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Dance:有沒有驚動自由?

作者:俞若玫

發表日期:2017 / 01 / 25

藝術範疇:舞蹈

發表平台名稱:立場新聞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場地與空間 / 自選藝評

 

西九文化區自1998年被董建華提出,歷經三位特首,前世今生,都是政治文化經濟火藥庫,最近的忽然故宮,熱廚房火氣更盛,可以想像,在裡頭老實做事很不易,而自2013年開始只為期兩天的「自由野」,逐漸發展為愈來愈有規模,不斷帶動公眾人士參予的「自由約」,前線工作的成果是需要被肯定的。西九團隊以藝術節為方法,力圖建立清新自由開放風格,讓不同的藝術形式有一個展演的平台,並培養公眾參予的慣性,成效是可見的。有趣是,「自由約」,三個字,可圈可點,約是約定,也可以約限、約束及簡約,跟自由兩個字,有種內置予盾的況味。

 

而自2016年9月開始至2017年2月,每個月於「自由約」期間舉行的WE Dance 以「人人都可起舞」為主題,推動舞蹈的公共性,希望參加者很容易就能享受跳舞的快樂,也營造一個讓不同舞蹈種類向公眾展示的平台,整個構思很美,但本文希望可以再推問:普及協作式的舞蹈的文化意義是什麼?當中參予者及協作者的對話有沒有質素?主體建立在哪?舞動本身有沒有帶來改變的能量?

 

正如Anna(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舞蹈)陳頌瑛)扼要地表示,WE Dance 不是社區或社群藝術項目,而是參予式藝術計劃,當中舞蹈種類的多元展示及群眾參予最重要,它是一個創意舞蹈的樞紐,讓不同舞者及觀眾透過交流及協作(如工作坊),交換及提昇創意。長遠來看,希望同業有更多社區及協作舞蹈的發展。這個出發點非常明確,因此,用營造地方意識 (place-making) 及建立特定的社群主體來考量計劃的發展方向是錯位的,但,如以協作藝術來看,當中的「對話」及「連結」的意義很值得深化。

 

WE Dance 有參考英國 Big Dance每兩年一次在全世界舉行的Big Dance Pledge。去年它由當紅舞者Akram Khan主理,打造出亮麗的參予數字:4萬2千位舞者,來自超過44個國家800個舞團在同一日即5月20日用相近的動作起舞。WE Dance 聰明地不跟數字打轉,先邀請不同的舞團及院校,在特定的日子,製造情景,即場在西九苗圃公園教授及協作參予者共舞。把舞蹈從學院、機構釋放出來,離開傳統形式上的美,純樸地成為陌生人對話的媒界,這是很富詩意的,跟大眾分享美麗的藝術行動。但還得要問:協作者及參予者體驗了什麼?關係是否對等?連結了什麼?

 

「人人都可起舞」自然令人想起Joseph Beuys 最被濫用的金句「人人都是藝術家」。此句重點其實不在放下藝術的技術門欄,令所有人懂得畫畫或什麼的,而是藝術如何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成為全部,也貫滿改造生活的能量。藝術家就是要離開建制,放下單一的物質基礎(市場考慮),以創作去思考、去打造改變社會的可能。因此,他的「人人都是藝術家」有三個面向:教與學的雙向共進、打開和多元觀眾的對話及改變社會的能量。

 

WE Dance仍持續在進行中,當然不能以這三點來衡量成效,但不妨以此為思考發展的起點:

 

1. 教與學的雙向共進

 

現在教舞的協作者多為跳舞學院或舞團的學生,對他們來說,作為一次新鮮的外展經驗,效果很不錯,正如香港演藝學院青年精英舞蹈課程統籌劉燕玲說起學生得著時,非常雀躍,她說藝術家都是公民,要有聆聽陌生人的同理心,今次看見14、5歲的同學功課多忙都完成整個排練,而且在場主持工作坊時,很會照顧小朋友(參予者多為一家大小),認得因應對方身體來教導;不同能力的學生又懂得在不同的崗位發揮,應付變數,很是安慰。所以,對APA舞蹈學生來說,以表演者身份參予WE Dance,同時變成照顧者,不但增加戶外演出的經驗,也在學習應對變數,提升集體創作時需要的責任心,及協作需要的同理心。

 

