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近年獲選「香港書獎」的香港文學

作者:馬世豪

發表日期:2015 / 07 / 06

藝術範疇:文學

發表平台名稱:港人字講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本土經驗的呈現 / 獎項/藝術節/機制/活動評論

 

近年,民間以「香港文學」為名的團體日漸湧現,開辦講座、課程和比賽,與不同藝術團體合作等,作多方面的嘗試,的確有助香港文學的發展。這些活動背後的其中一項理念,是如何吸引更多朋友,認識和了解香港文學。事實上,文學和書籍出版的關係密切,香港文學的出版蓬勃與否,固然是衡量香港文學推廣的其中一項指標,但更重要的是書籍出版後,社會能否回應作品呈現的文學現象,例如出版評論專輯等,深化討論。當然,「專業讀者」有較佳的文學基礎,理解評論較為容易,但是「普通讀者」的文學基礎較弱,如何提高他們對文學關注,或者改變他們對文學的偏見呢?其實,我們可以從香港電台、香港公共圖書館和香港出版總會合辦的「香港書獎」中,找到向「普通讀者」推廣香港文學的方法。

 

「香港書獎」始於二〇〇七年,據它的網頁所言,「合辦單位本著『推動優質閱讀,表揚優秀中文出版書籍』的共同理念,希望既能為大眾提供一張高質素的書單,亦能鼓勵出版社繼續出版多元及優質的中文書籍。」首先它設有初選,評審團從提名書籍中選出約二十本進入決選,繼而從最後入圍書籍中選出獲獎書籍,亦另設公眾投票。從中可見,「香港書獎」並非專為文學書籍而設,它每年選出的中文書籍,題材多元化,評審亦來自不同專業。因此,早年獲選「香港書獎」的文學書籍只佔其中一部份,香港文學的數量更少。例如二〇〇九年獲選「香港書獎」的香港文學書籍只有兩本,分別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香港文學研究小組編著的《書寫香港@文學故事》和李智良的《房間》。然而,自從第六屆(2012年)有四本香港文學書籍獲選後,最近兩屆獲選的香港文學書籍的數量保持四本或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年香港文學的出版,在整個香港中文出版界中的位置有所提高,受到業界和社會更多的重視。

 

「香港書獎」至今共舉辦了八屆,已在社會取得良好的聲譽,所以假如我們從文學推廣的角度來運用獲選「香港書獎」的香港文學作品,可以向「普通讀者」推廣香港文學,提供一個相對而言較為平易近人的香港文學入門基礎。本文舉今屆獲選「香港書獎」的香港文學作品為例,讀者可以從《梁秉鈞五十年詩選(上、下冊)》和《微喜重行》中,認識香港重要詩人也斯和小說家黃碧雲,尤其是前者是也斯歷年的詩選,讀者從中可以認識也斯的詩歌,開啟閱讀也斯的一道窗戶。此外,讀者亦可以從《微喜重行》初步認識黃碧雲的獨特寫作風格,從而再引導讀者閱讀她在第六屆「香港書獎」獲選的《烈佬傳》,開啟讀者的文學視野。另一方面,雖然《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新詩卷》針對的是文學研究者,但是我們可以從叢書的編選背景和書內收錄的早期詩人作品切入,了解香港的歷史和文人的生活苦與樂,提高讀者的興趣。同樣地,《香港文化眾聲道—第一冊》亦談及香港文學和文化,訪問多位香港文壇及文化界前輩,我們可以從口述歷史的角度閱讀他們的故事,讓讀者從他們的經歷,認識香港文學和文化。至於台灣作家劉克襄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我們亦可以從遠足和大自然的保育角度切入,使讀者明白文學語言的平易近人一面,以文學引領大家關心香港的大自然風貌。

 

社會大眾從這些獲選「香港書獎」的香港文學的作品中,找到進入香港文學的入口後,透過閱讀和批評,逐步提高欣賞文學的能力。這時候,民間以「香港文學」為名的團體所開辦的講座、課程和比賽,便有助提升讀者的閱讀和批評能力,培養讀者對文學的審美要求,促進香港文學健康發展。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主題:「香港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