉辦過作曲家工作坊,由當時的音樂總監葉聰指揮試奏後,由作曲家、指揮家,樂手、聽眾及樂評人共同參與討論,發揮了很好的溝通效果。2005年又舉辦了名為「Project Viva Sinfonietta」的作曲比賽,又於2006/07 樂季推出「駐團藝術家」計劃,為年輕作曲家提供發展平台。

 

很明確地,致力推動香港及華人作曲家創作是「小交」長期發展的一個使命,樂團成立以來,每年都會演奏包括香港及中外作曲家的多首現代作品,累積至今已達百首。在香港回歸後,「小交」的資源雖然仍然不足,但仍堅持每個樂季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從1998年演出羅永暉的琵琶與樂隊作品《千章掃》,到2012年9月陳慶恩為笙和樂隊而作的《一霎好風》,「小交」委約首演的香港作曲家作品便共有四十一首(另有林丰的《明》則是英國BBC委約,「小交」亞洲首演,詳見註8),這些作品幾全由音樂總監葉聰或葉詠詩指揮,除了「老師級」的羅永暉、麥偉鑄、董麗誠、陳偉光、關迺忠,更多的是「新生代」的作曲家,如伍卓賢、林安淇、林丰、楊嘉輝、鄧樂妍、林子鈞、鄧慧中、葉樹堅、于逸堯、梁基爵、羅家恩、蘇鼎昌、樊秀君、林蘭芝等。同時,這些作品的內容、手法、風格,甚至形式,都可說很能突顯「百花齊放」的特色,既有關迺忠原是民族樂團大合奏,民族性色彩強烈的《拉薩行》的西樂版,又有楊嘉輝充滿實驗性的,加入了電子音效的《扶電掀雷》(還用上任天堂的Game Boy)、《電動兒時情景》(加上鋼琴及裝置)。

 

同時,「小交」長期以來都積極參與多個推動現代音樂的活動,如「音樂新文化」,及新視野藝術節等。香港首演的多部室內歌劇(羅永暉、林迅、盧厚敏等人創作),及芭蕾舞劇(曾葉發、陳錦標等作曲),皆由「小交」伴奏。「小交」更設立「駐團藝術家」,獲邀擔任的香港青年作曲家有伍卓賢(2006-08)、楊嘉輝(2008-09),為樂團創作新曲。

 

此外「小交」凡有香港作曲家作品的音樂會,都會安排由香港電台第四台廣播,以廣傳揚。樂團於2005年夏季歐洲三國之行,又委約演奏了香港作曲家陳慶恩、伍卓賢的作品;陳慶恩所寫的三個樂章《風留韻事》,樂團其後於2007年5月再帶到日本及上海去。今年秋的北美巡演,亦會演出陳慶恩為笙和樂隊而作的《一霎好風》,以求將香港作品推廣至海外。

 

委約創作團體回歸後續有增加

 

三個專業樂團外,委約創作新曲或演奏香港作曲家作品的音樂團體、組織,在回歸後持續有所增加。仍然活躍的便有音樂事務統籌處(1995年改稱為音樂事務處),轄下的香港青年樂團和每年舉辦的多項大型活動,亦不時會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香港藝術節對推動香港原創音樂作品,更顯得積極主動,除了已和香港中樂團合辦了六年「樂旅中國」,還設立了「新銳舞台系列」,委約「新生代」藝術家(包括作曲家)創作,第40屆(2012年)便委約了旅居美國的林安淇創作了充滿創意的現代室內樂歌劇《六月戀人》,還安排首演了趙朗天、葉浩堃結合傳統樂器和電子音樂創作的兩首《諧‧振》二部曲。

 

此外泛亞交響樂團、香港聖樂團、新聲國樂團、明儀合唱團、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等業餘團體,2005年成立的「香港青唱」,1994年成立的無伴奏合唱團體「合唱俠」,1998年成立的四擊頭敲擊樂團,香港電台弦樂四重奏,亦不時會首演香港作曲家的新作品。九十年代成立的紫荊三重奏、香港弦樂四重奏、香港敲擊樂團、中樂的吹彈拉打樂團、龢鳴樂團等幾乎每次音樂會都有香港作品。此外2003年成立的「無極樂團」則不時會演出作為藝術總監的羅永暉的作品;由陳國平擔任音樂總監,於2005年成立,用以探究不同文化本質的「無界樂人」,則不時演出他自己的創作。英皇口琴五重奏亦曾多次委約香港作曲家為該團「度身」作曲,2003年首屆香港口琴節揭幕禮,便首演了香港作曲家梅廣釗創作的口琴樂隊前奏曲。

