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瑰琦
2002 / 07 / 17 | |
《大公報》 | |
香港管弦樂團的「小提琴節」第二炮,請來了小提琴家沙涵助陣,以兩首小提琴協奏曲為上半場節目,其中一首是《梁祝》。
筆者曾於一九九五年沙涵的獨奏會中聽過他加奏了一首中國樂曲,所以這次投了信任一票,連聽了他兩場《梁祝》。
首先演出的是海頓的G大調協奏曲。如果說同樣演繹海頓的協奏曲,這次黃大德與「港樂」的效果比馬友友那次好。
第一晚沙涵的風格似乎不那麼古典,較為偏重於大刀闊斧和力量的表現。第二晚他在掌握色彩與風格方面都進步了,也顯得「貴氣」了。
「港樂」小提琴組在第二晚的配合無懈可擊,明顯地,在團長金珍秀的帶領下,各人極之投入;而大提琴組一般只靠鮑力卓(鮑平里的新中文譯名)及杜馬狄兩人,第三席的霍添經常因為音量的問題而不需拉奏。但他們與小提琴組的「抗衡」是很好的。在黃大德的帶領下,樂團的風格與士氣都掌握得極為出色,很道地的歐洲式樂團風格,非常好。
我抱著極高期望進場,就是為了聽聽沙涵的《梁祝》。第一晚較為失望,因為他的音準頻頻失誤,而曲中最具特色的滑音,也被他刻意地淡化了。
這也難怪,以一個在以色列長大的美國人來說,要接受大量中國式滑音確實不容易。妙卻妙在,怎樣把那些滑音有信心地表現出來而又有委婉的效果呢?第一晚小提琴組在歌唱的旋律中感情很豐富,但對沙涵(小提琴)及鮑力卓(大提琴)對答中起到的提示卻不大。
出乎意料地,到了第二晚,沙涵已差不多領會了那些滑音的奧妙,因此銜接於樂句中便提升了樂曲的歌唱味道,大起大落的感情也更動人了。一晚之間,他竟然開了竅。到了最後《化蝶》的一幕,更差點兒催人落淚。這晚的演繹,確令人衷心佩服。
鮑力卓在第二晚也進步了。最功不可沒的應該是銅管組,他們配合了龐樂思的定音鼓,確令樂曲起了非常戲劇化的發展,而長笛首席謝心樂的演奏雖然帶有些瑕疵,但味道倒是很好的。另外,黃大德的布局優秀,這是先前沒有預料到的。
沙涵的敗筆,卻落在加奏的巴赫樂曲之上。第一晚奏了E大調組曲的《嘉禾舞曲》(第二晚相同)及B小調組曲的《薩拉邦與double》。總的來說沙涵都太心浮氣躁,雖然第二晚好了一些。他雖然成家立室,但還笑得像一個小孩,古怪表情也多多。
一九九七年初,黃大德曾指揮「港樂」演出德伏扎克第七交響曲。在德伏扎克最後三首交響曲中,筆者並不喜歡第七。這是一首較難以找尋重點的樂曲,句子也不好記。當年黃大德背譜演出,筆者有點訝異。當然,今次也不例外。
首晚的演出確是無懈可擊的,這是意料之中。德伏扎克的作品要奏得像樣,首要條件就是和聲的融和,以及棱角與重音的適當運用。在各種樂曲中也似乎行得通。當然,「港樂」與黃大德已經萬無一失地過了關。但最致命的關鍵,就是弦樂組與銅管並駕齊驅的問題,第一晚不用置疑,但在第二晚的表現卻令筆者十分失望。
原因是整個小提琴組由一開始已進入集體「昏睡」狀態,有時顯得不夠聲,到聲量夠之時就不夠齊,這是近來十分少見的。這狀況差不多到了第四樂章才有起色。如果要找人問責的話,團長金珍秀當然首當其衝。看樣子,他是聽到背後傳來不齊整聲音的,第一提琴尤為明顯,但是他這晚奏德伏扎克樂曲時落弓點也不明朗。團長在帶動組員方面很重要,但金珍秀每個樂章後只是目無表情地奏下去。另一方面,黃大德曾多番提示第一、二小提琴組,但無補於事。
第二晚的德伏扎克,除了小提琴組外,各聲部均像首晚一樣,銅管組尤為特出。近期狀態大勇的圓號也表現出色。如果不是聽到首晚小提琴組,特別是第一提琴的澎湃演出,我一定怨他們水平急降。
印象中,黃大德前年沒有指揮過德伏扎克第八交響曲,幾時才可聽聽呢?
討論對象:沙涵、《梁祝》、黃大德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