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殖民食神之歌》彰顯回歸前後香港社會的變化

作者:何俊輝

發表日期:2014 / 11 / 11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藝頻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社會事件與創作 / 自選藝評

 

陳炳釗導演的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新劇《後殖民食神之歌》(下文簡略為《後殖民》),改編自已故作家也斯著作《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中的三個短篇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愛美麗在屯門》及《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三個短篇分別以史提芬、愛美麗和食神老薛當主角,故事獨立但有共同角色串連各故事,改編者陳炳釗盡量跟足小說的結構、情節和文字。台上眾演員一人分飾多角,時而投入演戲時而在旁交代劇情;為了避免觀眾追看劇情時忽略了對戲的内容作深入思考,陳炳釗替原著加插了一些充滿布萊希特色彩及娛樂效果的劇場處理:如飾演老薛的朱柏康在觀眾面前示範穿笨重的戲服,把劇中的菜式帶到觀眾席給某觀眾享用,並將港人的生活心態變成歌舞場面。

  

《後殖民》中不時播放新聞/紀錄片,把九七回歸典禮及回歸前後香港的許多要事逐一展現,令筆者感到後殖民香港的社會變化影響著普羅大眾的生活,包括劇中愛美麗(温玉茹飾)由當茶餐廳侍應轉為在銀行任職,到近年跟外國人羅傑(胡智健飾)開餐廳專攻自由行客源。可是當筆者目睹某段新聞/紀錄片以倒帶方式播放,便深有同感地覺得除愛美麗的成功例子以外,有更多港人的生活水準隨著社會風氣愈來愈封閉、敗壞而變差,如史提芬(張學良飾)經營的髮廊愈搬愈細,就是地產霸權的惡果。從政府堅拒推行公正平等的真普選,言論、新聞、集會等自由逐漸收窄,港人受內地人各種生活習慣擺佈等現象所見,本來東西方文化混雜的社會已退步為單一化、大陸化的社會,愛美麗提及想用硬幣刮掉郵筒的綠色以重見回歸前的紅色,便充分象徵了不少港人對現今政權充滿怨憤及對英殖時期的開放社會充滿眷戀。劇末陳炳釗加插原著沒有的小雪(蔡運華飾)移居到台灣戲及播放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片段,正期盼港人能像台灣人般竭力維護原有的生活方式。

 

從《後殖民》的「史提芬的故事」中,見史提芬經營的髮廊其實是結合酒吧與餐廳,常在此流連並一起談天的,有擅長烹調中菜和港式食物的老何(余健生飾)、外表洋化但會用禾花雀來配紅酒的瑪利安(毛曄穎飾)、熱衷鑽研地道香港文化的西人羅傑等人。而故事中見到的食物,就更是趣怪兼充滿全球化色彩,如結合了中西越印特色的一道瓦努阿圖菜。整個故事呈現及象徵的,是一種港人須珍惜的多元化(混雜)生活面貌和態度;而這些面貌、態度能為專制的社會帶來創意、活力和幸福。此故事還提及很多香港歷史事件(如日軍攻陷香港),而在其他兩個故事中,亦聽到愛美麗和老薛的個人歷史,以上兩種歷史都強調尊重歷史的重要,而無論是一個政權還是一個人,若然漠視、扭曲歷史就有可能重犯從前的錯誤。

 

身為屯門區、新界西居民,筆者最喜愛的一定是「愛美麗的故事」,當中最觸動我的是愛美麗在天水圍見到(不)遠處的高樓大厦,以為是中環,但有人指出那是深圳。這段戲容易令屯門人想起去年開幕的屯門某大商場——該商場內的格局和店舖極像中環某大購物商場的翻版,而客源就是内地人(他們從深圳到商場的車程約為20分鐘),可是熟悉屯門區的也斯先生看不到屯門有這種轉變。中環的白領跟屯門的街坊分別為愛美麗帶來不同的工作、生活體驗,似乎創作人要透過她向觀眾問一個問題:閣下喜歡滿足物慾、追求事業的成就,還是要活得有人情味、可隨心所欲發掘社區的特色?

 

愛美麗一直尋覓老薛但總尋不著,她在九七前見過肥胖的老薛,並想像他變成黃膠鴨在元朗游水繼而消失。這段離奇的戲對筆者而言,是象徵了不少港人對九七回歸有各種美好或可怕的想像,怎料回歸後往往感到這些想像是不切實際。

 

「食神老薛的故事」中,跟老薛相處的四個女人各有不同的特徵——勤於學習各種事物的飲食記者小雪,證明新一代能替香港帶來希望;跟小雪同樣土生土長的黃菊總忙於工作,顯得冷酷無情兼漠視生活上其他東西,如政治;認為香港任何東西都不及外國的人相當普遍,如毛曄穎飾的藍玫瑰;內地人白合(韓梅飾)帶老薛到大陸工作卻令他惹上大麻煩,她沒承擔任何責任便離去。

 

《後殖民》堪稱是前進進與陳炳釗首個做到「雅俗共賞」的演出,既用「Show me your love」與「粟米肉粒」的台詞玩諧音笑料,配上二胡加結他作歌曲的現場伴奏,又安排演員唸也斯新詩《釀田螺》作亦莊亦諧的致敬,十分難得。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後殖民食神之歌》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