 

香港兩大兒童合唱團—香港兒童合唱團及葉氏兒童合唱團,都分別邀請過香港作曲家創作,「香兒」幾乎每年都會首演數首新作,還出版這些新編或新作的曲譜及唱片。

 

城市當代舞蹈團亦經常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香港芭蕾舞團及香港舞蹈團亦間有和香港作曲家合作,但未算積極。近年香港舞蹈團卻開始重視邀請作曲家寫作原創舞劇音樂,如2010年9月,由伍卓賢擔任音樂統籌及部份音樂創作的大型中國舞蹈劇場《三國風流》,2011年11月由台灣作曲家李哲藝作曲的舞劇《雙燕》,2012年5月首演,由鄧樂妍作曲的大型史詩性舞劇《遷界》等。

 

香港電台,特別是第四台,儘管資源相對於「港台」其他頻道來說,是較薄弱的一個,但一直在推動香港音樂創作上發揮重大影響,在2004年慶祝建台三十周年的一年內,仍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包括和其他機構合作,爭取音樂界人士支持,舉辦了不少和音樂創作推廣有關的誌慶活動和特備節目、出版了兩本內容豐富,可讀性很高音樂書籍,而委約三位香港作曲家:林樂培、曾葉發和羅家恩創作三首新曲,更為推動香港音樂文化的創作工作累積成果。

 

至於在2008年成立,以十五位樂手、藝術顧問及行政人員組成,由Paul Zukofsky 指揮的香港創樂團(Hong Kong New Music Ensemble),則是近年來專注演出包括香港作曲家作品在內的現代音樂團體,除活躍於香港,還曾應邀到澳門、廣州和上海演出。

 

「新進演出計劃」增加新作平台

 

近年為培養「新生代」的演奏家和作曲家,提供更多演出機會,香港藝術發展局推出「音樂新進演出計劃」,香港作曲家聯會聯同多間大專院校,爭取得其中的五十萬元撥款來推行十八個月的系列活動,首先於2011年4月成立透過公開甄選的十位三十五歲以下的年青演奏家組成名為「驕陽雅集」的香港作曲家聯會現代樂團,由曾葉發擔任音樂總監,進行五十次排練後,在多間院校舉辦四場不同曲目的音樂會。每場演出的六首作品中,至少四首需是四十歲以下的香港作曲家作品,其中最佳作品之青年作曲家會獲頒予委約創作獎。此外,在各場演後論壇中,由著名作曲家點評年青作曲家的作品;音樂會之錄像又會贈予學校。

 

香港演藝學院亦成功申請得「音樂新進演出計劃」的撥款,於2011年至12年間舉辦的《聚「招」青年演奏家》的系列性活動,包括「Sing东激西」、「渲染‧浮現」,和「《織》中西匯聚」三場音樂會,公開選拔了由四十位青年演奏家組成的十一個音樂組合參與演出,在三場音樂會中發表了好些香港「新生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如陳家曦、李嘉怡、陳玉彬、許敖山、屈雅汶、謝倩雯、黃學揚、劉詠浲、伍家駿等。

 

此外,香港演藝學院於2011年7月還舉辦了慶賀林樂培八十五歲大壽的「從古思中尋根」音樂會,演出了林大師的作品外,還發表了麥偉鑄的《話語聲聲》,和鄧樂妍的《花》兩首新作品,藉此傳達音樂創作薪火相傳,一代一代下去,永不熄滅。

 

音樂新文化及作曲比賽活動

 

