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靖之
2006 / 03 / 26 | |
《文匯報》 | |
三藩市交響樂團是今年藝術節重頭節目,有三場演出,我聽的是第二場,曲目包括艾菲斯(Charles Ives 1874-1954)的《陣亡將士紀念日》(Decoration Day)、舒曼的《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129)、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作品73)。以一隊擁有118人的樂團(弦樂94人、木管17、鋼管16、敲擊8),其聲勢、音量是毫無疑問的可以令音樂「發燒友」滿足,可惜效果並非如此。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樂的那種濃得化不開的德、奧交響樂味道、巨大的和弦張力和對位化和聲的織體,在狄信湯馬士的指揮下,完全體會不來。湯馬士的身體語言誇張,與樂團的音響脫節。樂團音色不錯,木管和銅管明亮透徹,弦樂應該配合得好,可惜我的座位太後,小提琴和中音提琴都給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蓋了。負責舒曼的大提琴獨奏林恩.哈勒爾,似乎未能掌握舒曼的風格,尤其是慢樂章,拖拖拉拉的演奏令人感到彆扭。
香港管弦樂團在艾度.迪華特的指揮下,與英國伯明翰市交響樂合唱團合作,只演出一場馬勒《復活》交響曲。這是一場不應錯過的音樂會:一、迪華特指揮馬勒。二、合唱團指揮西蒙.哈爾西(Simon Halsey)是現任柏林愛樂指揮西蒙.拉圖(Simon Rattle)在伯明翰市交響樂團的長期緊密合作者。三、只演出一場。結果全場爆滿,向隅者眾。
雖然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合唱團員坐在聽眾席上,較舞台上的樂團高了許多,嚴重地影響了演出效果;又如港樂只有87位團員,要安排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香港演藝學院抽調22人(3名弦樂、5名木管、10名銅管、2名敲擊樂、豎琴及管風琴各1名)參加演出。
在上述惡劣的條件下,尤其是合唱團位於樂團之上,演出效果仍是一流的:第一樂章就予人以渾厚、扎實、豐滿的音響,第二樂章有優美旋律和抒情的管音,第三樂章恬靜流暢,第四樂章的獨唱與合唱,令人想起了貝多芬的《管唱》交響曲,然後是那排山倒海、雷霆萬鈞的「復活」。馬勒第二交響曲是德奧交響音樂的頂峰,從曲式到內容、從配樂到表達能力,都建立在貝多芬、布拉姆斯的基礎之上,並遠遠超過了兩者。迪華特準確地掌握了馬勒《復活》的精神和細節,毫無疑問,迪華特把港樂帶入了歐洲交響音樂的第一世界,相比下,三藩市交響樂團在香港的第二場音樂會只能算是第三世界。
成立於1986年的英國啟蒙樂團演奏兩場,我聽的是第二場,曲目包括莫扎特的進行曲三首(K408)、Antonio Salieri的La Follia變奏曲、海頓的《C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莫扎特的第34交響曲。匈牙利指揮Ivan Fischer令樂團把聽眾帶到歐洲18世紀的音樂世界,享受三位大師的精緻、細膩,優美而典雅的作品,擺脫了現代樂團的那種過分誇張、戲劇化的效果。海頓的小提琴協奏曲(Elizabeth Wallfisch獨奏)的樂句簡潔、乾淨、流暢,莫扎特第34交響曲第2樂章的木管與弦樂之間的織體美不勝收,其簡樸純美難以令人忘懷。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