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族身份藩籬之外:陳德良與越南現代藝術的有機對話

作者:Jeffery Lin

發表日期:2017 / 06 / 05

藝術範疇:視覺藝術

發表平台名稱:藝術界 LEAP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社會事件與創作

 

在越南邊和出生但在美國成長並受訓的藝術家陳德良是一個回來的人,在2003年決定返回越南,在胡志明巿開展他的藝術生涯。另一方面,戰前、戰後越南的現代藝術家許多都是走出去的人,多到法國留學。這兩段看似互不相干的行旅,在德薩畫廊在開創性展覽相遇,而陳德良也重新認識越南的藝術歷史,在對傳統材質、美學的尋索中以歷史的路走回越南。

 

雖然陳德良在美國有多年的離散(diaspora)的經驗,身份、尋根等議題皆沒有在這次展覽中成為主軸心,反而以一種更普世和抽離的宏觀角度輔以聲音、陶泥、絹本水彩等多種煤界與越南現代藝術作品進行對話,叩問殖民歷史和美學觀賞。在身份重構外開創新局面。

 

一走進展覽,無可避免地被奇怪的音樂打擾,實驗音樂家Nhung Nguyen 為作品「 The Thin Black Line」創作的音樂成了整個背景大敘述,其他所有作品也不得不在這一個「陰影」下觀賞。作品由四條本柱組成,其中三條柱佇立在畫廊空間之中,以幾條交錯的電線接連,一方面恰似把越南街頭的風景搬演到畫廊之中。但另一方面,平滑的木柱和奇異的電音時刻提醒我們跟越南的距離。陳德良透過取用這個具有政治性的揚聲器意符,面直法國殖民、越戰、越共等政治迫害和痛苦的歷史。在這個政治宣傳工具上有一個現代擴音器和老式留聲機喇叭,象徵着政治元素在越南現代藝術的時間跨度。但陳德良並沒有屈服於官方的大論述,反而用 Nhung Nguyen的實驗性音樂取代宣傳內容,充滿挑戰權威的意味,倒在地上的木柱也暗示着失序,為整個展覽定下質疑權威、傳統的基調。在陳德良的再詮釋下,帶領我們走回去一個新的越南。

 

陳德良並沒有單向的抗拒或批判法國殖民越南的歷史,反而承認及面直殖民帶來的資源和影響。例如作品 The Gate of Hell (CổngĐịaNgục)就以紀念物(monument)的方式處理法國殖民在越南現代藝術中的影響和扮演的角色。鐵門採用法國裝飾藝術風格,並鑄有「École Supérieure des Beaux Arts」和「Indo Chine」的文字,表彰了這兩所殖民者學校對孕育越南早期現代藝術家的貢獻。雖然藝術家以這一道紀念性質的門承認殖民為越南藝術帶來的現代性,但也小心的避免成為支持殖民工具,故把裝飾性壓低,把鐵門保持原有的鐵色,並加上越南語「CổngĐịaNgục」即「地獄之門」一語,通過越南語和法語的對比,表現當時人們接受殖民教育,一方面又不滿殖民政府壓迫的複雜性,以地獄一詞警剔着,殖民主義的黑暗面。這件作品以時代背景為切入點,回應了當時畫家的生存狀態。

 

在同場展出的多位越南藝術大師之中,阮潘正的作品扣住了陳德良的目光,並為此學習絹本繪畫的傳統媒界,以整個創作過程與阮潘正進行平行對話。與當時的其他畫家不同,阮潘正採用記實方法作畫,捕捉越南婦女日常生活面貌,相對其他畫家筆下被理想化固定在優雅、陰柔形象的女性肖像更有生氣,這種對比也引起了陳德良的關注。

 

在寫實之中,陳德良在婦女的衣飾的黑色色塊找到抽象的發揮點。透過相同的觀察的注重,捕捉模特兒身上衣飾的細節,用身體的一部份建成畫面。在薄薄的一層絹上反覆繪上一層層的水彩,在相同的黑色主調上製造無窮變化,絹本的材質削弱了顏色的實質感(physicality)。懸掛在眾多百年前的女性肖像中的作品,像是靜靜潛入過去的幽靈,給人一種曖昧的感覺。同時香煙、髮夾、服飾等圖象也讓我們穿梭在時空之間,體驗美在不同時代語境下的可能性和多元詮釋。除此之以,陳德良對現代越南畫家筆下的女性形象在有意無意之間作出了一些質疑。當許多畫作中的女性皆向觀眾刻意優雅、柔弱的姿態,成為男性凝視(male gaze)下被消費的病態東方女性形象。而陳德良的畫作跟印象派畫家卡薩特(Mary Cassatt)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們永遠不以正面示人,對男性凝視作出直接的反擊。只呈現身體某部份的做法也彷彿把性別的元素模糊,通過特意略去的女性的身體特徵,把畫作主題開放,打破了當時以女性為題材的習慣,以當代的目光向過去拋了一個媚眼。

 

最後,在展場中有三個玻璃箱子引人注目,三個身體局部陶泥雕像在定時灑水下不斷消融。雕塑作為西方的經典藝術形式,像是一個文化意符代表法國對越南現代藝術的影響和傳統美學。但不斷消融和一瞬即逝的作品也對美的恆久性提出質問,任憑觀眾在破滅中創造新的意義,讓觀眾一同在另一個層面上參與這次的有機對話。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離境:陳德良與越南現代藝術的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