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凡夫
2006年的香港劇壇,香港仍然繼續有不少投入音樂劇製作市場的劇團,但卻湧現出不少「類音樂劇」的製作。音樂在音樂劇中擔任的是主導性的角色,劇情的推進力量來自音樂,筆者在此所說的「類音樂劇」製作,卻沒有這種因素,但音樂用在戲劇中的作用,亦並非祇是發揮用作深化人物性格、形象和增強情節氣氛的「配樂」功能;「類音樂劇」的製作,雖是音樂和戲劇相互結合,音樂是構成整個製作不能或缺的重要部份,但卻又明顯地不是音樂劇場格調的製作。
此類「類音樂劇」製作的湧現,可說是劇場消費時代來臨,劇場製作要尋找新的空間,而香港劇場消費心態亦出現變化,兩者互動下刺激出來的一種「新氣象」。2006年的「類音樂劇」製作,為數不少,且選列其中較為重要的一些製作,看看音樂在各個製作中所發揮的作用,和戲劇的關係。
此類「類音樂劇」製作的湧現,可說是劇場消費時代來臨,劇場製作要尋找新的空間,而香港劇場消費心態亦出現變化,兩者互動下刺激出來的一種「新氣象」。2006年的「類音樂劇」製作,為數不少,且選列其中較為重要的一些製作,按演出時序看看音樂在各個製作中所發揮的作用,和戲劇的關係。
1. 不同的「類音樂劇」製作
香港話劇團從《傾城之戀》到《新傾城之戀》
作為香港劇壇旗艦的香港話劇團,2006年重新推出的《新傾城之戀》,從香港(3、-4月),演到多倫多(4月)、紐約((5月),和北京(5月),成為香港話劇團近年來能夠獲得社會廣泛注意,發揮較大影響力的一個製作。香港話劇團於2002年製作《傾城之戀》用作為建團二十五周年紀念,到2005年張愛玲逝世十周年重排的《新傾城之戀》,在香港演出後,還帶到上海去,到2006年帶到北京,已是該製作第二度在中國大陸上演。
其實,香港話劇團的《傾城之戀》和《新傾城之戀》,內容情節上雖有不同版本,形式則一樣,都與傳統話劇很不相同,劇中溶入了百老匯式的歌舞,但卻不是百老匯的音樂劇。編導巧妙地「創作」了原著中沒有的「歌者」(劉雅麗演)角色,而配合歌者的舞蹈,更增添了歌者歌詞的感染力,歌曲與舞蹈全是有目的有作用,基本上附屬於情節發展的設計,并沒有拖慢劇情發展,編導更以燈光變化和錄像投映,來加強繁密分場的節奏,暗燈全不落幕的分場換景,有如電影般的剪接,節奏極為緊湊;加以劉雅麗富有磁性的歌聲,鍾志榮創作及選取的配樂,又能緊貼劇情的發展氣氛,可說是舞台製作上的一個新樣式(PATTERN)。在這個新樣式中,音樂擔任了一個融劑的角色,發揮溶合各種元素的作用,讓各種元素能充份和諧地混合成為舞台上一個新的樣式,得以讓觀眾在這個新樣式中自始自終浸淫在范柳源和白流蘇該段其實是現實計算多於浪漫的愛情故事。
這個絕非百老匯音樂劇,但又帶有百老匯影子樣式的製作,亦較易打破語言的隔閡,明快的節奏,豐富的枝葉,無疑更能吸引觀眾。事實上,該製作吸引了好些非劇場觀眾的視線,這不僅是舞台上的豐富元素,還在於梁家輝、蘇玉華和劉雅麗所發揮的「明星交應」亦有一定的作用,但無論如何,這種「新PATTERN」牽涉不少技術層面的東西,要做得好,便需要有一定的資源來支持才成。
劇場組合詹瑞文的《萬世歌王》
今年6月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推出,由林奕華和詹瑞文聯合創作,將單人騷的表演空間,和劇場觀眾都大大拓展的製作。該製作首演做了二十二場,隨即在9月中重演了十五場,合共三十七場約四萬四千觀眾,可以說是2006年香港劇壇備受各方矚目,成為社會廣泛話題的一個製作,無論在市場角度,還是劇場製作水平來衡量,這都是過去一年來香港劇壇上一個成功的產品和作品。
毋庸置疑的是,歌曲音樂是這個製作成功的重要因素。歌曲音樂在這個製作中成為詹瑞文發揮百變絕技的重要工具,不僅是組成整個演出不能或缺的部份,是劇本中的構成元素,而且是刺激觀眾視聽神經的武器,是挑動劇場內每一個心靈的妙藥。可以說,這個製作再讓人對音樂用在戲劇中所能發揮的強大功能作了一次示範,為業內人帶來啟發與憧憬。
