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鋒
2002 / 01 / 25 | |
《信報》 | |
許鞍華的《男人四十》雖未正式公映,但已放映了多次優先場,最近一次是在評論學會與藝術中心合辦的CIA三面睇,無論售票情況及留下來討論的情況都很熱烈,事實它也是二〇〇一年其中一部最重要的電影。
影片故事講張學友演的中學教師,舊同學都成了肚滿腸肥的商場俊彥,自己則只是個不上不下的教員。另外,在學校,他又吸引了林嘉欣飾演的女學生傾慕他。她有種不肯受規範約束的才氣。有妻有兒的張學友,起初對她的單戀原想加以疏導,但是在長久相處再加上自己家庭的感情問題,令張學友對她的疏導看來愈來愈乏力。二人的關係愈來愈接近變質。
中年人的煩惱與感情
影片前段,很真切地講述到一個還算有操守有個人堅持的中年人的煩惱,相信也反映導演許鞍華近年在大學教書時對教育的一些觀察和感受,面對整個社會環境的惡劣(張教書雖講得通俗動聽,但仍無法吸引沒有心機上課的學生);他一方面盡力做到有為有節(備課時仍花盡心思);但是見到同學少年多不賤時,又難免感到自己的碌碌無能,壯志消沉。更大的疑惑來自自己人性的弱點,他對林嘉欣的回應,既包含欲望,也包含一種令自己生活再有種衝動的力量,但卻有違他個人信守的操守。
前段描述人到中年的內外困境,心結重重,頗能道出中年男性各種複雜的心結。影片難得地顯出自信和從容,像描寫到師生戀這個敏感話題,既不偏狹道德化,又不是簡單地浪漫化,深切體諒到人性欲望的軟弱與個人操守之間的難題。張由想開導林嘉欣到不知不覺地與她親近,一層層發展複雜微妙而又層次分明。岸西的對白處理,表面上自然生活化,但暗裏卻處處藏有機鋒,林嘉欣與張學友的對話幾乎都是情感的攻防戰,林總是通過對他價值觀的挑釁來挑逗他,他用世故、自嘲來防衞。當他為現行制度作不大有力的防衞時,我們也就感受到他在感情上的防衞看來也愈見乏力。
反而到了後段,當張學友的妻子梅豔芳加入了一段過去恩怨,表面上利用兩代師生戀為影片增加一重對比,既令張對林的感情提供更強的心理動力,後段又提供一段對梅的諒解的作用;也同樣減輕了張在這段師生戀上的道德負擔(起碼梅豔芳對他也有接近不忠的表現,在情感的天平上他們沒有誰傾斜了)。但是這既令影片加重了很大的通俗劇色彩(既有兩代恩怨又有身世之謎),過重的情節,令影片脫離了開得很出色鮮明的中年人心理困境的內部掙扎,反而顯得稍為在藝術上膽怯了。張如純然是被女學生的青春叛逆吸引令自己克制不了欲望,可能更能反映人性的弱點及這個角色面對的道德艱困。
創作人的角色投射
假如引入張心理上其他的價值層面作互動(例如遇上舊學生都算個好人來顯示他固守的價值並非徒勞),則仍足以令整段關係充滿起跌和複雜的衝突,或許更能切合「男人四十」的題旨。張學友的角色突出了中年人(特別是男人)的心結和困境,林嘉欣飾演的叛逆女生,反而顯出編導的一點理想化的寄託,女郎顯出的果敢和自主,雖不再上學仍能自強不息,既是編導不大認同現行教育制度的表現,也是對新一代更開放(包括性態度)而又夠膽承擔後果的寄望。她並不是一個失敗者而見棄於現行教育制度,反而是她太過獨立自主,令缺乏彈性的教育制度難以容納。或許,張學友與林嘉欣這兩個人之間的分歧也就不主要是兩代之間的分歧,而是兩種人生取態的兩個層面的分歧。
張學友在行動上不能無忌,他在愛的承擔、家庭、個人操守上永遠的顧慮和關照,令他是個值得尊重的人,卻也造成了他的平庸。林嘉欣更少顧忌,更忠於自己的欲望和要求,更勇於表達自己,完全不顧慮世上其他人的眼光,令她的才能獲得更大的發揮,隱然顯出更加遠大的個人成就。這種兩者難以兼得的無奈,大概是無數並不甘於平庸卻又並不能行事無忌的人的人生嘆喟。張學友更接近現實,林嘉欣也更近於理想。從創作人氣質來說,導演許鞍華或許更近於張學友,編劇岸西則更近於林嘉欣。
影片另一感動人之處,在於它對中國古詩詞的信念。影片對中國古典文化(詩詞古文)在現代社會的失去位置,無疑顯出深深的遺憾。那種古典中國的情懷是令人感動的。特別最後張一家三口在病榻旁接力背《前赤壁賦》一場,是近年電影中所見最浪漫的一場。
(本文部分觀點受到馮若芷與黃愛玲在評論學會大獎討論時發言的啟發,不敢掠美。)
討論作品:《男人四十》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