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霍霍迎新去

作者:張敏慧

發表日期:2014 / 08 / 05

藝術範疇:戲曲

發表平台名稱:《信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教育與承傳 / 自選藝評

 

演員是新生代,戲院是新落成。高山中型劇場新翼演藝廳,在紅磡高山劇場隔壁,7 月中首度試場,由「八和粵劇學院」三年級學員主力合演五場折子戲,交出年度的「成績表」。

 

新演藝廳座位六百,擁有現代化的舞台設施、音響及燈光系統,特別好印象是每列座椅前面寬闊空間,足夠讓一個人走過,觀眾再毋須站起來讓路。試場活動是一年一度的「八和」學員滙演,他們雖正受訓尚未畢業,但精神抖擻,磨刀霍霍,各自呈現了演出的特點。專業規範嚴謹

 

最默契合拍——《攔馬》

 

《攔馬》。【左】邊唱邊武(舞),講究節奏、合拍和美感。【右】女的扳腿,男的抬腿,在椅邊椅背扎架,打將起來。

 

武旦、武丑戲《攔馬》打頭陣,是全晚的亮點。女扮男裝的楊八姐與留落異邦的焦光普在誤會中打起來,其實戲中兩人不是真打,動作猶如舞蹈般優美,講究的是節拍與默契。

 

梁非同飾楊八姐,男裝俊扮。她頭插翎子,手拿馬鞭,戴狐狸尾,繫大帶,扣腰牌,掛劍連劍穗,要照顧的東西實在很多而沒有顧此失彼,非常難得。楊八姐持鞭勒馬,一時男得英武,一時女得扭捏,眼中有神,硬中有軟,俯身「拜腰」「旋腰」,讓兩根長長的翎子從左到右,低至接近台板慢慢的橫掃,說明演員對頸腰腿的累功動作訓練半點不賴。蘇鈺橋飾焦光普,勾臉,戴改良韃子帽,黑色打衣褲,短坎肩,黑薄底靴,拿白抹布。

 

他底功基礎扎實,上桌和下高的輕盈驚險,非一朝一夕的初學者可以辦得到。

 

椅子功的跳、立、臥、翻、打,體現兩人的功力、準繩與默契,是走向專業的一回規範嚴謹演出。下一個目標,可以是追求劍穗耍得自如,動作套數之間貫穿得更流利圓滿。

 

最飛躍進步——《打金枝》

 

《打金枝》。駙馬唱「誇啦啦,我怒舉銅拳」,準備教訓刁蠻宮主。

 

昇平公主不向家翁拜壽,駙馬郭曖怒極醉打金枝。吳思穎(宮主)淡定,聲線不錯,與呂智豐(郭曖)對戲合拍流暢。

 

士別一載,呂智豐唱得有板有眼,進步很大。他台步、做手仍然幼嫩,火氣還未足,但比去年演法海,實在自然像樣得很多。這證明了老師教導,自身努力,都沒白費。

 

最出乎意料——《拾釵》

 

《拾釵》。經典「鏡頭」:「小姐,請看我手中拈的可是紫玉釵。」

 

這是人們熟悉的《紫釵記》李益邂逅霍小玉情節。許沁源飾李益,初段緊張拘謹,見到美人也無驚艷表情,直到後半段漸漸有了笑容,連唱帶做才慢慢進入狀態。

 

葉曦甯飾演霍小玉。葉曦甯?那不是去年演〈水漫金山〉的小龜精?她給我俏皮、滑稽的印象仍未褪,今年卻「變成」個瀝瀝鶯聲、斯文怕羞的小姑娘。哦,原來她攻旦行。選定行當去磨練,是時候了。

 

努力不含糊

 

《折梅巧遇》。演繹的邏輯是,心許才人,但感情未發展到投懷送抱。

 

最大膽嘗試——《折梅巧遇》裴禹折梅巧遇了盧昭容,場刊竟然錯印女主角是「李慧娘」。鄺純茵的裴禹演來戰戰兢兢,袁學慧的盧昭容則相對活潑。

 

折梅、巧遇的演出法,可以說幾成定例,誰演都一樣,這次也不例外。唱到尾聲「定鏡」時,這回昭容卻沒照板煮碗依「常規」來個癡纏送抱,意念大抵來自原創劇本「昭容欲投懷」的科介啟示。「欲」是未有真正行動,雖然心許對方,兩人仍有「距離」是合情合理的邏輯解讀。難得指導老師開明,讓新人放膽嘗試。將來再做再實驗,就會演得更到位。

 

最象徵傳承——《搶傘》

 

《搶傘》。兩人在「好大風,好大雨」下,開傘表演身段。【八和提供圖片】

 

蔣世隆戰亂中與王瑞蘭巧遇、相識到雨中結伴同行,是六十多年前呂玉郎的開山戲,今天由他兒子呂洪廣親自傳授給香港粵劇新生代,最有傳承的象徵意義。

 

戲寫得很細緻,對唱白、動作尤其要求高。林貝嘉、吳子晴分飾世隆、瑞蘭,唱比做好,念白與表情較生硬,不過,努力不含糊的經驗正是繼續進步的根源。

 

五對青少年磨刀霍霍,為新劇場拉開幕幔,他們還在學習階段,當然要再磨。其他新晉粵劇人呢,新場地落成了,裝備好未?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攔馬》、《打金枝》、《拾釵》、《折梅巧遇》、《搶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