中英劇團的《廠出樂人谷》
《廠出樂人谷》是今年康文署主辦「國際綜藝合家歡」,由中英劇團和香港電台第四台首次合作,將戲劇和古典音樂結合的合家歡節目,於8月中在沙田大會堂演出。該製作道出時下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從而亦帶出學習音樂的真正意義。
第四台的節目主持,亦是香港的著名鋼琴家羅乃新是其中一位演員,還邀請了青年鋼琴家李嘉齡,香港管弦樂團第一副首席,香港的著名小提琴家梁建楓客串登台,現身說法並作現場演奏。古典音樂在這個製作中,同樣是劇本中的一部份,是劇本結構中不能缺去的組件,但同時還發揮了增添整個演出的豐富枝葉的作用。
樹寧.現在式單位的《阿伯拉罕的眼淚》
《阿伯拉罕的眼淚》製作靈感和故事本身來自聖經創世記二十二章,整個製作的訊息指向和背後的信念,都奠基於基督教的信仰,是於今年8月下旬推出的另類劇場形式製作。
整個製作雖然仍然採用了樹寧一貫的錄像配合舞台空間的技巧,但很不同的是突出了空間的作用,而錄像的運用相對於燈光和音樂、音響,則退居於次要位置。整個演出安排在葵青劇院的展覽廳,由經綸將之設計為四、五個不同空間,觀眾要追隨著演出事件的發展而進出不同空間,除了設有樓梯層級裝置的主空間較為闊敞外,各個空間均僅可容下每場售票的一百觀眾,觀眾便有如「上下班繁忙時段乘坐地鐵」的感覺,這種壓迫感能讓觀眾完全投入到演出者的世界,不僅三位主要演員,就在咫尺之間(往往更會擦身而過),各個歌隊演員更混集在觀眾中,由此為觀眾營造出一種很獨特的處身其中的強烈感受。
金培達的原創音樂在這個製作中,同樣發揮了將錄像、燈光和音響更為緊密結合的作用,加強了觀眾處於人與人緊密接觸的狹窄空間內的感染力,逼使觀眾對演出更為專注,對劇中帶出的問題和訊息能較易以嚴肅的態度去思考面對。
香港話劇團和灣仔劇團的《一夜歌.一夜情》
《一夜歌.一夜情》原是香港話劇團的劇場新視窗系列於2004年7月,將盛行於歐美的「歌廳」(CABARET)節目,加添上戲劇元素,減低娛樂聲色的市場化製作,當日特別選取了香港藝術中心六樓的雅廚餐廳,安排在演出前先享用自助餐,然後再看演出的歌廳節目方式。內容由四女三男七位演員,各自獨白,又唱又跳地講述不同的感情故事,各段感情故事不見得有直接的聯繫,採用現場樂器(鍵盤和敲擊)演奏來配合歌唱演出,很城市化的風格,以男女感情為主題內容,唱的是既中又西的舊歌、老歌,每晚還邀請不同的歌唱嘉賓來增添氣氛,歌曲和音樂是演出元素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份。
這類製作透過現場歌舞能加強演員歌藝的培訓磨練。當年演出很受歡迎,奈何該餐廳後來結業了,重演變成無期,但灣仔劇團則將此一該形式變為「牛池灣文娛中心節目夥伴計劃」的其中一個節目,於今年10月至11月,將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佈置成「歌廳」,但祇提供啤酒小食,同樣以現場鋼琴伴奏來表演,亦同樣以《一夜歌.一夜情》為題,無論內容和香港話劇團的製作有何異同,但就形式上來看,歌曲和音樂仍然是演出元素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份,營造的同樣是一種能讓觀眾在繁忙工作後感到鬆弛的氣氛。
劇場組合製作的《廁客浮士德》
劇場組合於十月底作為新視野藝術節的一項重點節目,意念源於哥德名著《浮士德》的《廁客浮士德》,既是藝術總監又是主要演員的詹瑞文和甄詠蓓,不避粗鄙和不雅,混入了各種各樣的元素,陳偉發現場演奏的原創音樂,和舞蹈、文字、形體,詩歌,都成為建構強烈的黑色幽默的重要部份,至為可圈可點的是,該製作被冠上「史詩式大便偽歌劇」的名號,稱為「偽歌劇」當然便不是歌劇,但這卻又說明了音樂在這個製作中的重要作用和份量。