香港作曲家聯會主辦的國際現代音樂節「音樂新文化」,始自1978年舉辦的「香港音樂新環境」,1992年重新命名「音樂新文化」,以涵蓋對新音樂的概覽。回歸十五年來,仍是香港一年一度的現代音樂盛會。在一系列音樂會中,擔任演出包括著名海外演奏團體及香港出色音樂家,同時亦是展現委約香港作曲家新作品的重要平台。所有音樂會都會錄音,然後存放於香港電台第四台的「香港作曲家資料庫」內,留待以後播出。除音樂會外,亦舉辦大師班∕講座,為年青音樂家提供珍貴的學習機會。歷年來,「CASH音樂基金」贊助在這項年度活動中發表的委約作品超過一百一十首。

 

作曲比賽除能激勵發掘年青一代作曲家,亦可發揮刺激作曲家新作品誕生。香港回歸後此類公開作曲比賽的活動仍然不多,規模一般較少,較大型的除上文提及香港中樂團於2000年舉辦的「二十一世紀國際作曲大賽」,和現正進行的「2013第十屆國際作曲大賽」,還有1996年香港作曲家聯會與中國文化部、中國音協、新華社香港分社等單位合辦「迎接九七香港回歸」音樂作品徵集活動,共收到逾四千首作品,但香港作曲家的反應則祇是一般。

 

此外,2000年由東風管樂合奏組及「CASH」聯合主辦的木管五重奏作曲比賽,分別從法國、美國、澳洲及香港徵得十四首高水準的華人作曲家的參賽作品,新作品可窺探出中國及香港的文化特質外,還為被人忽略的木管五重奏作品拓展了新的曲目。

 

另一項則是由香港童聲合唱協會和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於2002年主辦的現代童聲合唱歌曲創作大賽。該項作曲比賽目的在於推動創作本地兒童歌曲,分三個組別舉行,但同時又委約了八位作曲家和作詞家創作了八首指定內容及程度的兒童合唱歌曲,以起示範作用,這對增添香港兒童合唱曲目發揮了更大效果。

 

「百花齊放」局面見出趨勢傾向

 

在這種情況下,香港作曲家的作品創作,整體的情況與回歸前的九十年代相似,同樣是「百花齊放」的局面,無論是資深的前輩,還是「中生代」,「新生代」,在創作上都有各自的取向。

 

但在這種「百花齊放」的情況下,回顧這十五年間,香港作曲家特別是「新生代」的作曲家在創作上仍可歸納出幾個趨勢﹕

 

一、音樂風格創作觀念更趨向國際化、城市化

 

這種國際化風格,相對便是民族性的元素大大減少,這與廿一世紀進入全球化的年代,香港城市越來越國際化,有一定關係。就音樂創作層面而言,並未有因為香港回歸,與中國內地關係越來越緊密而出現民族色彩作品增加的現象,甚至香港自身的特色亦變得模糊。

 

即使是採用中西樂器結合的作品,很多時亦是很城市化,國際化的風格,如2005年陳慶恩為來自挪威的前衛組合POING,和香港的中樂組合「龢鳴樂坊」所寫的新作品《風乍起...》,強調的亦非民族色彩。

 

對這種情況,林樂培認為現時香港的作曲家,特別是新一代的作曲技巧確是越來越高,在創新和效果的追求上讓他亦深感雀躍,但同時亦讓他感到有點擔心,因為他認為這類作品,會和一般聽眾的距離越拉越遠。

 

二、原創本土粵語音樂劇增多

 

這可以說是上一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引入舶來的大型百老匯音樂劇製作《貓》、《歌聲魅影》、《孤星淚》(另譯《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等帶來的刺激,衍生了音樂劇市場後相應出現的需求,亦是香港戲劇界與音樂界攜手合作的產品。就創作而言,則是作曲家與作詞家,配合創作及製作團隊而創作出來的成果。

 

香港回歸前市政局轄下三大藝團(香港中樂團、香港話劇團,和香港舞蹈團)首次合作演出陳能濟作曲的香港式百老匯音樂劇《城寨風情》(1994年)。演出前後均引起廣泛關注,其後三團再攜手於2003年製作了由顧嘉煇作曲的音樂劇《酸酸甜甜香港地》,演出後雖然同樣引起很不同的評價,後來還是帶到上海去巡演。

 

