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樸實 王羽佳顯才華——聽三位青年音樂家演出有感

作者:劉靖之

發表日期:2009 / 10 / 06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信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重要藝術家或作家/藝團訪港

 

九月底聽了好幾名青年、少年音樂家的演出,值得向讀者報道:二十七歲的蘇柏軒指揮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二十二歲的王羽佳的個人鋼琴獨奏會、十二歲牛牛的鋼琴獨奏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這三位青年音樂家在三場不同音樂會上顯露出他們的才華,讓我先從客人王羽佳、牛牛開始,然後才談談香港的蘇柏軒。

 

王羽佳於一九八七年生於北京,曾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二〇〇二年在Aspen音樂節奪得協奏曲冠軍,然後在美國費城寇蒂斯音樂學院師從Gary Raffman,二〇〇八年畢業。二〇〇六年她獲Gilmore Young Artist獎。於二〇〇九至二〇一〇年度,王羽佳將與歐美一流樂團合作,包括洛杉磯愛樂樂團、美國國家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指揮Charles Dutoit)、倫敦交響樂團(指揮Michael Tilson-Thomas)、琉森節日管弦樂團(指揮Claudio Abbado)。她還會在倫敦南岸伊利沙伯音樂廳舉行獨奏會。王羽佳的錄音由德國DGG獨家發行,第一張專輯《奏鳴曲與練習曲》已於二〇〇九年二月發行。

 

能表達複雜高難度技巧

 

這場獨奏會於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大會堂音樂廳舉行,只有一場,曲目包括Domenico Scarlatti的四首奏鳴曲(K427、K87、K380、K455)、舒曼的《交響練習曲》(作品13)、舒伯特的三首歌曲(由李斯特改編為鋼琴曲)以及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首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82)。從上述曲目,我們得到這麼一種印象:從時間上來講,作品涵蓋了二百多年至近三百年的歷史時期,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從作品的體裁來講,體現了巴洛克、浪漫和現代樂派的風格。王羽佳對Scarlatti鍵盤作品的大幅度跳躍、雙手交叉、快速重複音、不協和和弦重複等技巧掌握得非常利落靈巧;舒曼獨有的浪漫主義時代鋼琴風格的「詞滙」如衝動剛愎的節奏、切分節奏以及通過踏板而形成的和弦音響效果,王羽佳也顯示了她的才華。年輕鋼琴家多喜愛李斯特作品所能表達的那種複雜高難度的技巧,王羽佳選擇了李斯特改編的三首舒伯特的歌曲:《紡車旁的葛蕾卿》(Gretchen am Spinnrade)、《水上吟》(Auf dem Wasser zu Singen)、《魔王》(Der Erlkonig)。舒伯特的歌曲一般都是淡泊之中帶有無奈,平靜裏會有人生的酸甜苦辣,娓娓道來,感人肺腑,但絕不是李斯特改編的鋼琴曲那麼戲劇化、那麼輝煌、那麼奪目。王羽佳十分忠於李斯特的改編,如《魔王》鋼琴伴奏的馬蹄聲那種驚心動魄的效果。王羽佳相當纖瘦,但她的氣勢是絕對可以彈奏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

 

演奏錯綜交替 色彩繽紛

 

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首A大調鋼琴奏鳴曲》是一首技巧相當難的作品,他本人是相當有成就的鋼琴家,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時(一九一四年),他的鋼琴科在全班得分最高。普羅科菲耶夫不僅僅是位鋼琴演奏家、作曲家,他的樂隊和歌劇作品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聞名樂壇,他的合唱作品如《亞歷山大.湼夫斯基》極為出色,因此他的鋼琴作品難免帶有樂隊味道,一如貝多芬,與純鋼琴作曲家如蕭邦不同。王羽佳的彈奏頗有樂隊效果,總體錯綜交替,色彩繽紛,頗有聽頭。

 

王羽佳具有強烈的藝術家氣質,台風樸實自然,毫無造作之態。傅雷在一封給傅聰的家書裏談到鋼琴家在演奏時的身體語言,說好的、技巧到家的演奏者,用不着擺動身體或臉上顯示出痛苦、陶醉的表情,因為他們的技巧已完整地表達了他們所要、所想表達的內涵。這一點,王羽佳是毫無困難地做到了。王羽佳似乎很容易進入狀態,是不是年紀輕輕已成功地找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