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世豪
2016 / 09 / 05 | |
港人字講 | |
馬博良於五十年代初由上海來港,創辦《文藝新潮》。六零年代初,他離港赴美,但仍維持寫作,著有三本詩集《美洲三十絃馬博良詩集》(1976年)、《焚琴的浪子》(1982年)和《江山夢雨》(2007年)。我們較重視馬博良主編《文藝新潮》,因為它對50年代推廣現代主義文藝有重要的貢獻,兩岸不少後起作家受到啟發,影響深遠。不過,其實早在一九四四年,他便投入文學活動,在上海便跟鄭兆年創辦《文潮》。作為主編,馬博良在《文潮》擔當重要的崗位,除了每期選稿和編輯稿子這些基本工作外,更負責每期封面的設計工作,回應其他人士的意見,例必撰寫〈每月小說評介〉和〈編後記〉,有時他更以筆名撰寫文章,應付該期需要。雖然《文潮》只出版了七期便停刊,但這段短暫的編輯工作,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他在創辦《文藝新潮》前的文學觀念,不容大家忽視。
首先,他較重視小說創作。七期的《文潮》內分別刊截過不同類別的文學作品,其中以小說最多,他在《文潮》第二期的〈編後記〉說明:「本刊側重創作小說,投稿者請勿以超過六千字的創作或譯文隨時見賜」,第四期〈編後記〉更明言「本期起,除創作小說外,其他性質之外稿暫時不收」。的確,七期總共刊登了六十一篇單篇小說和1篇連載小說,以短篇小說為主,單篇小說中又有三篇翻譯小說,但全刊在第一期。至於詩歌的刊登數量很小,只有二十三首,散文亦只有十篇。《文潮》亦設有〈每月小說評介〉,由馬博良親自撰寫,前者他具體討論當時上海市面一些文學雜誌上的小說,評介當時上海出版的小說,例如第一期他便評介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可見他重視小說。
不過,〈每月小說評介〉自第二期起,所佔篇幅便越來越短,由首期佔七頁下降至後來只佔兩頁,所評小說數量越來越少,由首期評十一篇,下降至後來只評一、兩篇,甚至最後一期因稿擠而暫停。他為了刊登更多創作,無可避免地減少評論篇幅。
另外,他也非常重視年青和新進作家,鼓勵新人寫作,給予他們發表機會。由於馬博良也是年青人,加上他希望建立一個以新人「練兵」的發表平台,所以他十分重視新人的作品,例如他在第五期辦了「新進作者作品特輯之一」專題,提攜年青人不遺餘力。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新進作家的寫作經驗尚淺,所以他會刊登一些具指導創作功用的文章,希望青年人能從中學習。例如《文潮》第三期刊出丘石水的〈典型創造論〉,它教人怎樣寫好小說,要求作家掌握人物的典型特點,避免公式化,並且道出當中的關鍵是尋求「現實生活和文學相結合的力量的源泉,也就是創造典型的意義所在」。
由此可見,年青時的馬博良較重視小說,除了在《文潮》收入較多小說而體現到外,還可從後來他接受訪問時,由他親自印證:「近年來,我自己寫詩較多,其實,我原來是寫小說和電影劇本的。」(註1)後來他由重視創作小說轉為現代詩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討。另外,主編《文潮》亦令馬博良明白同道的重要性,提攜同道,給予新進作家發表機會。馬博良不只一次在「編後記」讚賞新進作家,尋求合作機會,影響他主編《文藝新潮》時,重視文學同道的態度。
註1:張默:〈風雨前夕訪馬朗——從《文藝新潮》談起〉,《文訊月刊》第20期,1985年,頁79。
討論對象:文學雜誌《文潮》、馬博良(雜誌主編)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