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劇馬拉松》——讀劇,是一個選擇

作者:肥力

發表日期:2015 / 09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art plus》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自選藝評

 

縱然現在不少藝團也舉行讀劇演出,但能把讀劇推動到能成為一個可演的活動,甚至有時比演出更有表演性,確實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付出了不少心思。以致《讀劇馬拉松》似乎非單只為文本介紹,前進進甚至邀請三個藝團合作,演出六個文本,挖掘文字本身的質感,讓觀眾體會文字獨特味道之餘,更重要是渴望呈現讀劇作為一種表演方式的可行性。如同貧窮劇場一樣放棄華麗的舞台,探求最純粹的劇場本質,一切也回歸劇本與演者。所謂讀劇,即使台上演者手執劇本朗讀,並不代表演者未熟識劇本,更可以是演出的一個選擇,演者選擇朗讀文字來呈現一種間離效果,讓觀眾不投入於表演的流麗,而嘴嚼文字更多是內容與其背後的文化肌理。以使讀劇並不一定代表是未完成的演出,它可以是表演的一個選擇,在歐洲舞台也不為新鮮事。去除舞台技術及至演員形體輔助,單從調度、聲音,專注文字,《讀》確實呈現了具表演性的讀劇效果,而且是一天連續二至三場演出,更令觀眾同時感受不同的文本及表演能量。

 

是次節目,前進進演出三個讀劇,有早前同以讀劇方式呈現德國劇作家Marius von Mayenburg的《石頭》,法國Joël Pommerat的文本《商人》,以及八月於台北藝術節由德國柏林德意志劇院演出的《賊》(台北藝術節譯名《失竊的時光》)。三個讀劇同由甄拔濤導演,均呈現了一種冷峻的時代意味,縱然三個故事同樣以城市/國家中的小人物出發,但由於文字流露的冰冷質地,人物永遠沒法逃離國家及社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以致人物像宿命一樣總被時代(時間)壓挎。那種人不可抗力承受大社會影響,置身於劇場、劇本以外,劇作家所要描繪的政治問題,因著簡化的舞台效果及演員低調呈現,而更有想像。

 

六個讀劇中,連同場演出的其他藝團也認同,最精彩的是進劇場的《4.48精神崩潰》。劇本並不新鮮,然而由陳麗珠一人演繹的Sarah Kane文本,簡單一張長桌配上三位樂手,沒有華麗舞台、場景、戲服,僅一兩個走位,單是起始瞬間已令整個牛棚劇場的觀眾屏聲靜氣,甚至被震動心靈而落淚。其演出的凝煉及高度表演性,甚至比2012年由波蘭TR華沙劇團於香港藝術節上演的同一劇本,更具壓場感,及把文本中有關精神與肉體/社會規則抗衡的意識狀態,挖掘得更為深刻。原因是陳麗硃不如一貫演出《4.48》的藝團一樣把它當為一個劇情故事,甚至不能說是一場過程,而是女生(不時被認定為Sarah Kane自身)精神內的自我戰鬥,以至4.48不是一個時刻,而是超越時間的一個象徵,象徵著肉體在這個時間能擁有最澄明的精神狀態,但正因為太過澄明,內心混濁不明的女體卻要清楚地面對自身與社會之間,及自身與心理之間的矛盾。陳麗珠以不斷提升文字壓力的方式,呈現出我與我之間的各種層次的分歧,細膩而且令觀眾也感到痛苦不堪。

 

誠然,演者確實只在「讀劇」,然而其了解每句文字的程度,卻極盡深刻,當中不是一場翻譯上的分析,或表演上的技術,而是演者完全地投入精神與肉體分亂的文本角色之中,嘴嚼腦部不斷出現的聲音,反抗外在醫生的冷漠,嘲弄肉體的不完美及其社會性,以至對自己精神的厭倦。有趣的是陳麗珠嘗試以半中文半英文的方式的演繹作品。正如她常說每當翻譯一個劇本時,往往因為異文字的不同特性而令文本內容有所偏離,內容更多是內在的文化內蘊因此流失。故當她以英文原文讀出句子時,其有一種渴望與劇作家Sarah Kane心神貼近的狀況,所呈現的形狀是更為純粹的文字力量,或更為清潔透明的角色內在,即使大多英文段落也是咒罵為多。當回到中文部分時,她又回到一種不同於讀出英文時的自在,或更自覺地表演出角色的神經反射情態,而且一場又一場沒力氣的憤怒與痛心,並不需要破罵或痛哭,而是安靜的,讀出凝煉的句子,配合旁邊三位音樂人馮國基、陳偉發、劉子斌以不同樂器(某些更是自製的)襯托,成就了感染劇場觀眾的憂鬱,好些安躺軟墊上的觀眾卻不得舒暢,且伴隨輕柔卻負載沉重得能殺死整個世界的演者聲音,心也隨之顫動。陳偉發時而以類似醫生或回應者與陳麗珠對話,但與其說他是一個角色,倒不如說他只是利用台詞呈現與其他樂器無異的聲音,沒多起伏的文字沒有盛載內容,以呈現對女角而言,這個擬似醫生的聲音,不過如同山谷的迴響,一種絕望的自身世界之外的音粒,聽得進耳朵,卻進不了心。

