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藝術展覽隨筆:紐約新美術館三年展

作者:梁展峯

發表日期:2012 / 05

藝術範疇:視覺藝術

發表平台名稱:《藝訊》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話語、形式的轉變 / 流派/學派/風格/類型評論 / 獎項/藝術節/機制/活動評論 / 自選藝評

 

據亞洲藝術文獻庫的雙年展資料庫指出,全球的國際雙年展三年展(下稱:年展)已累積超過60個(註1),可見一個國際年如果要在這些國際年展中突圍,已經不容易。策展人要在選址、人選、議題都要別出心材,以顯出策展專業與創意,達至藉展覽展現文化和社會現況,同時又不失作為一個城市的文化交流和旅遊項目。在文化批判和文化消費的兩極下,雙年展的發展有其難度亦因而發展出各種展覽模式。好些年展都是由地方美術館承辦,奇觀式的大展風格難免受制年度預算,加上美術館文化和創作潮流都強調觀眾參與,現在更多年展都具場域特定性(site-specific)和社區參與性(community-engaged)的藝術作品或配套活動(註2)。這些特色在近年的亞洲區雙年展同樣可見(如:「台北雙年展」、「新加坡雙年展」和「福岡三年展」)。2012年全球將有30個年展,也許這種年展特質將在今年繼續。其中美國New Museum的第二屆三年展「The Ungovernables」,就是今年全球第二個開幕的國際年展(2月14日開幕),正正體現當前年展的操作模式:前奏與延伸活動兼備、委約場域特定的項目以增加展出場地。

 

香港大眾也許對1977年成立的New Museum感陌生,不過從媒體中或早已認識為她蓋建新館的日本建築單位SANAA Ltd(註3)。New Museum 向以展示前衛新興藝術趨勢著稱,所以展覽評價好壞不一。這名為「The Generational」的三年展項目,強調透過當前的青年藝術家反映一個時代的全球社會狀況。首屆三年展「Younger Than Jesus」由副館長Massimiliano Gioni(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策劃,介紹了全球33歲以下的藝術家,當中包括了很多來自非藝術重鎮的藝術家新面孔,以及多位香港藝術家。今年第二屆名為「Ungovernable」則由美國出生的韓裔總監兼教育策展人Eungie Joo領導策劃小組,由2009年開始遊歷全球各城市,選出50位從1975年至1985年間出生的一代藝術家。策展人考察全球藝術家期間,適逢「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和「亞拉伯之春」(Arab Spring),可以想像入選作品內容更多觸及當前世界各地的社會和政治議題。四層展廳平均每層約4000平方尺,要放50位藝術家的作品,場地依然有限。個別作品就要放得有心思。四樓一出升降機,眼前地上就是一磚磚現鈔,疊成一米乘一米的範圍。曼谷藝術家Pratchaya Phinthong把5千歐羅的藝術家酬金,在黑市市場兌換成津巴布韋紙鈔,突顯資本主義全球化下國族的貧富懸殊。最為觸目是31歲來自阿根廷的Adrián Villar Rojas,用粘土及發泡膠造的雕塑《A Person Loved Me》。巨型雕塑樓高一層,造型集合了科幻電影《星球大戰》和日本動畫《天空之城》兩片中飛行船的設計風格,猶如高科技太空船與馬雅族古文明神像的結合。淺灰色的幾何和圓球外型上有大小不一的裂紋甚至龜裂狀況,呈現一種強調的文化衰落的想像和隱喻。

 

展場多元而分散已經是策展潮流,它可以造就更多場域特定的創作,藉以拓闊策展內容、開拓展覽場地和拓展觀眾群。Rojas除了在館內創作,同時作為New Museum 駐留藝術家,在紐約World Financial Center Plaza創作巨型雕塑,為展覽廷伸後續。同樣是駐留藝術家中東藝術組合Public Movement,早在2011年初在紐約市內不同的公共廣場進行「編演示威行動」(choreographed protest )(註4),行動作品《Positions》結合了關係美學和行為藝術中近年討論的「re-enactment」,當代藝術大展總有講座及工作坊作為前奏與後續活動,變性(transgender)藝術家Wu Tsang 的演出和孟買組合CAMP的錄像放映及討論會,加強藝術家與公眾的直接溝通和互動,亦深化和刺激了觀眾對展覽主題和作品的思考。年展的畫冊早亦超越純粹的展覽紀錄,而作為文字平台,因此「The Ungovernables」的展覽畫冊亦有學者和藝術家發表多篇文章。同時New Museum 與ArtAsiaPacific 合編《Art Spaces Directory》,以刊物展現這個三年展的考察和研究成份。

 

這個展覧經常被媒體和評論被引述的,是策展人自言這個年展不足以全面展示全球文化和藝術現況。不過面對「多元化」的全球文化特質,策展人肯定地指出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出生的一代藝術家都是成長於提倡革命與獨立的六、七十年代,卻親身經歷另一種社會運動。他們多數游走於兩個城市地生活,或不是生活出生地。參展藝術家超過半數來自中亞地區或是出生於亞洲旅居美國的青年藝術家。也許有人記得昔日在法國的著名大展「大地魔術師」(1989),百位藝術家有一半是非洲及亞裔藝術家,力求跳出歐洲白人中心論述的意圖。這次三年展同樣突出了藝術重鎮的轉移,不過筆者更注意New Museum 沒有館藏,也許以三年展代替館藏可以是對應智識型經濟的體現。假如此三年展系列能持續四、五屆地專注1975至1985年出生的一代藝術家,這個三年展將能變成一個年代的人的藝術文獻庫,一個非物質的歷史館藏,名副其實的「The Generational」。

 

 

註1:亞洲藝術文獻庫、藝術地圖有限公司:「連線作業︰檢閱國際藝術雙年展」網上數據庫,2009 www.aaa.org.hk/onlineprojects/bitri/en/didyouknow.aspx
註2:Doherty, Claire. “Curating Wrong Places... or Where Have All the Penguins Gone ?”, 2007. www.situations.org.uk/media/files/Curating_Wrong_Places.pdf
註3:「曼克頓藝術館白色6盒」,東方日報,2008年1月5日,頁P6。
註4:詳見Public Movement網誌:http://publicmovementenglis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