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華嵩
2008 / 01 / 08 | |
《信報》 | |
看蕭邦社的《美樂聚》節目小冊子,發現有不少私人贊助,政府的「出手」主要只在於康文署的場租資助計劃。如此一項「民辦」活動,竟然包括八節大師班和連續七場大會堂音樂廳演奏會,請到Pascal Roge及格勒夫曼(Gary Graffman)等名家獻藝,門票150元的定價也不很貴,令筆者不得不佩服蕭邦社諸人的毅力、人脈及籌款能耐。
《美樂聚》的音樂家陣容,包括獲獎青年鋼琴新秀和富經驗的演奏家;筆者於上月15日聽最後一場,演出者正屬後一類,即格勒夫曼和倫敦室樂團(簡稱LCO)弦樂四重奏。但富經驗的演奏家也可以有不足之處,筆者亦覺得音樂會中各人表現參差,尤其是年近八十的格勒夫曼。這位音樂界的「格老」曾是很活躍的世界級鋼琴家,但1979年弄傷右手後,多數表演只需左手彈奏的曲目,亦花很多心力於教學,門生包括郎朗。對於聽格勒夫曼現場演出是有相當期望的,可是期望愈大,失望愈大:似乎「格老」真是老了,彈開場的史嘉爾亞賓作品二之一的練習曲(Jay Reise改編的左手版本)時,雖然技巧了得,聲部平衡也清晰,造句卻不細緻,未能帶出早期史嘉爾亞賓的蕭邦式浪漫;整體而言,他像是在客觀地展現樂譜的結構,多於投入感情表達音樂的詩意。格勒夫曼接著彈奏較冷門的德國作曲家萊恩力克(Carl Reinecke,1824-1910)的左手鋼琴奏鳴曲(作品一七九);同樣地,他彈得很「教學」,觸鍵有力而演繹富分析性,但感情平淡,細節得過且過,首樂章已「粗線條」,次樂章的不同變奏缺乏色彩,第三樂章的小步舞曲更只是練琴般彈一遍,終樂章也不見得很有情味,只有些恍似炫技的表演而已。
當晚和格勒夫曼合作的LCO四重奏,獨自擔當下半場的演出,曲目是舒伯特的《死亡與少女》。那是很有力量和衝勁的演繹,具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音色典雅亮麗。四人中有兩位來自英國,拉大提琴的是法國人,負責第一小提琴的則是保加利亞演奏家Vasko Vassilev。其中Vassilev可說主導了演出;他的風格很有激情和火花,但也常常未能給予音樂足夠的抒情空間,致令暴烈多於溫柔,戲劇衝突多於優游的音樂散步,而《死亡與少女》其實兩種景觀俱有。另外,演奏者雖有默契,但個別並非由第一小提琴拉主線的段落仍被第一小提琴搶了鏡,也是一種瑕疵。不過,說到底,那還是很值得欣賞的演出,有不少漂亮而刺激的發揮,終樂章更是微笑與夢魘接疊出現,效果生動。
音樂會中還有一首作品是格勒夫曼和LCO四重奏同台合作的,就是上半場結尾的舒尼格鋼琴五重奏。那是舒尼格室樂名篇,完成於1976年,為紀念作曲家亡母而作,亦可能同時緬懷1975年去世的蕭斯塔高維契(舒尼格曾被認為是蕭氏在蘇俄音樂界的繼承人)。樂曲呈現一個蕭瑟、孤清、悲蹙的音響世界,亦有迷惘、失落和精神分裂般的爆發,當晚五位演奏家很能捕捉箇中種種轉折,促成整場音樂會的最佳演出。作品的鋼琴部分是需兩手彈奏的,但對右手要求不高,因此格勒夫曼還可應付,他也彈得特別傳神,比之前兩首獨奏曲投入多了;LCO四重奏和他一起充分表現音樂中的哀痛,同時不會造作地傷感,可說真摯而具準繩,是在香港鮮能聽到的高水準室樂示範。
順帶一提,音樂會另有兩項「特色」:一、七時三十分開場,比一般非歌劇古典音樂會的「八時入席」要早,卻仍是標準地全長兩小時;二、場刊的曲目和演奏者介紹只有英文。
早一些開場不要緊,「重英輕中」卻可改善,畢竟香港是兩文並行之地,要是主辦者為省錢或其他緣故而不作場刊翻譯,觀眾的欣賞樂趣便可能減少;這其實對推廣古典音樂不很有利,希望有關方面下趟舉行類似活動時三思。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