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一年香港戲劇演出數據淺析

作者:陳國慧

發表日期:2013 / 03 / 01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香港戲劇年鑑2011》

發表平台類別:出版物

主題:場地與空間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戲劇年鑑編輯部累積過去數年的經驗,在蒐集本地劇場資料方面,可說是在有限的資源下,找到了可持續進行而有效的模式,主要是透過研究人員主動透過徵集、網上搜索、場地宣傳品收集等初步取得基本資料,並與香港戲劇協會合作及和劇團直接核實等方式,力求資料詳實。去年更首度開發「dramall」網上宣傳平台試驗版和年鑑網頁,冀能爭取資料的即時性,讓劇場數據和資料的累積、整理、分析和研究,能進一步得到業界的支持。

 

全年製作近五百個

 

受限於部份劇團未有回覆觀眾人數的資料,本文選擇不集中討論觀眾增減現象,但透過分析場地、演出數量和場次資料,提出一些值得留意的劇場現象。二零一一年本地粵語製作共400個(包括重演),當中有19個製作在多於一個場地內演出。如把這些製作以每場地算一製作計,則全年本地粵語製作共426個,累積場次共2,173場。至於本地的英語製作演出則有46個製作共256場,非本地製作則有25個共91場,其中4個是在多於一個場地內演出。總計全年製作共有467個,若以每場地算一製作計則共497個,總場次共2,518,其中86%是本地劇團製作的中文戲劇演出。全年製作超過八成是透過城市電腦售票網及快達票銷售,其他非正規場地演出的門票則以個別方式銷售,如自設訂票網頁、前台售票等,免費演出則不在此列。

 

 

中文戲劇演出

中文戲劇場次

英語戲劇演出

英語戲劇場次

2008

333

1,897

50

196

2009

335

1,757

84

354

2010

363

1,988

43

228

2011

400

2,173

46

256

 

去年肥力在《二零一零年香港戲劇數據分析》一文中列出零八至一零年本地製作數量統計,加上一一年的數據(上圖),見是年中文戲劇演出的製作數量有約一成的增長,英語戲劇演出的製作數量則有輕微上升。不過過往年鑑會把讀劇演出歸納在其他活動內,今年則參考劇團意見,和思考是年讀劇製作都有基本舞台調度和設計,同時亦是售票製作,因此把「香港話劇團」這年的「讀戲劇場」、「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讀劇沙龍」和「新域劇團」的《劇場裏的臥虎與藏龍VI》作品展演/現等,合共19個製作共43場列入在中文戲劇製作中。

 

讀劇活動越見增加

 

若撇開這些讀劇演出,其實是年的中文戲劇演出增幅是4%,場次增幅是7%,增長的幅度並不算是很大但相當穩定。讀劇製作近年越見增加,而且製作越見「複雜」,是一道值得關注的劇場風景。「新域」的《臥虎》每年平均讀接近20個作品,舉辦初期每年會有2至3個作品被不同劇團搬演,其姿態一直是低調地做好一個新作首發平台的角色,而作為藝術發展局(下稱藝發局)資助劇團,亦只能安份地保持這位置,為更有製作資源的團體如香港藝術節和「話劇團」等牽紅線。黃詠詩的《香港式離婚》在2010年於藝術節內取得票房和藝術上的成功,無疑令藝術節更積極地吸納《臥虎》新作,2011年上演的《重回凡間的凡人》有知名演員參演,而《回收旖旎時光》則開拓了「新銳舞台」的空間,為藝術節打造自家品牌製作緩解了尋索本地原創作品的壓力。

 

另一方面,「話劇團」承主場之利,近年在其黑盒劇場以長檔期上演具實驗意味新作,是年於黑盒上演的主辦作品共11齣(包括2個戲劇教育製作),累積共104場次,佔劇團全年演出場數四成,吸納超過11,000位觀眾,佔劇團全年總觀眾量16%。當中除了《哥本哈根》的重演是翻譯作品外,其他都是劇團演員、「新劇登場」(劇團栽培創作人的計劃)或《臥虎》的本地創作。相較於零八年當藝術總監陳敢權仍在摸索劇團方向、黑盒劇場仍受限於作為劇團主要排練場地而未能靈活調配檔期的情況,今天,黑盒為劇團打開新的創作空間和觀眾群,演出數量亦有兩倍增長,儼如為劇團自主的劇場提供運作範式,而「讀戲劇場」的出現正好磨練黑盒的實驗作品,同時為主劇目先試觀眾水溫,是劇團的創作後援。至於自主營運牛棚劇場的「前進進」,「文本的魅力」是探索新文本創作的核心項目,透過讀劇和實踐開拓創作人與觀眾的視野,這年選讀的都是極具實驗性的當代英國文本,走一條劇團與劇場個性契合的分眾路線,吸引著一批知性觀眾。

