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過後,還剩什麼?——香港戲劇演出紀錄的前世今生

作者:陳瑋鑫

發表日期:2015 / 02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art plus》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文化政策與行政 / 教育與承傳

 

戲劇跟所有表演藝術一樣,都是「活在當下」的藝術:演出在舞台上呈現的一刻,同時也是行將消逝的一瞬,怎樣也留不住、也沒可能完整地重複再現。這一點對表演藝術來說當然是其無可取代的特色,但演出過後,若整個製作從此煙消雲散,不留半點紀錄,就自然會失去回顧檢討的機會,對往後的藝術發展及交流也難免會有影響。

 

在現今這個資訊泛濫的年代,任何發生過的演出,總會留下一點點資訊,但問題是這些資料大都沒有被好好整理存檔,散落四處的歷史碎片即使存在,有志於研究及分析的朋友也得費一番功夫收集和處理。

 

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去年一月,在同一星期內資深劇場演員及導演何偉龍,與及年青一代的佈景設計師陳友榮分別離世。當時就已有傳媒朋友發現,一時間難以找出他倆的作品紀錄。先不談作品的詳細文字與影像紀錄,可是就連一個比較齊全的作品列表也沒有呢。

 

早年戲劇演出紀錄不多

 

香港本土的戲劇發展其實可向上追溯至二十世紀初,根據現有資料,早於1908年已有中文戲劇在香港演出的記錄。當然由於年代久遠,歷經戰亂,香港淪陷前的詳細演出紀錄早已散失,現今只能靠翻查當年的報章廣告或專欄介紹,以及歷經當年的人士的個人回憶錄作參考。

 

1977年香港話劇團成立以前,本地的戲劇演出多數為業餘性質,大部分人都是在工餘或課餘時間參與製作,精神自然集中於把演出做好,資料保存及記錄難免做得不足,也沒特別上心去處理。今天我們或者仍有機會找到一些演出的日期、地點、劇名與主要創作人員的紀錄,但演出內容及詳情就不一定能查獲了。

 

其實近年有關本地演出的資訊,紀錄肯定比過去齊全得多。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曾在1998至2003年期間出版過「香港劇壇360°」系列,書中除了有年度劇評人座談會記錄及劇評文章,還會收入該財政年度(每年4月1日至下一年的3月31日)的戲劇節目一覽,包括劇目名稱、演出團體、演出日期、地方、場數及觀眾人數。然而在2003年後,此系列就沒有再延續下去,戲劇演出的紀錄也直到2006年才再被收錄於《香港戲劇年鑑》。

 

戲劇年鑑收集演出資訊

 

剛於一月底出版的《香港戲劇年鑑2013》,已是本地第七本戲劇年鑑。跟過往「香港劇壇360°」系列不同,《香港戲劇年鑑》收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所有本地戲劇活動資訊,除了中文戲劇演出,還包括其他外語製作、社區劇場、工作坊及其他活動紀錄。

 

而自2010年起,由《香港戲劇年鑑》編輯團隊搜集的演出資料,還可以在網上的資料庫上作搜尋,現時2010至2012的演出資料皆可透過網站查閱。據悉稍後除了會將最新的2013年資訊加入到目前的公開資料庫,亦將會把收錄在之前出版的《香港戲劇年鑑》的資料逐一數碼化上傳。屆時整個系統將備有2006至2013年共8年的演出資訊,肯定對有興趣進行相關研究的朋友有所幫助,對劇界業者來說,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檢閱機會。

 

然而《香港戲劇年鑑》中的資料,大都只是各式活動的發生紀錄,有時、地、人與名稱,卻未有收入各項活動的詳細內容。因此若要進一步認識香港戲劇的實際面貌,除了這些名稱與數字的硬資料,還必須要參考更多創作及演出的紀錄。

 

大量資料欠整理紀錄

 