在回歸的1997年,港產音樂劇《雪狼湖》、《上海之夜》、《窈窕淑女》,亦很受歡迎。回歸後就更為熱鬧。其中具有影響力及市場效果的,逐漸增多,最明顯的是將製作重點放在音樂劇的演戲家族,在1993年及2000年兩度上演鍾志榮作曲的原創本土音樂劇《遇上1941的女孩》創下近三萬人次觀眾的基礎上,2000年推出林龍傑的《K城》,2001年推出創團十周年以沈從文同名小說創作的《邊城》,接續搬上舞台的《四川好人》(2003年)、《白蛇新傳》(2006年)、《雪后》(2009年)、《戀愛輕飄飄》、《一屋寶貝》(2009年),和《星夢塵緣》(2012年)。這些音樂劇大多有不俗的票房紀錄,其中由自紐約學成返港發展的高世章作曲,岑偉宗作詞的《四川好人》及《一屋寶貝》尤為叫好叫座,《一屋寶貝》更先後於三屆的香港舞台劇獎贏得包括2012年首屆設立的最佳原創曲詞獎在內的六個獎項,今年8月中並作第四度重演。至於2001年由鍾志榮作曲作詞的《邊城》,首年演出三十二場,2002年則贏得香港舞台劇獎其中六個獎項,2005年更作三度重演。

 

此外,鍾志榮作曲的《紅——愛你一萬年》(2000年),馬永齡作曲的《霓裳派對》(2004年),金培達作曲作詞的《唯獨祢是王》(2005年),香港話劇團配合北京奧運推出,由高世章作曲及擔任音樂總監,陳敢權編劇兼任導演,岑偉宗填詞的原創音樂劇《頂頭鎚》(2008年),Frankie Ho作曲,陳文剛填詞的《四千金》(2009年),趙增熹擔任音樂總監兼創作導演的獨腳音樂劇《Together 2010共同渡過》(2010年),孔奕佳擔任音樂總監兼作曲作詞的《車你好冇》等製作,亦有不錯的成績。甚至以香港三位天王歌手作題材,採用現成流行曲串編而成的《喝采》(2005年),更是不斷重演至今,還搬演到中國大陸及溫哥華去。可以說,在回歸後,以粵語來演出的本地原創音樂劇的新空間,已日趨成熟。

 

三、歌劇舞劇音樂創作增加

 

香港作曲家參與舞劇歌劇創作的歷史較音樂劇更早,但歌劇、舞劇的製作往往會涉及複雜的條件,且需較大的資源,在客觀條件限制下,香港作曲家的歌劇創作是較弱的一環。1997年後較突出的是2000年,那可是在歌劇創作上豐收的一年。當年在香港舞台上誕生了四部原創室內歌劇,包括《阿綉》、《長明燈》、《離婚》及《夢拾紅梅》,分別由蘇鼎昌、盧厚敏、林迅、羅永暉四位香港作曲家創作。及後2002年香港藝術節製作了在美國定居的香港作曲家林品晶的原創室內歌劇《文姬》(胡笳十八拍);另一方面,2010年又有盧厚敏作曲、滿道編劇、岑偉宗填詞,和盧景文監製及導演的室內歌劇《張保仔傳奇》,以及許敖山的多媒體歌劇《利瑪竇的記憶宮殿》。2011年則有先在韓國統營國際音樂節演出音樂會版本,再在香港藝術節首演的《年輪曲》(鄧樂妍作曲)。這些室內歌劇在香港歌劇創作的探索道路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樣地,2003年「康文署」製作了陳能濟作曲的原創大型歌劇《瑤姬傳奇》,都作出了很好的嘗試。

 

香港唯一職業化的香港芭蕾舞團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是九十年代後的事。在九七年前的有陳永華的《陌路相逢》(1993年),曾葉發的《如意》(1995年),九七年後則有曾葉發的《國王與夜鶯》(1997年),該製作還曾帶往海外演出,並多次在香港重演。盧厚敏亦為舞團創作了兩套小型芭蕾舞音樂《舞進上環》(1995年)及《舞迴高山》(1997年),至於較大型的原創舞劇還有2001年陳錦標作曲的《木蘭》,2002年還帶到深圳、中山、廣州,及南海去。2004年舞團建團二十五年的銀禧紀念特別製作《不死傳說》,由關迺忠作曲,首演由香港中樂團現場伴奏,開了民族樂團伴奏芭蕾舞劇的先河!其後並帶到美國加拿大四個城市巡迴演出。