相對GYDP 學生來說,另一參予舞團「新約舞流」的同學稍大,多為二十來歲的朋友,他們在協作層次上再推一步,不只是跟參予者共舞,而是有更多創作成份,當日即場(用大聲公)招納年輕人參加創作,用一小時左右學習舞步,共同編創,最後完成一只舞作。

 

這個似乎較接近教學相長的理想,有效地突顯了參予者的創意主體。可是如果只招納年輕人共舞,就有人會問什麼是「人人」?據「新約」編舞及策劃人Cally 說,這的確是舞團自已的品牌考慮,因為一直針對年青及小孩舞蹈教育,不會跟不熟悉的受眾編舞。而他們對美學及動作有一定要求,技術門檻較高,相信輪椅及長者很難參予。不過,她對是次活動,很有驚喜,因為沒想過,有七八位完全陌生而且是第一次跳舞的朋友,用上一小時跟他們學習,舞者同學們同時也得到即興創作經驗,協作順利,大家快樂地完成一支作品。

 

可見,如果真要釋放舞蹈技術,跟大眾分享舞蹈的快樂及身體的自由,協作的舞者起了關鍵的作用,舞者有沒有意識自已以什麼狀態、身份去跟參予者對話,是怎樣的身體(而不是舞蹈的種類)被展示了?共舞如果是一次對話,本身有沒有質素?說的不是技巧的高低,而是對話的深淺,以及舞動本身有沒有內容?還是只是肢體的一次偶然、短暫的巧遇?記得原藉孟加拉的Akram Khan 去年在Big Dance Pledge,就很強調移民這個文化身份,也保留了一些很東方的腳步動作,同時強調「連結」、「心靈」、「儀式」及「身體的可能性」。

 

當然,如果WE Dance 的大方向是撤種——培植日後的舞者及觀眾,讓參予者淺嘗舞動,享往舞蹈的美麗,希望自已成為舞者的話,身體協作本身的改造能量就收窄了,集體共舞的社會意義未有充份發揮。

 

2. 打開和多元觀眾的對話

 

城市當代舞團舞蹈中心也是協作單位之一,舞蹈中心總監Kelvin 表示,很高興學員有多一種不同的表演的經驗,但西九的觀眾其實相對單一:中產家庭及文青,對舞蹈未必陌生,也很習慣「郁」,互動不算太難,學員未必真能接觸社區人士。是的,西九場地本身就有先天的限制,現階段只可以拉動周日有餘閒時間的家庭來遊玩。

 

不過,相反來說,即使觀眾群單一,觀眾又是否ready 去看不一樣的身體?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共生舞團也是協作單位之一,該團編舞家丸仔就問,到底什麼是「人人」?他說:「當大家看見輪椅及智障朋友都能跳舞時,投來的到底是什麼目光,如果是一種可憐,又或一種獵奇,由上而下的目光,是否人人平等呢?」這一部份,Akram Khan 去年在Big Dance Pledge 是有注意的,他選了幾個簡單的scores: seated, standing and kneeling,讓不同能力的朋友因應身體狀況而變奏,從局限裡發揮身體的其他可能,這一點很美,是翻譯的美,身體既可吸納別人的文化,同時保留自身品味。但,我們的觀眾又如何觀看弱勢的身體?身體的跨越性既是美學追求,也是政治台詞,我們如何引發觀眾欣賞跨越身體的自由?

 

3. 改變社會的能量

 

這個其實不是活動主辦者可以設計的,因為主要是由協作的舞者帶動的,而專業舞者未必就是好的協作者,當中需要強大的同理心、聆聽的專注、分享的心胸、對變數的即時應變、美學的選擇、跟環境的連結、發揮不同身體的潛能等等,都不是傳統舞蹈技巧上的要求。另外,很重要的是,舞者對自由的享往,有能量突破框架,拉開對身體的羈絆,讓舞蹈成為日常,成為生活一部份,也成為體會自由及表達自已的方法。

 

相信西九將會長期舉辦協作式的舞蹈藝術項目,的確可以培植新的觀眾群,但也建議攪一些工作坊去加強舞者的協作意識,對陌生人的好奇、對他者的信任,以及很重要的,對不同身體的真正尊重及欣賞,同時帶動觀眾去閱讀身體、去發現不同身體的美感,如果大家對身體有更深刻的欣賞及理解能力,也就是對不同社群,甚至種族及文化有更公平的看待。

 

如果人人都會跳舞,自由一定會被驚動。很期待。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WE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