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的顛覆

作者:李焯桃

發表日期:2008 / 07 / 28

藝術範疇:電影

發表平台名稱:《明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赤壁》上映以來眾說紛紜,本來正常不過。吳宇森這回改編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作法和取向與近年的「國產大片」大異其趣,不論成敗都是可嘉的嘗試。

 

對吳宇森簡化改編的誤解

 

三國人物和故事近代仍可通過電視劇、漫畫、電腦遊戲等大眾傳媒深入民心,甚至成為商戰企管的教材,皆因其寫政治權爭謀略豐富多采,對人性弱點人心險詐觀察入微。這份成人趣味和現實曖昧性,與多數國產大片挪用歷史背景時的追求一拍即合。《赤壁》最令人措手不及的,是吳宇森竟化繁為簡,大刀闊斧把複雜的利益交換和政治計算,簡化為標榜英雄惺惺相惜的男性情義,相信團結互助便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樂觀勵志宣言。影片的歷史世界正邪對立,忠奸分明。劉備為護老百姓撤退而打敗仗,完全是仁義之師,毫無李連杰在《投名狀》中的左右為難。曹操揮軍南下也不涉一統天下的是非矛盾(卻是《英雄》的主題),甚至連個人的政治野心也成次要,最終竟是為了爭奪一個女人(小喬)!

 

把大歷史簡化為個人欲望的正邪之爭,固可詬病為吳宇森太過天真,但對他來說,卻毋寧是一種擇善固執的浪漫情懷。這表現在他理想投射的周瑜(梁朝偉)身上,便是文武雙全、智仁勇兼備的完美人格了。本來這在吳宇森的香港名作中並不罕見(以周潤發為代表——他本是飾演周瑜的首選),但一旦放在歷史人物身上,便難免引來對共產黨樣板宣傳(如學雷鋒運動)記憶猶新者的情緒反彈,而譏之為高大全的扁平人物。此外,內地評論界不少至今仍未擺脫強人崇拜的情意結,當然無法接受曹操(如毛澤東及秦始皇)從鴻圖大略的一代梟雄,變成為女癡迷的色中餓鬼的改動。

 

路人皆見的是,如此一來,小喬變得猶如特洛伊的海倫皇后,《木馬屠城記》的參照遂揮之不去。「國產大片荷李活化覬覦美國市場」,儼然成了《赤壁》的原罪烙印。就像「奧運獻禮片」的標籤,使人對其團結抗敵的信息,投以為和諧社會主旋律服務的懷疑目光一樣。

 

港產片及荷李活公式顛覆「國產大片」這其實是一場誤會。吳宇森肯定團結是站在弱勢反抗強權的位置,個人英雄主義本來就是他一貫執著的港產片傳統,佳人傾國傾城的故事也從來不是荷李活的專利。當然,吳宇森在荷李活打滾多年,自對那些港美創作共通之處了然於心。至於兼顧海內外不同市場而不失本身特色,更是黃金時代港產片優為之的指定動作,天經地義無可非議。

 

從美聯社七月八日的評論可見,《赤壁》對「國產大片」方向的調校,針對美國市場完全成功。該文全面肯定影片以多采人物及史詩故事先行(有別於其他國產歷史大片的大而無當),對其一板一眼的敘事手法及正邪對立兩大陣營的描寫照單全收,甚至溢美以《星球大戰》作比附(同樣史詩格局,人物過癮)!

 

由此可見,天真/單純/浪漫自有其跨文化的討好魅力——荷李活電影全球大受歡迎早證實了這一點。

 

《赤壁》令華人觀眾意外的另一點,是自創不少插科打諢的對白及無厘頭細節,公映前已在網上廣泛流傳。不接受者固可譏為不倫不類,只為榨取觀眾廉價笑聲。殊不知拿歷史題材肆意編造細節,在非喜劇中忽然搞笑,製造幽默的comic relief,根本是非常港產片的本色。嚴格來說當然風格不統一,但普羅觀眾卻並不介意且樂不可支。

 

《赤壁》最大的啟發,是吳宇森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兼具八十年代港產片感性及荷李活/美國市場角度,率性而行而暗中顛覆了「國產大片」的公式及人們對它的期望。近年港片大陸化的情况嚴重,佳作如《投名狀》也是在內地的一套前提上做到最好。吳宇森卻無此迎合內地的包袱,不自覺地重拾港片久違了的自由活力和放任精神。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