雅座製作的《敏軒不是歌神》
該個由張敏軒一人擔起演出和演唱,同樣是「棟篤SHOW」的製作,宣傳標語更直接了當地稱為「演唱會與舞台劇難得結合」、「一次全獨立音樂與劇場聚會」,十一月中在香港大會堂劇院原安排演出五場,後來還加開了兩場,亦見出號召不弱!音樂在這個製作中,較張敏軒此前參與演出的好戲量製作《歌神英雄傳》,和《忘了時間》擔起更重要的角色。他在製作中繼續唱歌,歌聲是他的個人表演中感染觀眾的重要法寶,在三個小時內,他翻唱過去二十多年的流行曲,有人說,他的「唱功絕佳,整晚的演唱幾近完美,全無甩音,台下粉絲頻頻拍掌叫好,其演繹技巧實在不俗。」但同時指出他「就是少了點個人風格,欠缺了些年少獨立創作人所能爆發的驚喜。」(「新浪網新聞副刊「生活消閒」,2006-11-25」),至於戲劇的元素則被觀眾忽略了,這個製作看來對敏軒的「粉絲」來說,便都祇是作為一場個唱音樂會來看待了。
詹瑞文、葉詠詩和香港小交響樂團的紅館《棟篤交響SHOW》
由香港小交響樂團,或是劇場組合獨自擔綱在每場可容萬人的紅磡香港體育館演出,都會是感到很吃力之事,但這次詹瑞文由「萬世歌王」變身為「古典音樂快譯通」(該演出的宣傳用語),配上葉詠詩指揮的「小交」,卻能將門票訂價提升到最高480元(這是很多歌星都未敢開出的價位!),而且在十一月下旬演出兩場都能滿座,充份展示出詹瑞文的戲劇形體藝術,和「香港小交」的現場音樂演奏,相互結合產生出全新的票房魅力。而最重要的是,現場的演出在結合大量大屏幕的影象下,現場樂隊演奏的音樂,加上詹瑞文「放大」了的形體動作及面部「表演」,確實能大大掀動起觀眾的情緒,每場演出「紅館」都爆發出停不了的笑聲。
這個具有不錯的「商業價值」的戲劇和音樂的配搭,應是2006年很成功的一個「文化產業」,看來應該很快會在舞台上再現。
李鎮洲、城市當代舞蹈團與鋼琴三重奏的《證言》
這個於12月15及16日在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兩場的製作,可以說是以黎海寧的舞蹈作媒,將「好戲」之人李鎮洲及本港三位器樂好手:羅乃新、梁建楓及蘇千芳組成的鋼琴三重奏結成台緣,採用了當年揭露俄羅斯當代作曲大師蕭斯達高維契內心世界,曾哄動一時的著作《證言》作為標題的跨界成品,現場演奏蕭斯達高維契的音樂,亦已非祇是作為配樂之用,那更是戲劇中的主角,原因是通過活生生的蕭斯達高維契的現場音樂,讓觀眾感受到演藝廳中充滿了蕭斯達高維契的精神,更立體、更全面地接觸到這位生前死後都受著爭議纏繞的音樂大師。
2. 「類音樂劇」是2005年的延續
「類音樂劇」製作在2006年的湧現,其實是2005年的延續。最少在2005年便有兩個「類音樂劇」製作取得很不錯的成績,無論在票房反應和評論上都贏盡口碑。
這兩個製作,其一是安排在上環文娛中心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的《2月14》,於2005年1月首演,連場爆滿,6月重演,同樣大受歡迎。這個製作特別邀來鍾志榮擔任音樂總監,還身兼作曲、填詞,寫了十首八首原創歌曲,音樂更幾乎是貫穿著整個戲,然而,這個製作卻絕對是從戲劇的角度出發,去運用音樂此一藝術元素,香港話劇團不將這個製作稱做「音樂劇」,而稱為「音樂劇場」,原因亦清楚不過。
《2月14》以目下香港眾多尋找愛情遇到困惑的女性的角度,反映現時香港適婚單身女性日多的一個現實的社會現象。整個戲較為單薄,幸好加上歌曲,將劇情的單薄感掩蓋,將原祇是一部輕巧的小品戲,亦變得色彩豐富,感覺多姿。音樂劇的歌曲和音樂,最重要的作用是成為劇情推進的重要部份,《2月14》的歌曲和音樂,卻以另一種作用和戲劇融合,這些歌曲主要作用在於讓劇中人物抒發內心的情緒感受,達到深化劇中角色性格的效果,按照劇情發展的需要而穿插,是依附於戲劇才得以存在一樣,完全沒有妨礙劇情的推進;伴奏採用一台鋼琴,是很聰明的設計,一方面是能較易配合城市愛情小品戲的溫馨小巧風格,另一方面是祇須一位鋼琴手便可以用現場伴奏形式來演出,這種現場與歌手互動演唱的效果,那種活生生的感覺,便遠較演員歌手被動地「跟隨」預錄伴奏配音帶,以卡拉OK方式來唱有更強的感染力。鋼琴除伴奏外,還擔任不同場景過場的間奏串連,及配合劇情營造氣氛的角色,將各個場景,劇情中的各個節日連結起來。
