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失望的《大煙》;這就叫道出了歷史?

作者:麥華嵩

發表日期:2004 / 11 / 17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香港經濟日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重要藝術家或作家/藝團訪港

 

據知室內歌劇《大煙》6月在新加坡首演的版本,比起11月5日該作品在葵青劇院的演出,還多了兩段英語獨白。然而,就算香港版的《大煙》較短,它仍然令人覺得太長了,因為實在沒有帶出甚麼獨特的洞察。導演林國材及作曲/編劇陳國華在場刊的兩篇序言上表示,他們想以《大煙》探討近代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捩點——鴉片戰爭。然而,看畢新加坡凱門劇團的演出後,卻覺得兩人只是以 21世紀一些文化差異概念,想當然地重構當年交戰雙方的心態,令描寫落得十分片面。

 

先得說明,筆者不覺得一部關於鴉片戰爭的舞台創作一定要依隨傳統歷史劇的做法,《大煙》的演出形式有其獨特和有趣之處。它像一場「音樂會式」歌劇演出:9 位演奏者和 3 位歌唱家都在台上,歌唱家很多時間都光站著唱,走位不多。兩男一女的 3 位歌唱家都不在演特定角色,而是以英語唱出不同的「典型」,例如女高音多茲沃斯(Judith Dodsworth)主要演沉迷鴉片的中國人,男中音曉斯(Paul Hughes)演英國商人,男高音謝琨演有良心的中國官員(大概特別指林則徐,雖然曲詞沒明言)。表演又有錄像元素,例如說到鴉片蔓延中國時,舞台後方的熒幕上火舌洶湧,台上染滿紅光,唱腔和演技都非常精采的多茲沃斯滿臉痛苦和失落,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對於如此一齣歌劇,創作者至少應將當年林則徐所代表的士大夫文化剛正及固執那一面寫得淋漓一些,同時也深入探討琦善等妥協派的心態。表演甚至沒有具體交代那暴露清廷外強中乾的戰爭過程,更只費了不足10 行曲詞去帶過滿清官僚的腐敗。至於將當年的英國商人與冒險家看成一邊賺錢、一邊唱「越洋經商……發揚帝望……捨身捐軀……普渡眾生」(引自場刊中譯曲詞)的布殊式資本家,會不會簡單了點?

 

陳國華的曲詞水準參差,但個別片段還是意象豐富的。他創作的音樂則像通俗化的微模主義 —— 格拉斯和尼曼結合 —— 再加點中國元素,主要以明亮旋律與辛辣和音帶動,並很能將中國吹管樂器與西式弦樂器及鋼琴的音色對比混融。女高音的詠歎調作為愛情音樂(創作者將沉迷鴉片的中國人比喻為迷戀英國人的女子)寫得頗動人,鋼琴部則有時太通俗地感傷;至於以探戈音樂比喻中英的「貿易之舞」,刺激之餘,也必須問:當年中國人和英國人會以拉美熱情做生意嗎?演奏者包括新加坡的唐四重奏、鋼琴家符慧琼、敲擊樂手唐舜菁、吹中樂的的盧思泓、朱紹威及羅行良。唐四重奏的大提琴手陳國平在演出終章有一段感情豐富的大提琴獨奏,其他演奏者也頗稱職。其實不只他們,筆者覺得陳國華與林國材有才氣製作很值得欣賞的歌劇,只要量力而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