 

方外無式演出英國著劇作家的 Mark Ravenhill 早期作品《購物.慾》(1996年),其演繹可說是六個演出中最簡約,也最回歸讀劇核心。座談會上大多討論文本的當下的可演性,當中提及的年輕人消費模式,似乎已有點過時,至少在英國已不如此,也不會再有人消費電話性愛,但反過來的問題是香港又未必普遍有這樣的文化,以致文字描述的世界,往往附帶了一份舊的味道。如其中演員及翻譯張學良說文本英國味道甚濃,其中對毒品、同性及異性關係等在英國是很容易令觀眾共鳴,原文英文語調也有很多玩味的空間,但當回到香港場域,中文翻譯,很多紋路隨文化及語言差異而流失。誠然,《購物.慾》過於強調九十年代性及毒開放的文字,令它有沒法超越時代及地域的部分,但我還是不同意如討論上有說要在文本中加入香港本地文化,甚至將內容轉為香港內容之類,原因是我相信劇本的文字並不如機械零件,不能僅換個部分就可以繼續運作,倘若翻譯過程已令文字內涵有所流失,那麼改動文字及至文化內容,很多時會令文本變得不倫不類,如同香港過往不少翻譯劇一樣,它們根本是新創作卻又要被舊文本拖住後腿,進退不得。面對這種「過時」的文本,重要的不是觀看文化差異,更重要的是突出文化的共通性,乃至其中的現代性,一些普世價值,抓住令觀眾有所共鳴的特質。正如演者宋本浩演活殘酷而神經質的老闆,觀眾能投入他誇張演出仗勢凌人的形象,又何曾關心他在看的竟然是過時的錄影帶(VHS)?

 

一路青空的《今日城》,是為前進進2011年曾讀劇演繹Alexander Wood《第十一城》(The Eleventh City)劇本。然而單看讀劇部分,也有一種工整的狀態。有趣的是也許因藝團即將正式演出此文本,其取態便有種試演心態,以致讀劇變得像是個簡約版的戲劇演出,固然演者以一種較寫實的方式去演繹,令不同角色輪廓甚為突出,然卻有點隱去了背後龐大的政治問題,乃至那位核心人物,那個不曾出現卻貫穿整個故事的男人。可以說,這種過於注重演者的表演功夫的選擇,或應要配合其他劇場效果才有其張力,但似乎沒有在讀劇上發揮作用。原因是實在的演者演出與觀眾必然性的抽離有著距離,使觀者沒有為演者的演技而投入,也少了玩味其背後的政治性。

 

近來知道有觀眾回應某個演出,狠批其中一場演者竟然還在手拿劇本來朗讀,以致令我知道,有些觀眾仍對戲劇有著牢不可破的既有想像,卻沒有認清舞台上沒有所謂的不可能或不應該,在台上的一切當然是創作人對表演的選擇。而讀劇從來不代表演者對文本未純熟而又要走上台試演,更多是它呈現了一種疏離及開放,讓演者及觀眾在沒有必須投入某種強烈的舞台效果或戲劇場景,而思想上以更寬容的狀態接觸文字,在觀與演其中提供更多想像的空間。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商人》、《今日城》、《4.48精神崩潰》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一路青空、進劇場
評論場次:2015年7月11日,下午2時至8時
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討論作品:《石頭》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評論場次:2015年7月16日總綵排
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討論作品:《賊》、《購物.慾》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方外無式
評論場次:2015年7月19日,下午2時至8時
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