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戲、曲(下)

作者:秋盈

發表日期:2015 / 06 / 10

藝術範疇:戲曲

發表平台名稱:立場新聞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商業化與藝術 / 場地與空間

 

(圖: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粵韻.茶賞》網站)

 

目前茶館劇場尚未落成,試演只屬探索、實驗性質,但在這麼安靜、優雅的氣氛中欣賞粵劇和粵曲,畢竟是平生第一遭,體驗無疑是極具新鮮感的。然而身為納稅人兼戲曲愛好者,我實在忍不住叩問:這樣獨特的表演和欣賞環境,到底因何而設?對象是誰?有甚麼目的或使命?

 

儘管場刊早有提示:「民國以前,廣東有茶寮、茶館、茶居和茶樓之分。茶居的布置典雅舒適,茶點精緻,並有名伶獻唱,是文人、商賈、專業人士交友結集、品茶賞曲的好去處。《粵韻.茶賞》取茶居之雅趣,把粵韻笙歌融入現代化的舞臺空間,為日後戲曲中心的『茶館劇場』,構建具時代風尚的粵藝生活文化。」可惜這段話,仍然未能解我疑團。

 

如果設立茶館(為甚麼不是「茶居」?「茶居」跟「茶館」有甚麼分別?)劇場,是為了「構建具時代風尚的粵藝生活文化」,敢問何謂「粵藝生活文化」?俗語說:「食在廣州」,廣東人對飲食、烹飪之講究聞名天下,為甚麼「粵藝生活文化」不是上茶樓吃一盅兩件?或者在榕樹頭下棋、打麻將?如今在二十一世紀的香港,重塑一百多年前某些廣東人到茶居品茗、聽曲的生活情趣,意義何在?至於「時代風尚」,指的又是甚麼?

 

如果這是文化旅遊項目,相信對外國遊客會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果是為了吸引從未接觸過粵劇的觀眾,培養他們成為支持粵劇長遠發展的動力,則不免令人擔心其成效。因為這個刻意營造的表演環境,與尋常的演出地點如劇院、戲棚相差太遠;即使能夠培養到一群觀眾樂意接受這種較精雅的表演模式,也不表示他們同樣接受一般粵劇較通俗的表演模式。也許,屆時在三種表演場地和模式之間,仍有很多教育、推廣的工作要做,方有機會令新觀眾適應、接受,明白粵劇的文化特點,最後才談得上興趣和喜愛。

 

如果這是為了開拓更多粵劇表演模式的選擇,嘗試為這門傳統藝術注入新的活力,我自然是樂觀其成的。然而,我始終有點擔心,這種精致化、高雅化的策略,在經濟效益至上的經營思維下,會否成為票價高昂的藉口,最終偏離了推廣粵劇、弘揚傳統文化的原意?就像近年某些大型製作,最高票價動輒上千元,最低也要三、四百元,把多少觀眾拒諸門外。我們真的願意粵劇成為有錢人的禁臠嗎?

 

我不是杞人憂天的。當晚節目結束後,主辦者請觀眾即席填寫長達十頁的問卷。坐在我後面一位打扮時髦、似乎不是恆常粵劇觀眾的男士,對節目讚不絕口;回答問卷有關票價的問題時,更高聲跟友人說道:「這麼精雅的節目,收二百、三百元也不為過。」我聽了,不禁一凜,暗忖:「他日茶館劇場正式開幕,每場收費二、三百元,老兄你領略過一次之後,還會回頭嗎?」轉念又問自己:「我會像平日看戲一樣,有空就去喝茶、聽曲嗎?」

 

坦白說,粵劇一向是世俗和市井的,如今要立足於教育水平較高、審美眼光多元、講究文本與人心契合的現代社會,走向精致與高雅是其中一個較可行的方向,正如約六十年前「仙鳳鳴劇團」「古典新編」的策略大獲成功一樣,但會否偏離其本色太遠?我們這個千瘡百孔的社會,能否容許戲棚通俗隨意、劇院和茶館精致認真的「雙軌」表演模式,作為一種兩全其美的折衷辦法?理論上,雅俗並存、新舊兼容,才是一個真正多元、開放的社會應有的文化景觀,然而現實是汰弱留強也好,劣幣驅逐良幣也好,我們根本沒有這樣廣闊的胸襟、資源與空間來支持百花齊放。若要做到這樣的理想局面,不只是臺前幕後要細心思考和實踐,觀眾看待粵劇的態度、欣賞表演時的行為,也必須加以調整。只要臺上臺下都認真對待這門傳統藝術,認同其文化價值,彼此衷誠合作、觀演相長,才有成功的指望。

 

註:配圖轉載自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粵韻.茶賞》網站,謹此說明。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粵韻.茶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