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潘朵拉》——神話改編的困難

作者:邵善怡

發表日期:2016 / 07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號外》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本土經驗的呈現 / 社會事件與創作 / 自選藝評

 

潘朵拉因為好奇而打開盒子,釋放出各種災難和邪惡,最後只能抱著希望守候。犀製作的《再見潘朵拉》以潘朵拉的故事作創作原型,利用少女DORA PAN(陳殷婷飾)自殺身亡一事,帶出社會及人際關係上的種種矛盾。

 

在劇情的性質方面,本劇似對社會議題有探討的意圖,包括政治抗爭、青年自殺、新聞的煽動力量等等,內容傾向現實,然若觀其表現方式卻不乏矛盾處。以第一幕為例,靜默的眾人一一以慢動作由台右掙扎至台左的光源處,推擠向前與撥開無形阻礙等的行動,恍似在回應故事結尾所說的人離開子宮以後,在世界掙扎求存的過程;或是詩化的語言以讀白方式穿插於劇中,分別講述對潘朵拉詛咒、城市忙碌、成長、希望等概念的想法。然同一時間,劇中某些角色,卻有喜鬧成份,如網媒老闆(江祈穎飾)及記者風(梁煜星飾)的角色設定,一個是帶點神經質的言行,一個則是傻戇的呆板形象,二人的應對帶有不現實的喜感。前者具象徵性的表現方式或語言,有助營造氣氛及表現主題,可是在夾雜鬧劇成份後,由於鬧劇的內容並非貫穿全劇,整體風格有欠統一。

 

以神話或經典故事作劇本創作框架的困難,是難以把握原故事的滲透程度。加上本劇以現代為背景,如何把故事概念轉化是編劇需考慮的地方。從主角DORA PAN名字而知,她是潘朵拉的象徵,她也被稱作政治女神而受人歡迎。可是除了她的美麗外,DORA實沒有潘朵拉的其他特質。根據希臘神話,眾神賜予潘朵拉誘人的魅力與美麗時,獨獨遺下了智慧,所以潘朵拉的行動都是不經思考,因此才出現受好奇心驅使而打開盒子的行為。然而,劇中的DORA被親人、朋友厭棄的原因,卻與DORA本人無關,是旁人對她作種種要求不得後,再把她推開的結果。那麼角色與潘朵拉之間的連結就只有「希望」一詞,DORA因為社會環境的荒謬、人與人之間的阻隔,而失去希望選擇輕生。就此看來,劇本借用的其實只是「潘朵拉」這個名字,而不是故事本身的意義。或許不刻意以「潘朵拉」作劇名或人名,可以減低觀眾對故事預想。

再談佈景的設計,一進場已被牆壁與書櫃上貼滿大大小小的紙張所吸引,眾演員在觀眾進場前靜坐於台右,直望左方窗框與牆上的紙條。直到開場後,眾人掙扎到向前,只為拿取紙條閱讀,再聯想劇中人物離家佔領、對抗、被捕等內容,彷彿是連儂牆的映射,可惜的是除了第一幕外,牆上紙張未有在劇中起著推動劇情或營造氣氛等作用。

 

到底希望是被困於盒中,不存於世上,還是希望仍掌握在手中,只要有勇氣打開便能得到?故事的結尾,一直追尋真相的希(陳佩盈飾)說能在萬物中、微風中感到希望後,她一下子把窗推開,在靜默的半分鐘內,劇場內流淌著夏夜的禪聲與雨夜的清寒,使結尾富有生機。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再見潘朵拉》
評論場次:2016年6月12日,晚上8時
地點:黑目鳥白盒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