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戰》:對當下時局的敏銳洞察

作者:陳志華

發表日期:2014 / 03 / 10

藝術範疇:電影

發表平台名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自選藝評

 

《毒戰》是近年其中一部重要的香港電影,杜琪峯及銀河映像團隊北上拍片,面對內地令不少香港電影創作人頭痛不已的電影審查制度,卻打出了非常漂亮的「擦邊球」,既通過了內地審查,迎合了北上的創作限制(表面反毒,歌頌公安英勇盡責捨命殉職,販毒份子幾乎都是境外的香港人,不法份子均罪有應得等),同時暗渡陳倉,透過 Timmy 仔(古天樂的角色)被逼入死角的處境,以及他背後那七個香港人北上全死的結局,「曲線」反映港人面對當下中港矛盾的深層焦慮。

 

杜琪峯能以頑強創作力及過人膽識,挑戰內地審查及創作限制(出現公安吸毒,大量公安被槍殺等情節),固然是得到北京海潤影業有限公司的協助,跟內地電影局及公安部聯絡溝通,打好關係,才令電影得以順利面世。但如果沒有導演對自己風格及內在訊息的堅持,恐怕早已因為「自我審查」而提早「下跪」,向現實低頭了。姜文的《讓子彈飛》(2010)曾有豪言壯語:「站著,還把錢掙了。」《毒戰》就是杜琪峯在嘗試「站著」,不輕易妥協,把銀河映像最擅長處理的警匪類型,借公安緝毒的故事框架,拍出一部不失個人風格的作品。

 

而影片亦如戲中的 Timmy 仔,表面保持合作態度,同時一直想方法突破重圍。劇本上利用對白如「應該響按的時候就響按,不應該響按的時候就不要響按」固然意在言外,可以解讀為對審查制度的回應,畫面上把歹徒燒銀紙和公安借錢並置,在最後中港大火拼亂烘烘的槍戰裡,仍有條不紊借葉璇穿鞋表現箇中情義,更是神來之筆。拍攝張雷(孫紅雷飾)分別偽裝毒販昌哥和哈哈哥的兩場戲,節奏掌控恰到好處,不但把張雷和 Timmy 仔同為臥底的命運連結在一起,亦把內地張雷對港人 Timmy 仔始終不信任的態度,具體表現出來。

 

最後的中港火拼,不少銀河映像影迷都看出是《非常突然》(1998)的變奏,卻由於兩方身份易位,當年同歸於盡的宿命設計到了今天就有新的意思。《非常突然》是香港警察遇上內地劫匪,是面對主權易手的焦慮;《毒戰》則是香港毒販遇上內地公安,是拼命求生卻難逃一死的境況,幾乎可以逃走了,腳上卻被銬住。同時也是《黑社會》(2005)、《黑社會以和為貴》(2006)的延續,只是 Jimmy 仔變成 Timmy 仔,幫會「和聯勝」變了「和連勝」,張兆輝飾演的「師爺蘇」變成「口水蘇」,林家棟飾演的「東莞仔」變了「李阿東」。如果把《毒戰》接上《黑社會以和為貴》,港人北上求財的悲觀結局就是一脈相承了。杜琪峯北上拍片,依然帶著他對中港衝突與社會轉變的敏銳洞察,拍出兩方互不信任的時代寫照,最終只剩下歇斯底里的刑床吶喊,再容不下江湖的豪情忠義了。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毒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