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大報復

作者:張敏慧

發表日期:2015 / 06 / 23

藝術範疇:戲曲

發表平台名稱:《信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自選藝評

 

戲裏該死的死,不該死的也死,雖然最終大仇得報,但親人、情人同樣死在自己懷裏。不是電視劇《大時代》,是粵劇《王子復仇記》劇情。一個血債血償,以眼還眼,情節起伏的悲劇故事,是激起觀眾情緒的素材。

 

電視熱播舊劇《大時代》,令我想起早前觀看的粵劇《王子復仇記》。黎耀威根據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哈姆雷特》(Hamlet)改編,並很大程度參考了何文匯改編成香港話劇版的結構模式,把故事設定在古代的中國時空,更取用了話劇版的同名戲匭《王子復仇記》。

 

充滿殺機報仇劇

 

幕啟,鑼鼓、節奏、動作、氣氛,先聲奪人。五代十國天下紛亂,南漢王朝王子劉高舜(黎耀威自編自演)返國奔父喪,掀起一部爾虞我詐、充滿殺機的報仇劇。

 

左起:叔父(梁煒康飾)、王子(黎耀威飾)、母后(陳咏儀飾)。王子裝瘋:「父王魂兮歸來。」鑼鼓、音樂、唱腔都是粵劇。台步動作、反應表情則接近話劇。

 

父王(梁煒康先飾)猝逝、叔父(梁煒康後飾)奪位、母后(陳咏儀飾)改嫁叔父。為了證實真相,王子裝瘋作儍,盤算策略,沒有複雜的心路歷程,很直接,就要報仇。最終大仇得報,卻犧牲了多人,失去至親母后,至愛情人(李沛妍飾鄭如菲)。黎耀威演得投入,文戲也見台步斯文。整晚唱曲特別多,他都應付得來,明顯克服以往不少發聲毛病,正是重視這齣戲及努力練唱的成果。

 

(左)李沛妍(飾鄭如菲)讓戲服發揮戲曲的動態美。(右)母后向王子剖白過去一場噩夢,動人與否,還看台詞。

 

全劇唯一善良純潔的鄭如菲,成為詭譎權謀政治漩渦裏的犧牲者。王子與如菲的感情戲演得用心,選曲也好,但唱詞對白始終不夠動人。李沛妍的穿戴,讓她能夠運用水袖身段表達內心感受,保留戲曲審美特質。其他演員卻穿大漢裝,既與她風格不統一諧協,而且形體動作變得拘束,帶上幾分話劇歌劇味。

 

性格最模糊的是太師鄭馬倫(阮兆輝飾)。之前「做事看風頭」、「但求一生富貴,管他誰是君王」的是他,之後寧死不做奸王走狗的又是他。人性發展過程不明確就削弱戲的震撼力。

 

to be or not to be

 

把莎劇題材移植到廣東大戲,並非新生事物。這次重構《哈姆雷特》使成東方味道的粵劇,以復仇劇情為主線,鋪排流暢。黎耀威非常聰明,他熟悉粵劇粵曲,成功摘取傳統曲牌及舊戲曲目,而不失總體節奏氣氛。然而有些文理語意有待釐清,例如:「太師一命送殘生」,「堪嗟一生母子亦變空」,若能講究推敲文詞,使唱詞、口古口白並重,他很有條件磨出個出色劇本來。

 

戲的故事離我們太遠了,人們仍深受原著莎劇啟發的,並不在復仇本身,而在呈現哈姆雷特複雜糾結的內心掙扎,那經典睿智獨白「to be, or not to be」,可以有很多種解釋,而道出則是一種哲理,揭示面臨兩難抉擇的人性心理狀況與行為表現。《王子》除了大報復以外,還有些什麼可與現代觀眾溝通?宣傳品印着:王子「苟且偷生殊不易,一死了之亦艱難」。正好與哈姆雷特的獨白呼應,可戲裏只埋怨天播弄人,卻未曾就此為人物內心深處細緻刻畫。

 

人生如戲。活着還是死亡,去還是不去,盡力還是放棄,to be or not to be,每每看你如何抉擇。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王子復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