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hestrations:楊嘉輝個展

作者:陳建濃

發表日期:2016 / 07

藝術範疇:音樂 / 視覺藝術

發表平台名稱:《art plus》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新媒體、科技與藝術 / 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自選藝評 / 其他 (藝術展覽評論)

 

「樂團」為何物?「樂團」這概念引伸出甚麼政治涵意?西方音樂的記譜法(musical notation) 如何掌控音樂的想像?楊嘉輝寫到:「一個樂團的成員不能有等級之分和薪酬分別。/它的成員資格應該是有點隨機和隨意的。/它的結構應該是取決於情怳以及是暫時的。/它的團員無須經過特別訓練,然則經過全面的音樂訓練亦不會被拒參與。…」[1]、「音樂記譜法是一個以意識形態存在的符號系統。由如所有系統,音樂記譜系統既包容亦同時排除、定出界限、作出判斷 … 」[2]

 

楊嘉輝在Para Site 於北角Connecting Space舉辦的個展《Orchestrations》中,以這些問題作為切入點,用記錄片、聲音創作、文字和圖畫去解構西方音樂系統。這些都是巨大的命題,在如此細小的展覽空間,寥寥可數的幾件作品間,如何能歸析出一套整全的觀念?又還是,楊嘉輝的目的只是破壞既有的知識系統,從而解放對音樂/聲音藝術的想像?破舊若能成功,又能否立新呢?

 

上述的文字都出自展覽中的一部開頁大書,當中楊以近似前衛主義宣言般的語氣,對音樂的一些概念重新定義,句句有力。除了列出史上一些前衛藝術家的創作,當中亦列出自己的一些音樂/聲音創作,「樂譜」全部都是對「樂團」參與者文字上的指示, 如《Shared risks for orchestra #I (loss of Innocence)》就叫一班參與者圍圈坐,試吹哨子,唯有成功吹出聲後才能離開圈子走動,作品的結束全由一眾參與者去決定。當中「樂團」的成員沒有等級高低之分,不受制於指揮的命令,看上去就似是「系統外」的音樂創作。而跳出「音樂系統」,它就變成看似無關技巧高低、參與權利均等的「聲音藝術」。一如John Cage 的《四分三十三秒》,每個人都能夠緘默(但卻不可以無聲)。

 

對筆者來說,展覽中的紀錄片和畫作都成了這書的襯托。書中寫出的是他對音樂的一種民主式的晌往,反抗著支佩式的知識權力,今天世界各地很多藝術家都跟循著這政治及道德潮流去做解構風格的作品。楊輕輕的翻開了音樂系統的歷史維度,若然未能解開把持著音樂的西方想像,這行動至少能令人理解一點其存在方式。也許這是當代藝術的一點勇氣。

 



[1] 書中寫道:‘ “Orchestra”/ Members of an orchestra mustn’t be hierarchically ranked or salaried. /Its membership should be somewhat random and arbitrary. /Its structure should be contingent and temporary. /No special training is required of its members, though extensive training in music also does not exclude one from participating.’ ,筆者譯

 

[2] 同上:‘Musical notation is a system of signs as ideologies. Like all systems, the system of musical notation includes and excludes, sets boundaries, makes judgements…’ ,筆者譯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Orchestrations:楊嘉輝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