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內解構童話傳說《(魚)夫王'N不(手)女》

作者:陳瑋鑫

發表日期:2004 / 04 / 08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大公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自選藝評

 

過去香港藝術節多數以大型舞台製作掛帥,較少主力推介小劇場的作品。其實小劇場的製作很多時比專為大型劇院創作的大堆頭製作更具創意,更加別具一格,實在是不容忽視的。

 

去年香港藝術節帶來了加拿大 STO Union& Candid Stammer製作的《前世今生》,把香港藝術中心的麥高利小劇場化身成為穿越時空的家庭會議場地,觀眾與表演者同圍坐於一大圓桌,細聽一個家族的百年滄桑史。而今年藝術節則委約了本地創作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於前進進牛棚劇場內上演一齣意象豐富的多媒體小劇場製作《(魚)夫王'N不(手)女》。

 

靈感來自心理學書籍

 

《(魚)》劇的創作靈感乃源自心理學家羅拔.約翰遜(Robert Johnson)撰寫的《漁夫王與無手女:理解雄性及雌性心理學中受創的感覺功能》(Thefisherking and thehandlessmaiden: understanding the wounded feelingfunctionin masculine andfeminine psy- chology)。書中分別引用了中世紀傳說「漁夫王」及童話故事「無手女」去解釋及論述有關男女兩性不自覺的感覺功能喪失現象,以及使其治愈的方法。

 

而是次《(魚)》劇是由「(魚)夫王」及「不(手)女」兩個獨腳戲組成,由「前進進」藝術總監陳炳釗及節目總監鄭綺釵共同創作,並由陳炳釗撰寫劇本,與李鎮洲合導。他們根據《漁》書的概念,將「漁夫王」及「無手女」這兩個故事為藍本加以發展詮釋。並以獨腳戲的形式,輔以多媒體舞台技術,於小劇場內呈現創作者對創傷、感覺喪失,以及死亡等題目的看法,再度挖掘原本的童話傳說另一重意義。

 

多媒體元素豐富意象

 

其實早於二零零二年底,陳炳釗及鄭綺釵已就該劇進行過試演。比起試演階段,此次藝術節的公演版本應用了更多不同的媒體,營造出更多不同的意象。楊秀卓的佈景裝置、彼得小話的音樂、劉銘鏗的燈光設計,及陳錦樂的錄像設計,都為《(魚)》劇貫注了不少生命,豐富表演中的意念符碼。而各媒體之間的相互配合,也令整體演出生色不少。

 

特別是前進進牛棚劇場的獨特環境,經過楊秀卓的設計佈置,再加上彼得小話充滿歐陸味道的歌曲,令觀眾一入場已猶如進入另一國度:闖入「不(手)女」邂逅國王的果園,進入樹林一窺「(魚)夫王」受傷及尋找療方的經歷。

 

反思身體與現代文明

 

上半場的演出是由鄭綺釵主演的「不(手)女」。此故事源自格林兄弟撰寫的童話故事,描述一磨坊主人,為了令其莊園生意更上層樓,與魔鬼作出交易,以其女兒的雙手換取長期的利潤。少女失去雙手,毅然走進森林深處,後來卻意外地在果園中邂逅一國之君,成了皇后。國王還替其打造了銀製的手,亦有不少侍從為她打點一切,可是她卻仍然不開心……

 

羅拔.約翰遜指此故事正好反映出女性常常被認為,甚至自我認定是弱者,(因失去雙手)而很多東西不能做到,因而承受的心理壓力。而在此演出中,則強調了對自我身體部分的關注,不要到沒有了雙手之後才知道雙手的重要:即使有多美、多昂貴的銀手,也永遠不及有血有肉的雙手。此也與原著及《漁》一書中,有關機械/工業文明對人類生活模式的改變,以及對情感表達的傷害性,相互呼應。試想想,有不少這一代的年輕人,只懂坐在電腦面前,打字發電郵,然而尚有多少人會執起筆,認真的透過實實在在寫在信紙上的筆跡與朋友交流溝通呢?似乎我們都成了故事中的無手女,成了魔鬼交易的犧牲品。

 

加入個人經歷及感受

 

下半場則由陳炳釗上場演繹「(魚)夫王」的故事。有關「漁夫王」一人物的傳說有很多版本,不過基本內容都是描述一年輕的王子在出海釣魚的旅途上,遇上意外,令下體受創,以致無心打理政事,唯有每天垂釣才可暫緩傷痛……

 

陳炳釗在此段演出中加入了不少他自身的經歷,將他年前隻身留學美國,身處異鄉的感受,甚至他兩膝的傷患,都放進了演出當中。比起只是演繹原來的故事片段,多了一點對自身的觀照,亦因而拉近了現代觀眾與中世紀歐洲傳說之間的距離。

 

雖然「(魚)夫王」一段加入了不少和原著無關的情節,但與原來故事對男性面對一下子失去優勢的失落無助仍然是一脈相承。而且因為放開了原著故事情節的羈絆,在創作上更呈自由。此段運用了不同的影像投映效果,配合多變的空間運用,更生動有趣地帶出背後訊息。

 

小劇場形式增互動性

 

小劇場的作品與大劇院的演出最不同的是大大縮短了觀眾和表演者的距離,可以近距離感受表演者的能量,表演者亦可走近觀眾跟他們有直接的溝通接觸。《(魚)》劇便善用了小劇場這種演出特色,給觀眾不一樣的觀劇感受。

 

於「不(手)女」一段,鄭綺釵運用了偶戲的模式,以人偶配合訴說有關無手女孩失去雙手的經過,和雙手重生的故事。以此手法去開展一個故事,感覺親切,亦配合其作為童話故事類型的原文本。然而如此的小型偶戲表演,實難於大型劇院表演。而到下半場一開始,飾「(魚)夫王」的陳炳釗把於劇場外剛燒好的魚帶入劇場,讓觀眾品嚐,直接和觀眾交流。魚的香味,食物的分享,這些都很少可以在傳統大劇院中感受到,因為那高高在上的舞台與觀眾席的對立是很分明的,不像小劇場般可以如此貼近。

 

開拓不同的演出空間

 

「香港藝術節」安排《(魚)》劇在牛棚藝術村內的前進進牛棚劇場演出,實在有多個意義。首先當然是肯定了「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努力,讓他們於自己籌劃的劇場中演出,並有信心帶來不少觀眾專程前往欣賞;此外,亦因此令更多人認識牛棚藝術村這個極富特色的藝術園地,讓更多市民知道在本港也有不少藝術家默默耕耘着。還有更重要的是,讓觀眾知道小劇場的演出亦甚具可觀性,而且往往更具創意,更有驚喜。

 

現在政府打算在西九龍發展文化藝術區,但小型劇場的興建並未有出現在其發展藍圖之內,實為可惜。其實現在香港需要的是更多小型的演出場地讓更多具創意的表演者作出不同的演出實驗,我相信這樣對發展具本地特色的演出尤為重要。事實上現在不少的團體都正開拓新的小型演出空間,他們會在工廠大廈內的排練室演出,亦有的嘗試在咖啡店、書店,甚至在茶餐廳演出。而近來亦有不少團體選擇租用各區的大會堂展覽廳演出,而非劇場。隨着觀眾尋求新穎演出形式的渴求越大,相信本地的小劇場演出將會得到更多的支持。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魚)夫王'N不(手)女》
演出單位: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場地:前進進牛棚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