其二是劇場工作室的《一個人在唱歌》。這是2005年9月在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將單人騷和「歌廳」(CABARET)兩種形式結合的製作,廖淑芬個人施展渾身解數,將一個半小時的演出分成一個人在舞台、一個人在生活、一個人在戀愛,和一個人在創作四部份,採用「自唱自言」(現場鋼琴伴奏)的方式,將個人的成長經歷,和觀眾作出緊密而親切的接觸。FRANKIE HO作曲,陳文剛填詞的廣東話流行風格歌曲,不僅是劇本中的構成部份,同時更是能做到讓觀眾有真人真事,真情剖白的感覺,達到演出者和觀眾出現感情交流的效果的重要元素。
這兩個製作的共同特點都是成本較低的原創節目,但卻都能在票房上收到不俗效果,對規模較小,資源有限的藝團來說,具有一定的啟發性。不過,2006年「類音樂劇」的湧現,那卻又並非全是和小本製作的原因有關,更大的原因卻來自劇場觀眾消費心態的改變。
3. 大型音樂劇影響觀眾消費心態
這些「類音樂劇」的製作共通之處,在於雖然不是音樂劇但音樂卻是不能或缺的部份外,戲劇仍然是重要的骨架,音樂用在這些製作中的作用和目的,雖然亦有分別,而演出後,音樂部份所獲得的評價亦會有不同,然而客觀上卻出現了頗為相同的結果,都能取得不錯的票房,不少製作更是連場滿座,香港話劇團的《新傾城之戀》和《一夜歌、一夜情》,樹寧的《阿伯拉罕的眼淚》都一票難求,《廠出樂人谷》亦要即時加場,至於《萬世歌王》,重演還未「響鑼」,第三度演出更已展開售票宣傳,《敏軒不是歌神》仍未演出亦要增開場數。
這些製作能夠讓觀眾掏出銀包內的鈔票來作出支持,可能各有不少吸引觀眾的因素,但劇作中加入了較強的音樂元素,使之從一般的戲劇製作增添了豐富的色彩,而成為形象新鮮,很不一樣的舞台產品,這顯然亦發揮了一定的市場促銷效果,這種促銷效果的出現,其實是香港劇場觀眾消費心態改變的結果,這種改變多少和西方大型音樂劇自海外引入香港舞台有著一定的關係。
音樂劇毫無疑問是上一世紀商業劇場的寵兒,上一世紀九十年代中,大型舶來音樂劇引進香港舞台,亦開始做出潮流。香港觀眾記憶猶新的是1994年1月至5月間,真的好有限公司(The Really Useful Co.Ltd)在香港推出首個音樂劇製作,演出羅韋伯的《貓》(Cats),在香港演藝學院演出14個星期,共77場,平均上座率為85%,觀眾多達六萬五千人次,創下當年香港舞台製作一個空前紀錄。
繼續進軍香港舞台的大型舶來音樂劇製作,仍是羅韋伯的作品—《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於1995年6月16日開演至10月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共演出了127場,平均上座率達到96%,觀眾人次創下超過20萬2千,是至今香港舞台仍未有製作打破的紀錄,票房收益估計超過一億港元。這個製作在香港社會上引起很大的注意,讓很多人開始知道音樂劇這樣子的東西了。
第三齣引起哄動的西方大型音樂劇,是由金馬倫麥堅托殊有限公司及卓藝製作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孤星淚》(Les Miserables),於1996年4月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開演至6月中,共演出了85場,製作費用高達6,800萬港元,台前幕後動用了120人。