每一個演出,由最初的創作階段,直至最後一場演出落幕之後,期間必然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紀錄文件與物品,例如創作上的劇本、導演筆記、演員功課,又或者行政上的往來電郵、財政報告,以至演出層面上的劇照、表演錄影、觀眾問卷及劇評文章,這些物品縱然不可能取代實際演出,但加起來卻能在不同程度上呈現當時演出的面貌。

 

直到目前為止,香港還未有類似戲劇資料館或其他形式的文獻庫或資源中心,要查閱及了解個別藝團或其製作,就只好直接跟有關藝團聯絡,冀望他們可以開方便之門,借出有關資料(如果他們還有保存的話)。其實一般藝團,特別是接受恆常資助的,都一定會把演出前後的設計與紀錄文件一一收集,以應付資助機構的行政要求。可是本地的資助劇團一年內往往要應付最少三個製作,行政人手相當緊張,一個演出過後已經要為下一個製作的宣傳而忙碌,實在難以抽空整理剛結束的演出紀錄。

 

作為本地旗艦劇團龍頭的香港話劇團,是目前唯一設有獨立部門支援戲劇紀錄及研究的本地劇團。過去就曾出版過數本有關個別製作的舞台藝術專著,紀錄台前幕後的創作歷程及當中的美學概念,深化演出。不過現時話劇團的戲劇文學及項目發展部,也不獨是為演出作紀錄與出版,還要兼顧不同的新劇發展計劃,籌辦研討會等活動。例如出版方面,去年就只出版了兩個劇本,反而未有安排編輯專書作資料保存。

 

創作紀錄出版欠支持

 

一個演出的創作紀錄,無論是對於創作者本身或是觀眾來說,都能幫助深化創作及觀賞經驗,所以有些劇團即使資源不多,也會嘗試整理分享。例如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就有製作導賞的習慣,可是資助機構及主辦單位很多時候也不會在製作費以外額外資助印製導賞小冊,因此劇團只好利用本身資源去編輯及加印導賞資料,讓觀眾能夠了解演出背後的創作過程及對演出的主題加深認識。

 

近年穿梭兩岸三地演出的非常林奕華,也十分注重排演過程的紀錄。過去就曾邀請台灣的戲劇研究生在排演期間從旁作文字記錄,導演林奕華也不時會於自己的facebook專頁上分享相片及創作點滴。劇團過往多次向藝術發展局申請把創作紀錄結集成書出版,與更多觀眾分享其創作特色,可是除了2012年終於獲資助,把多年前《包法利夫人》的劇本及創作紀錄連同新拍攝的導演訪談DVD出版外,就一直未能有第二次。

 

跟海外其他地區不同,香港的大專院校內並沒有戲劇研究的專科學系,即使近年演藝學院已開辦藝術碩士課程,但其重點還是以實踐為主,學術研究成分其次,因此往往忽略戲劇資料整存的重要;可是沒有足夠的歷史資料,有志鑽研的學者也無從入手,劇壇的成果也難被肯定。

 

應考慮籌建戲劇資料館

 

近年大家都在談西九發展,政府就一味集中推展藝術行政人才培訓,最新的施政報告也只著眼為藝團提供空間,對藝術研究及資料庫存的支援繼續從缺。雖然眾劇團在行政上有責任去處理自己的文獻記錄,但要把各樣資料有系列地作整理以供研究及庫存,則必須要有專門的機構去輔助甚或主動執行,而不應倚賴劇團。

 

如果香港能建立一個官方或半官方的戲劇資料館,為本地戲劇作系統性的紀錄,協助劇團整理文獻及演出錄影,那各創作單位就可以專心創作,劇評機構亦可集中火力作分析與評論,各施其長。整存戲劇紀錄不單是為了把歷史留下,而是能讓世界各地的劇場業者與學者認識到香港戲劇,增進了解及交流,同時促進本地戲劇的研究發展,吸引更多人進入劇場,支持香港本土戲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