 

非政府場地靈活增場次

 

總計這年的中文戲劇演出分別在本地51個大小場地上演。筆者以觀眾席座位數量把場地分成四類,得出以下統計結果:

 

(甲)1,000位或以上的大型場地共9個:如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及地區大會堂的演奏廳,當中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稱康文署)管轄的佔67%,是年共上演了34個製作共181場,佔全年中文戲劇演出的8%。

 

(乙)200至999位的中型場地共18個:如香港大會堂劇院、葵青劇院演藝廳、地區文娛中心的劇院及地區大會堂的文娛廳,由康文署管轄的亦佔67%,是年共上演了230個製作共1,182場,佔全年中文戲劇演出的54%。

 

(丙)199位或以下的小型場地共11個:如前進進牛棚劇場、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及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由康文署管轄的佔36%,是年共上演了143個製作共699場,佔全年中文戲劇演出的34%。

 

(丁)其他另類場地共13個:包括所有工廈排練室、展覽廳甚至壁球室,由康文署管轄的佔38%,是年共上演了19個製作共111場,佔全年中文戲劇演出的4%。

 

其中甲類及乙類場地合共27個,佔總場地數量超過一半,三份二由康文署管轄,全年有62%的中文戲劇演出都在這些場地上演。甲類場地中以演藝學院歌劇最受歡迎,上演5個製作共71場,文化中心大劇院雖有8個製作但只有47場,第三位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16場)。演出以獨立營運的劇團之製作量為最多(佔三成),包括「PIP劇場」的《女人之虎》(文化中心大劇院,13場),及「Kearen Pang Production」的《29+1》(七次方)(演藝學院歌劇院,10場);另外如「W創作社」雖有葵青劇院場地伙伴的身份,但亦選擇在歌劇院重演14場《攣到爆》。獨立營運劇團的壓力與票房掛鉤,但政府場地一般很難取得較長檔期,所以劇團轉而在非政府場地演出以增加場次和收入,特別是一些有口碑、受年輕觀眾歡迎而不斷在網上被推介的重演劇目。

 

詹瑞文、彭秀慧和梁祖堯同以獨腳戲演出打響名堂,以演員個人魅力維繫觀眾支持,亦屬跨媒介的多面向創作人,這都有助吸納忠心的觀眾,至少這一年的情況仍然樂觀,詹瑞文甚至在紅磡體育館上演2場《踢館》。不過「PIP劇場」走向亦有新進展,與中國著名導演和製作人孟京輝合作,在二零一一年底開始用中國演員班底於全國演出《桃色辦公室》(《潮性辦公室》),有策略地專攻內地城市白領一族市場,拉闊對觀眾群的想像。不過能夠有這條件的香港創作人不多,林奕華是另一例,其他劇團即使要仿傚亦難以突破資源和人脈的限制。

 

至於藝發局資助劇團在甲類場地的製作量,雖只佔9%,但由「非常林奕華」製作何韻詩主演的《賈寶玉》,其上演場次在卻是佔首(演藝學院歌劇院,20場),是其他藝發局資助劇團很難企及的規模和觀眾量,即使「演戲家族」在同一場地重演溫情音樂劇《一屋寶貝》亦有9場,但只是個別例子。反觀為「九大藝團」和文化中心場地伙伴的「進念.二十面體」,在甲類場地的製作數量這一年有四齣是相當可觀,但總場次13場不算多,如《百年之孤寂10.0-文化大革命》這些實驗作品亦的確難以長檔期上演。

 

劇團爭用中型場地

 

乙類場地在數量上最多,幾乎是三個旗艦劇團和一眾藝發局資助劇團的主要演出場域,加上使用率不平均,地點理想的中型場地仍然是百家之爭,包括業餘劇團,其製作在乙類場地上演的比率一向最高,是年達34%。首選的文化中心劇場全年上演29個製作共163場,但總場次卻不及上演18個製作共176場的藝術中心壽臣劇院,第三是上演18個製作共158場的大會堂劇院,之後場次過百的就只有上環文娛中心劇院(23個製作共127場)和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24個製作共124場)。這亦反映獨立場地的靈活性,與延長製作生命的關係,而論及長壽劇在香港發展的空間時,這將是首要處理的問題。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二零一一年於壽臣劇院首演6場《打轉教室》,可視為翌年進駐藝術中心的熱身作,並嘗試以長壽地標性劇目方式上演,是另一次值得關注的劇場實驗。這種合作在概念上與常被詬病為「優先訂場」的場地伙伴計劃不同,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的理想是「來到場地便察覺到藝團存在」,讓場地特色和藝團風格有機結合。二零零四年「劇場組合」的場地實驗,亦選址藝術中心去拓展年輕觀眾市場;要做這方面的嘗試,場地的獨立性和個性不能忽視,這亦是政府場地難以突破的。