 

香港舞蹈團則演出過大型歌舞劇《夢傳說》(2007年,高世章作曲),史詩性舞劇《遷界》(2012年,鄧樂妍作曲)。城市當代舞蹈團則有《三千寵愛》(1998年,黃伸強作曲)現代舞劇《蘭陵王》(2007年,陳慶恩作曲)、梅卓燕的舞蹈劇場《紫釵緣》、《月亮光光》(都是2010年,鄧樂妍作曲)。香港舞蹈聯會2009年亦製作過郭迪揚作曲的大型舞蹈詩《客從何來》,都是香港作曲家作曲的原創舞蹈製作。

 

此外,戲劇音樂亦有增多,其中較重要的便有香港話劇團委約陳永華為話劇《鄭和》(2005),和《卡里古拉》(2009)所寫的戲劇音樂;梅廣釗亦為致群劇社的原創歷史話劇《斜路黃花》寫作了配樂。
 

四、多媒體跨形式及電聲化的製作增加

 

現代舞台科技及電腦科技帶來的發展,音樂創作的觀念已不僅為「傳統音樂會」形式來創作音樂,音樂結合其他藝術元素和藝術形式來演出的日多,這可說是國際演藝舞台的一個趨勢。這類型作品在香港回歸後亦不斷增加,在這方面最為突出的是與香港中樂團合作的兩位作曲家,1952年出生的梅廣釗和1979年出生的黃學揚,都在中樂團支持下,持續推出多個這類型的製作,這包括梅廣釗結合了書法、舞蹈、投影、燈光、佈景的《山花醉》(2010年),和於2012年9月作為香港中樂團新樂季開幕的《千水情》,結合了書法、詩詞、投影,和錄像的多媒體製作。

 

其實,梅廣釗曾投身電影行業,對影像具有較強的敏感度,為此,除了和香港中樂團合作,他還創作有跨媒體音樂舞蹈劇場《音悠極擊》(2004年)、融合了舞蹈和影像的多媒體製作《三步曲》(2007年)、《擊韻彩華》(2009年),和《星韻天影》(2010年)。黃學揚則和中樂團創作了《八仙過海》(2010年)和《八仙過海前傳》(2012),將戲劇、形體、沙畫、燈光、投影等不同劇場元素融入。

 

此外,在音樂界多元化發展的伍卓賢,於2008年新視野藝術節首演的《石堅》,則是以全男班和聲合唱(「一鋪清唱」),配合女獨舞者的跨形式演出。(該製作其後更榮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2009 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正統音樂作品」。另一位「新生代」的楊嘉輝(1979年生),更致力將當代音樂、科技,及新媒體元素融合,將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出,任天堂Gameboy,投幣電玩、電子音效,和錄像結合成為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多媒體音樂,2007年便以多媒體裝置作品《快樂時光》,成為香港首位入獲選為「Bloomberg 新一代藝術家」的創作人。除了「小交」外,還有好些海外團體委約演出過他的作品,2009年香港藝術節還委約製作了他的專場作品《第三種像素》的節目,他亦於2009年和香港城市室樂團首演為現場電子聲效、錄像及弦樂而寫的《流螢夜戲》。

 

還有,林敏怡亦於2011年推出結合攝影書法、繪畫、及錄像的多媒體製作《天音蓮樂》,將佛樂亦引進多媒體的製作中。

 

在這種大趨勢的情況下,一年一度的「音樂新文化」活動,在近幾年不僅有越來越多加上電聲化,結合其他藝術媒體的作品,更安排有特定的專場演出,見出影響已越來越大。

 

(未完待續)

 

(附註)

註1:本文部份資料參巧2007年本人另一專文:《音樂創作完整版圖的完善確立—香港30年正統音樂創作大事記》(發表於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三十周年紀念特刊)

