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塵紓
由六月至七月舉行的戲曲節,已經順利完成。回顧今屆的演出,由選演的劇種、參演的劇團、所演的劇目,以至宣傳力度及相關活動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斷非一篇半篇文章可予盡述。為此筆者擬於本欄開設一個「戲曲節評論系列」,以參演的每個劇種作為單元,逐一緌述詳評。因此,本文僅就整個戲曲節提出一些綜論。
「中國戲曲」一詞不正確
未評論,先正名。康文署連續在去年及今年都稱這個演出系列為「中國戲曲節」,而前市政局在九七年所舉辦獨一無二的一屆,亦稱作「中國戲曲節」。豈不知這個名稱藝術上殊不正確,亦十分突兀。須知環顧全球,戲曲乃中國獨有,別國所無。因此,戲曲就是戲曲。「戲曲」一詞之前,斷然不需冠以「中國」。這是基本須知。
其實,康文署屬下文化節目辦事處的網頁,亦慣以「中國戲曲」作為欄名。積非多時而無人指正,實在莫名其妙。如果硬要在「戲曲」之前冠以專有名詞,倒寧願取用「香港戲曲節」,以示有別於「全國戲曲節」、「廣東省戲曲節」、「上海戲曲節」等等。
配套活動式式俱備
若以演出場數以至配套活動種類及數目而言,今屆戲曲節誠屬不差。扣除不屬於戲曲範疇的評彈節目,純屬戲曲的演出,就有二十二場,數目算不上少。至於各類配套活動,計有座談會、導賞講座、崑曲欣賞講座系列、工作坊及公開排練、研討會、電影欣賞、祁劇示範、學校文化日演出、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免費表演、幕後導覽、後台之旅及各式展覽,確實種類繁多,式式俱備,既有開拓觀眾層的效用,亦廣惠戲曲支持者。
單以筆者應邀主講的兩個分別以「尋探湘南訪祁劇」及「暢遊閩南賞高甲」為題的導賞講座為例,參加人數遠超筆者的保守估計。當中以祁劇講座尤然,參加人數居然有三十名左右。筆者在講座上問:一個這麼僻冷的劇種,你們為什麼有興趣來聽?他們都不約而同回答:就是因為不懂,才來聽。他們這種積極追尋的態度,實在暖人心窩。
宣傳有力無遠弗屆
至於今屆的宣傳力度,筆者深感滿意。在「資源不應濫用」的大前提下,康文署確實透過各種有效渠道,為戲曲節廣為宣傳,以致連很多平素不看戲曲的市民,都知道有這麼一個戲曲節。一言蔽之,今屆戲曲節的宣傳,雖無鋪天蓋地之勢(其實亦毋須如此),但足以收到無遠弗屆的效用。
另一方面,戲曲節的節目冊以及因應各項演出而製備的場刊,設計盡顯心思、內容詳實有趣。先以節目冊為例,節目資料固然盡載無遺,頁面的設計亦別出機杼,透過該署轄下的香港藝術館協助,以現代國畫大師吳冠中的名畫,例如《憶江南》、《遠方》、《眠》、《雙燕》、《天涯》、《鄉情與鄉愁》等,作為節目冊的襯景。
借用名畫添采增趣
或許有人認為,繪畫藝術與表演藝術並不沾邊,以名畫作為戲曲節目冊的襯景,只會造成突兀之感。然而,筆者並非如此理解。首先,既然藝術同源,而且各門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互相借鑑取材,此乃司空見慣。舉例而言,戲曲裡的一些造型神態,其實是採自圖畫、雕塑等美術,而同樣,畫家與雕塑家亦不時從戲曲尋找靈感及素材。再者,舞台上的布景、演員的服飾穿戴以至臉譜,就是離不開繪畫等美術。何況,在節目冊裡可以欣賞到不久前離開了我們的吳冠中的一些珍品,使去年錯失了香港藝術館「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的觀眾有所補缺,平白得到增值享受。
場刊設計值得讚賞
此外,康文署邀得毛俊輝與羅家英在節目冊內就自己的製作,分別撰寫短文「《李後主》的新繹本」與「京粵版《霸王別姬》」,以增藝趣,並邀得崑曲專家古兆申以「崑曲的繞樑之美」為題,撰文暢論,廣啟讀者。可惜,其他的演出,包括湖南祁劇、福建高甲、廣東潮劇,以及裴艷玲與鄧宛霞的「傲雪寒梅」,都沒有專人撰文緒論,頗感美中不足。
場刊的封面設計,同樣是以吳冠中的名畫作為襯景。縱觀各本場刊的封面,效果十分醒目。一如去年的正字戲與蒲仙戲,康文署在今年所演的僻冷劇種的場刊內,設有專文介紹該劇種的藝術特色,幫助觀眾建立一個概括的了解。此舉誠然值得讚賞。
京崑太多節目失衡
最後要評論的,是戲曲節所選演的劇種與劇目問題。單以劇種多寡而言,今屆只有六個,比上屆的八個少了兩個。一連兩屆,粵、潮兩劇是理所應當之選,而京崑亦是必然之選。上屆除了呈獻兩個較為僻冷戲種—廣東正字戲與福建莆仙戲—之外,亦有川、越兩劇。今屆除了京崑潮粵,就只有兩個較為冷門劇種,即湖南祁劇與福建高甲。
劇種少了,本來也不算是大問題,可是今屆卻明顯出現京崑太多的失衡問題。京崑節目合共四個,即上海京劇院、四大崑曲團體(三大崑班加崑曲博物館)、北方崑曲劇院與京崑劇場聯同河北省京劇院各自負責一套節目;所演場次合共十一場,佔戲曲節的總場數堪堪一半,而上屆京崑只佔二十七場之九場,即三分一。須知京崑場次太多,就失卻戲曲節諸劇紛呈、各地競秀的本意了。
何況,在這十一場所演的幾十多劇目當中,幾乎盡是過去年間常在香港演完又演的劇目;只有崑曲《哭魁》、新版《西廂記》、《金不換》及新編京劇《響九霄》則是當中的例外。由此可見,整個戲曲節是以京崑的常見劇目作為主打。此舉實有可議之處。盼望來屆引以為鑑。
一如前述,有關個別劇種及劇團的表現,筆者隨後另文一一評論。
[戲曲節評論系列之一]
討論作品:「中國戲曲節」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