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志剛
2017 / 11 | |
《art plus》 | |
明年初正式舉行的第46屆藝術節,主題是「真.我角度」。官方說法是,歌頌藝術家透過他們的技藝、創意與心思,創作和呈現的多重現實。
回顧過去兩屆,該節的主題分別是「其後」(第44屆)和「此時此地」(第45屆)。選「其後」作主題,是由於多部上演的作品均以個人抉擇及後果為主線;而揀「此時此地」,是「主辦方相信最好的演出都教人積極欣賞當下,活在此時此地;觀眾日復日的期待,盡在此時此地。」
已忘記香港藝術節是從哪一屆開始,訂定主題的。應該是相對近年的事。其實,藝術節需要一個主題嗎?
一個特定主題之藝術節,我們並不陌生。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每逢10至11月都舉辦專題藝術節。好像上演中國傳奇、民間傳說、歷史及傳奇人物為主幹的演藝節目之『中國傳奇藝術節』;自零二年開始隔年舉行的『新視野藝術節』,介紹當代具前瞻性或新銳風格的國際演藝佳作;同樣是隔年舉辦的「世界文化藝術節」,每一屆都旗幟鮮明,直指地域,例如首屆叫「情迷拉丁藝術節」,此後是地中海、絲綢之路、亞洲、東歐與非洲。
香港藝術節是一個「老牌」藝術節,在國際間有知名度,每屆的節目都多元化;一定不會很具體的偏側去單一方向。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在一次座談會「關於策展這件事」上講到美術的展覽可在同一個時空,集結一個藝術家的所有作品,供大家欣賞;表演藝術沒辦法做到,譬如,無法在同一時空演出林懷民的所有作品,因為觀眾無法消化。不像參觀美術館,一個下午就可以接觸一位大師的生平。
耿一偉接著說,若用主題策展,也得視時空條件、狀況而定。若是大型藝術節,雖然他設定題目或方向,但不見得他的題目剛好有節目適合,或他想邀請的節目符合主題,其中包括檔期、成本等因素;「對一個藝術節來說,找節目還是最主要的工作,它更多時候牽涉到人脈問題。」
相信他遇到的問題,香港藝術節及同類的綜合節目藝術節之主辦方,同樣會遭遇到。即是總有碰到沒足夠節目符合原定主題的時候。假如開了每屆都需要一個主題的先例,那麼,可能便要馬後炮創作一個了。
作為文字人,我也覺得這是巨大挑戰。不同藝術領域的概念互相引介,要歸納一個「字數不多」的主題,難哉。來屆藝術節主題是《真.我角度》,因為「今年的節目當中不少都帶有對真實的個人省思:無論是對應某種人生經驗、藝術動機抑或敘事手法。」我倒覺得,大部份優秀的演藝節目都具有這個特性。至於「… 我們所體驗的不單由藝術家創造與傳遞,觀眾也會主動一起創造真實,透過投放感情和知性,使溝通來得真實、有意義。因着優秀演出的奇妙本質,這種極為個人和獨特的體驗,同時能與在場的每一個人分享,產生另一層次的真實。」不也是在任何好的演出中皆然嗎?
但其實,這是沒問題的:一般觀眾去藝術節看演出,通常是為了節目或表演的藝術家,不會是因為主題。或壓根兒沒留意過主題呢!
且讓我們檢閱第46屆藝術節的節目,不去理會「主題」吧。
比利時象徵主義作家梅特林克的劇作《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eas and Melisande,給德布西(Debussy)搬至歌劇去。原著裏,王子戈洛在森林中遇上美麗神秘的女孩梅麗桑德;是次演出由威爾斯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大衛‧普尼(David Pountney, CBE)導演,將森林幻化成一座詭異的巨型金屬鋼架;三角戀就在這兒發生,悲劇無人能倖免。普尼:「童話和神話故事以幻想的框架,保存了人類最深層的現實和真理。要理解甚麼是真正的現實,沒甚麼比由『Once upon a time…』開始更好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合唱團用香港的Die Konzertisten。這應該是香港開埠以來首次《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的職業演出。正值德布西逝世一百週年,我列為「必看節目」。
大文豪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Anna Karenina),故事又是一個「嬲」字。瑞士蘇黎世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施普克(C. Spuck),將這悲劇入舞。2014年首演至今,已先後被挪威、德國和俄羅斯著名舞團搬演,可想而知有瞄頭。輔以銀幕投影,例如安娜在火車駛近時跳下月台輕生一幕,火車的影像對劇力大有裨益。採用了拉赫曼尼諾夫、魯杜斯華夫斯基的作品做芭蕾音樂,是另一亮點。
自問愛聽音樂多於看舞蹈,但,遇上運用古典音樂做配樂的,很難抗拒。《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是劃時代的歌劇,日本當代舞大師勅使川原三郎,與他的最佳拍檔佐東利穂子,以雙人舞方式詮釋這個「又是一個嬲字」的故事。(Marke沒機會出場哩)演出僅一小時的長度,我有興趣看看勅使川原三郎選取哪些部份去編舞。華格納這齣歌劇,經常「嘆慢板」;看trailer,舞蹈動作卻比較快,揮灑流麗。這引起我強烈的興趣。
今時今日演奏巴羅克音樂,要free、要有趣好玩。2005年成立於比利時的巴.羅克(B’Rock)樂團,找來俄國指揮兼小提琴獨奏辛柯夫斯基(D. Sinkovsky)合作。辛:「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語言跟我的個性非常接近 - 它讓你即興創作,在某程度上成為作曲家 - 我只需做回自己。」
樂團這套節目叫《聲音之旅》,會演出Vivaldi, Telemann, Biber與 Fux的作品。辛柯夫斯基曾來港演出,朝氣勃勃,甚至有點「火氣」。我期待再看他拉與指。[我更渴望辛氏也開腔唱:他是假聲男高音,其韋華第專輯 – 身兼「拉唱指」三職 - 獲金音叉獎。想聽他唱,大概要再等]
喜歡純潔甘甜合唱之聲嗎?要是喜愛,就一定不要錯過扣人心弦的愛沙尼亞之聲(Vox Clamantis)。這團體由愛沙尼亞的合唱指揮杜爾夫(J. Tulve)在96年創立,受杜爾夫影響,合唱團是推廣格雷果聖詠(Gregorian Chant)的先鋒。因此在《神聖的饗宴》這套節目裏,有杜魯夫(Durufle)的《以葛利果聖詠為主題的四首經文歌》(演出時會加插葛利果聖詠對經)。而那場音樂會之所以採用上述標題,皆因他們會唱梅湘(Messiaen)的《啊!神聖的饗宴》。一天之後,合唱團將夥同鋼琴家潘尼迪爾(J. Pennetier)演出一套以李斯特為主軸的節目;重頭戲是《十架之路》(Via crucis)。
如果你覺得上述節目較嚴肅,我介紹你去看以下一個:愛沙尼亞之聲展覽音樂會(Concert at an Exhibition)。運用港大美術博物館的空間,同時展現兩位藝術巨匠的創作——德國畫家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作品及愛沙尼亞作曲家帕特(Arvo Pärt)的音樂。李希特的畫作將以投射方式出現(運真品來港,費用太高昂?),配以愛沙尼亞之聲唱帕特的音樂。這應是一趟難忘的感官經驗。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