註2:「CASH」於2012年5月2日公開發表的「就版權(修訂)條例草案與二次創作的立場」,全文如下:

「本會為香港的版權管理機構之一,有見近日各界就《2011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發表不同意見,本會謹此就有關意見發表如下立場–『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一直支持版權保障,尤其在千變萬化的數碼電子世界,保障更為重要,並且需要與時並進。故自2006年政府推出諮詢文件,就引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倡議的「向公眾傳播」之科技中立權利立法,本會一直贊成及支持,認為配合時代的立法,能為版權作品在數碼電子環境中帶來必要的保障。
但本會留意到近月在社會上,有意見認為「2011版權(修訂)條例草案」中,有關此權利的部份條文會窒礙「二次創作」。就此,本會聽到兩方面的聲音:
1. 版權屬私有產權,使用版權作品之先,須得到版權持有人的同意,此乃版權持有人之意願問題;
2. 另一方面,有意見認為除經濟角度外,可加入創作及文化考慮。已出版的版權作品無疑是組成文化的一部份,亦是「二次創作」的素材。
本會作為一個中立的曲詞作者並音樂出版商匯聚之組織,希望就「二次創作」有更深入及理性的討論。因此本協會對任何形式的專家研究、海外借鑑及公眾諮詢,均持開放態度,盼望盡快在版權業界、創作人、以至社會各界能獲得充分交流,達至合理共識。』

註3:這是「CASH」介紹「基金」的文字,在香港回歸前後並沒有多大改變。

註4:除特別註明外,本文中所述貨幣均是「港元」。

註5:1994年以來,獲得CASH音樂獎學金資助,負笈海外攻讀的青年作曲家:

2010-2011

陳仰平

音樂博士 -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2008-2009

林丰

音樂博士 - 英國布賴頓薩塞克斯大學

2007-2008

鄺展維

音樂碩士 -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2006-2007

彭振町

音樂碩士 - 美國波士頓紐英格蘭音樂學院

2004-2005

曾麗明

Postgraduate Dip. in Composition - 英國倫敦 Royal College of Music

2003-2004

林安淇

音樂博士 - 美國 Peabody Institute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2-2003

邱美琪

音樂碩士 - 英國倫敦 Royal Academy of Music

2001-2002

陳廣揚
葉劍豪

音樂碩士 - 美國堪薩斯城 密蘇里大學
音樂博士 -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

1999-2000

張珮珊

音樂碩士 - 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

1998-1999

鄧文藝

音樂碩士 - 澳洲 Queensland Conservatorium, Griffith University

1997-1998

葉樹堅

音樂碩士 - 美國侯斯頓 Rice University

1996-1997

彭俊傑

音樂碩士 - 美國波士頓紐英格蘭音樂學院

1995-1996

蘇鼎昌

Artist Diploma Program - 美國耶魯大學

1994-1995

曾耀君

音樂碩士 - 美國波士頓音樂學院

註6:2012年的「樂旅中國」音樂會演出的曲目包括菲律賓旅德作曲家莊祖欣的女高音與樂隊《渾天昏君》、北京權吉浩的《紋Ⅲ—風格對話》、香港伍卓賢的笙與樂隊《七月》、台灣陸橒所寫的笛子與樂隊《山樂》(選奏第三、四樂章,台灣的劉貞伶獨奏笛子),此外還有現任香港中樂團駐團指揮,來自馬來西亞的周熙杰的《樂隊組曲II》。

註7:林丰(1979-)是是英國廣播公司(BBC)有史以來委約作曲的首位香港作曲家,以及最年輕的華人作曲家,三十歲前,已為BBC創作過三首管弦作品,包括《明》(2005)、《解》(2008)、和剛於今年倫敦逍遙音樂會(7月18日)中由指揮Akari Oramo和BBC交響樂團首演的《無盡藏》。此外,他的作品曾被倫敦交響樂團、BBC愛樂、BBC音樂會樂團、新西蘭交響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節日管樂團及東京佼成管樂團演奏。他又曾經為愛樂樂團位於倫敦南岸藝術中心設置的得獎虛擬樂團裝置創作音樂。

註8:(見另一附件「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作曲家作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