這三齣大型音樂劇的叫好叫座,票房大收特收,也就讓更多人見獵心喜,宣稱是原裝版本的海外製作便陸續有來,香港回歸後,舶來的大型音樂劇製作雖一度因為香港經濟市場欠佳而揠旗息鼓。但自國際管理集團(IMG)的《西貢小姐》(Miss Saigon)在2001年成功搬上香港舞台後,再度燃起舶來大型音樂劇進軍香港舞台的計劃。2002年便有一系列的海外音樂劇接踵而來,如《芝加哥》(Chicago)、《我要高飛》、《雨中樂飛揚》,和《Mamma Mia》,到去年再來了兩個海外的大型音樂劇:《周末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和《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到今年在相隔十一年後,《歌聲魅影》再度搬上舞台,於7月11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開演,到8月20日落幕。
這些舶來的西方大型音樂劇,如從1994年在香港舞台上推出的《貓》算起,票房收益幾乎是無往不利,不僅吸引了眾多從未踏足劇場的人士捧場,為香港劇壇拓展了一群新觀眾,同時,在經過十多年的音樂劇潮流「洗禮」後,戲劇結合音樂的演出為觀眾帶來的視聽刺激,已逐漸形成新的欣賞趣味和消費心態。
另一方面,西方舶來大型音樂劇的市場商業效益,亦刺激了香港的劇團從探討,嘗試開始,越來越多地投入到音樂劇製作的市場上,然而,能推出具有商業效益的音樂劇製作,卻不容易,那不僅是製作的形式上和傳統的戲劇製作很不相同,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實力,可歌可演可跳的音樂劇演員,和足夠的資源投入。事實上,回顧過去多年來香港的音樂劇推出雖然不少,但幾全都仍局限在「文化製作」的層面,未能做到產業式發揮商業效果的產品,這與欠缺足夠資金的投入很有關係。
然而,2006年香港舞台上的「類音樂劇」製作,大多都是毋須太大資金投入的「非音樂劇」製作,尤其是《一夜歌一夜情》這些歌廳式演出,《敏軒不是歌神》的個人表演,成本更可以大大降低,能夠達到較佳的市場效益。為此,就製作者的角度而言,這些製作可用較少的製作資金,去達到較大的市場效益,又可成為日後進軍音樂劇場製作的準備。
至於對音樂和戲劇結合已產生興趣的觀眾,更會意識到這些結合了音樂的製作,和傳統的戲劇製作很不相同,且會將西方大型百老匯式音樂劇的觀賞印象,投射到這些製作上,由是逐漸形成一種消費心態,具有較強音樂元素的劇作,同樣會是具有視聽之娛效果的製作,便較易刺激劇場觀眾的消費意欲,在製作上和觀眾需求上,兩者也就發生互動的作用,舞台上的「類音樂劇」也就不斷湧現了。在這種種背景下,「類音樂劇」的製作,看來仍會在未來一段日子中成為香港舞台上的「寵兒」。
4. 大多欠缺深刻內容讓人深思
讓人深思的是這些製作,除了《亞伯拉罕的眼淚》是取材於聖經,意念源於哥德名著的《廁客浮士德》,名稱來自揭露蕭斯達高維契內心世界同名著作的《證言》,帶有明顯的訊息,而觀眾亦能在觀賞過程中接收得到外,大多數都欠缺深刻內容,觀眾毋須思考亦能輕輕鬆鬆渡過一個愉快的晚上,多是能滿足觀眾減壓娛樂要求的製作。
至於像《萬世歌王》般,在一片笑聲後面,既講出了過去數十年來香港流行樂壇文化的變化,同時亦諷刺了流行音樂消費者的消費心態,那卻是不容易的事,不過,這些訊息大多數觀眾並不一定都能接收得到。然而,最重要的卻是,入場觀眾能夠在這些「類音樂劇」的製作中獲得視與聽上的滿足感,便已感到值回票價,就這樣,劇場的發展空間和市場都大了,這看來都應該是好事,但這類製作如果成為香港劇壇上一窩蜂的潮流,那又不見得是一件好事了!
註:本文部份材料觀點曾用於2006年9月在香港舉行的「當代表演藝術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中。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