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懷舊:伍宇烈的後現代風情

作者:洛楓

發表日期:2010 / 03

藝術範疇:舞蹈

發表平台名稱:《a.m. post》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本土經驗的呈現 / 自選藝評

 

(原刊題目為:洛楓評糊塗爆竹賀新年)

 

當《胡桃夾子》(Nutcracker)變成《糊塗爆竹賀新年》(Firecracker)、聖誕的雪景換上紅艷的賀年煙火,我們將如何想像「芭蕾舞」(Ballet)變換腳步的可能?有鬼才編舞之稱的伍宇烈,為香港芭蕾舞蹈團於農曆新年前夕帶來這個充滿顛覆的舞碼,便是一個越界的作品,逾越了高雅與世俗、歷史與現今,它為我們展現了一條時光隧道,但通向的不是西方童話的白色夢幻,而是香港六十年代滿載黑色幽默的記憶。

 

沿用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原有的音樂結構,但故事場景卻回到1967年的香港,《糊塗爆竹》以一群年青人前往探望曾在片場擔任道具總管的德叔揭開序幕,借用群舞一起燒爆竹、搓麻將和舞獅;跟著景觀轉換,德叔(白家樂飾)返老還童,跟自己年輕的身影(沈杰飾)共舞,然後臥病在床,意識迷濛間走入了仿若鏡頭倒流(flash back)的太幻虛境,看見各式各樣虛擬或實在的人物。《糊塗爆竹》共有兩幕,彼此交錯兩道歲月光影,第一道是香港的殖民風情,顯映於第一幕中五個舞者的警察故事,他們穿上當年的「大頭綠衣」,推出木製的建築模型,當中包括高等法院(即今日的立法會大樓)、Prince Building、匯豐銀行於1935年建成呈「品」字型的總行大廈等,象徵了英國的殖民治權、警權及經濟財權,是主宰香港政治、社會發展的歷史命脈。第二道是流行文化的大眾記憶,再現於第二幕裏眾多粵語殘片的舊形像,像女殺手、如來神掌、阿哥哥舞步、七公主、狄娜出浴等等,代表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星光燦爛,也集結了幾代香港人不能磨滅的影像記憶。這些記憶,沉澱成大眾對香港歷史集體的認知,台上由舞者扮演的陳寶珠、蕭芳芳、曹達華、于素秋,或是工廠妹的打扮,或是女飛俠的英姿,或是神怪的武打場面,都歷歷在目的勾起了層層疊疊的文化想像,想起流逝了、卻能通過複製再現而伸手可觸的青春記認。

 

曹誠淵曾經指出,伍宇烈的作品「充滿睿智,奇峰突出,機巧處處。許多題材的引用,處理的手法,都是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能做」,而且「幽默諷刺的手段,叫人看後可能輕笑、大笑、狂笑或在肚子裏偷偷地笑」。《糊塗爆竹》很能表達這種風格,伍宇烈的懷舊情緒沒有一本正經,反而帶點「神經質」的精神分裂,眾多無關的人物角色先後上場或同場,有時甚至採用「戲中戲」的戲謔,但由於能散發玩味、遊戲的荒誕感,所以能矛盾地協調。此外,他將古典與現代的芭蕾舞步共冶一爐,轉接流暢,融合得幾近使人無法區別;再者,編舞者將原屬典雅、貴族味道甚濃的芭蕾,結合日常的生活動作、節日娛樂或電影技法,如打麻將、舞獅、診症、捉賊和送貨等等,更進一步為傳統的舞步注入世俗的生命,使之更鮮活、近人和靈動。因此,當舞台上的黑衣女殺手用芭蕾的轉圈揮灑空手道的手段,或穿上A字裙的女郎用腳尖跳著阿哥哥的時候,我們都在熟悉的陌生感之中交織體驗「芭蕾」與「香港老電影」混種的效應,充滿視覺與思維刺激!尤其是這些舞蹈動作又與音樂的節拍如此吻合,柴可夫斯基的樂章彷彿歷煉了二度生命,從古典雅緻的畫框徐徐步入後現代拼貼的浮世繪——當它是激昂的交響樂時,台上模擬了爆竹的燃放;當它是抒情的舞曲時,便來了一段浪漫的雙人舞。就這樣新舊、古今、中西交替、壓縮、縫合,《糊塗爆竹》讓我們懷緬過去,也審視現在:這個城市到底是怎樣在消逝中尋覓自我,而芭蕾的舞步又如何在規範中不依常規!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糊塗爆竹賀新年》
演出單位:香港芭蕾舞蹈團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