 

香港有野心和空間作這種嘗試的獨立場地不多,藝術中心幾乎是唯一選擇,但中心地段理想、檔期靈活的優勢,亦同時是很多劇團(特別是獨立者)租用的首選。如「話劇團」即便是大會堂場地伙伴卻不可能長駐,這年便在壽臣劇院上演24場《不道德的審判》和19場《脫皮爸爸》;而獨立劇團「風車草」、「三角關係」和「PIP劇場」亦是常客,這年在壽臣劇院分別上演14場《I Love U Because》、11場《二人餐》(四度公演)和20場《潮性辦公室3.0升級版》。觀乎藝團和作品風格各異,在中心和駐團者成功找到長壽式演出的策略前,中心亦不會把場地掉空,這無疑會影響其個性的塑成,觀眾最終如何「見場便見團」是很大挑戰。

 

小型資助劇團的困局

 

同為「九大藝團」和葵青劇院場地伙伴的「中英劇團」,全年的製作都在乙類場地進行,加上「話劇團」是年主劇目只有《遍地芳菲》的重演在甲類場地進行,

令中型場地的競爭更激烈,特別是大部份藝發局資助劇團的處境,看來有被邊緣化的情況。是年藝發局資助劇團製作佔乙類場地的16%,是獨立劇團製作量的一半,主要上演場地是文化中心劇場(6個)、沙田和荃灣大會堂的文娛廳(6和5個),當中只有「明日藝術教育機構」和「香港兒藝聯盟」成員「大細路劇團」是荃灣和沙田大會堂場地伙伴。

 

小型資助劇團因資源所限,製作規模一般不會太大,加上題材未必大眾化和場次偏少,租用非政府場地的可能性低,亦很難承擔場地伙伴的演出量(因此兩個場地伙伴都是兒童劇團是有跡可尋)。這造成其出路徘徊在三至五百座的政府場地,但競爭白熱化令這些劇團的談判力減弱,難覓得理想場地之餘,偏遠場地又令票房受壓,文化中心劇場這條救命繩很難讓劇團有所發展,即使近年有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和青年廣場加入,但非康文署直轄和地緣問題不容易處理。場地困局令一度為創作力焦點所在的小型資助劇團黯然失色,「非常林奕華」能拓出新路是異數,預見這情況在其他中型場地(如「西九」)落成前只會更嚴峻,但這些劇團發展滯緩,數年後當中型場地鬆綁時能否裝備好以面對新的競爭,這將會是另一問題。

 

自主空間創造契機

 

小型資助劇團要擺脫場地制約的其中一法,是創造自主空間。這年中文戲劇製作有38%在丙類及丁類小型場地演出,數量共24個,當中六成由民間獨立營運,如「前進進」多年來如踏鋼索般營運牛棚劇場是重要案例。不同於較有資源又座落在政府場地內的「話劇團」黑盒劇場,牛棚劇場在政策空隙中生存,以山寨方式打開屬於自己的空間同時策劃風格化的創作,維繫穩定的觀眾群,在一眾小型資助劇團中獨樹一幟,為本地劇團的生存形態帶來契機。因此於這年度首次加入藝發局資助劇團行列的「同流」與「好戲量」,亦同設位於工厦內的自主空間,前者甚至在其「DynaMicS Studio」上演17場《魂遊你左右》,是這年另類場地中上演場次最多的製作,累積不少觀眾討論和口碑,如為劇團未來發展注入強心針。

 

另外,這年有些空間的新嘗試亦可記一筆。以歷史人物張學良為題的《學良事變》在孫中山紀念館專題展覽廳演出,是康文署「詠懷古蹟系列」作品之一。演出在幾個古色古香的空間內穿梭上演,結合主題和空間氛圍,顯見編導的心思,是值得繼續探索的創作。而更有想像力的另類空間實驗,則是「盛夏劇團」在九龍公園體育館壁球室上演2場的《再找》。原來康文署壁球室因使用率低,所以開放予公眾作其他用途,筆者在觀演前就看到隔鄰壁球室的會議剛結束,工作人員正搬走桌椅。劇團過往曾租用壁球室作排練用,小品創作《再找》是「排而優則演」的空間實驗,­利用打球的牆壁投射影像是有趣的嘗試,場地燈光受限就自備簡單器材,粗糙、青澀的實驗精神呼應隔鄰傳來一下又一下壁球擊落牆上的聲音——有動力、持續而不得不回應——不正就是激發劇場創意的原始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