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迎接新浪——看「獨立鮮浪I」的四部短片

作者:譚以諾

發表日期:2015 / 05 / 22

藝術範疇:電影

發表平台名稱:《映畫手民》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自選藝評

 

昨天晚上(5月21日)看「影志意五月影院」最後一場「獨立鮮浪I」,放映作品包括馬志恆《瑪連萊的凝視》、黃飛鵬《寂靜無光的地方》、黃瑋納《他們的海》和葉文希《飲食法西斯》。這四部短片,有些已經看過,有些是第一次觀看。這次合在一起看,再次感到近年的「獨立鮮浪」,不只是「鮮浪」,不只是fresh,甚至可以說是帶來「新浪」,有一些以往甚少見的新能量湧現。一直覺得有需要好好以評論文字整埋這設「新浪」,早前也在自己的面書中列出近年需要關注的導演和作品[註]。昨天觀看這四部短片後,覺得應寫下短評,先評述這四片,待日後能把這設「新浪」綜合整理。

 

《瑪連萊的凝視》︰四類凝視的交替

 

馬志恆的《瑪連萊的凝視》靈感來自程展緯的藝術作品「保安員」。程展緯在2007年開始做「保安員」這個項目,並曾撰文紀錄他當保安員的日子。馬志恆這片也找來程展緯當策劃,故事講述在「香港當代藝術館」保安員的日常與非日常。日常都在日間,他在看守藝術品,看門,看時間,看規例然後防止參觀者逾越。至於在晚間,日常與非日常夾雜,除了日常巡更,擔主角的保安員夢到怪異的夢境(自己被不知名的力量按在椅上,有畫家在畫他被困在椅上的畫像)、怪異的事件(有警員報稱走失警犬,但就在保安員拿鑰匙來開大閘的兩三分鐘瞬間,警員消失不見)、不尋常的天氣(八號風球「愛倫」襲港)、不尋常的人物(來當替更的「女實Q」,是來偷藝術品的賊人);而在日照中白色的藝術館室內空間,在夜晚室外懸疑的「妖夜迴廊」。雖然馬志恆空間的影像未必是李志超的哥德式恐怖(gothic horror),但或多或少也滲出保安員口中提到的、愛倫.坡式的懸疑。

 

片名既提到凝視,就不得不談影片中各種凝視。影片中至少提及到四類凝視。第一類是參觀者的「凝視」,此類「凝視」也可分兩種。第一種屬於如遊客般的參觀者,他們拍照,與作品合照,甚有到此一遊之感。此也所以不知該不該稱這種視角為「凝視」的原因,因為「凝視」(gaze)與「觀看」(see)始終有別。第二種則屬於比較「正統」的觀賞者,會仔細閱讀作品旁的解說文字,會靜心觀看作品,甚至會抄下感想。這是藝術觀賞中所想要得到的凝視。

 

第二類凝視是屬於保安員的。他觀看參觀者,留意他們有沒有越界,有沒有犯規,有沒有超時,過了閉館時間就要按規則把參觀者趕走。他的凝視是解構式的、是反諷的,就像有一幕,鏡頭從保安員背後拍攝著他看著手錶,角度正好平衡地對照牆上的藝術作品。牆上的作品是三個鐘面,有是正本的,有是被投射的副本的。三個鐘面本是有探詢藝術上正/副本的意味,但當保安員的手錶和他的凝視放進來後,所有鐘/錶面都還原它的功能性,就是標示時間,以便保安員在六時正那刻可以準時閉館,完成職責。

 

第三類凝視是藝術家的凝視。影片最後,保安員突然化身解說員,說明其中一堵白牆上,是藝術家Tom Friedman的作品《一千小時的凝視》(1000 Hours of Staring, 1992-1997)。這作品是Friedman透過凝視著紙一千小時而成的,影片中那堵白牆,就是藝術家凝視的作品。保安員所化身的解說員提出關於這作品的問題,到底凝視是甚麼一回事,而當我們凝視時,又意謂著甚麼呢?這就觸及到第四類凝視,電影觀眾的凝視。這凝視與第一類凝視的不同在於,第一類凝視直面藝術作品,而這類凝視則通過電影/影像這媒介,再加上解說員的口,所提出的問題則變成︰當我們在黑漆的放映室凝視著全白的畫面,我們凝視的到底是甚麼呢?是攝影機拍著Friedman的作品呢?還是是攝影機自身的凝視呢?抑或是導演的凝視呢?機器——攝影機——的凝視與藝術家——Friedman——有同等的效力嗎?同樣可以把白色提升成藝術作品嗎?

 

影片提出這四類凝視,提出藝術觀看的問題,何種才算是對藝術的觀看形式呢?抑或四種皆是呢?導演在此開放,四類凝視沒有文疊,不形成對話,只鋪陳讓觀眾自行思考。保安員化身成解說員這安排雖然怪異,但保安員拋出問題,沒有關結,保持開放,是使這形式尚可接受的原因。然而,影片叫人最困惑的是片名「瑪連萊的凝視」。瑪連萊,是失蹤警犬所屬的犬類品屬,而觀眾不禁去問,這犬隻的凝視,到底是屬於那一類凝視呢?抑或是第五類的凝視呢?或是如導演影後談所說,墮海警犬是追求自由的象徵呢?

 

《寂靜無光的地方》︰適度的長鏡頭,適度的節奏

 

黃飛鵬的《寂靜無光的地方》切入教育的問題,我說可以以社會問題片這個角度去看。影片一開始就拍攝著某校校長在拍攝宣傳學校融合教育的宣傳片。西裝筆挺卻又顯得不耐煩的校長已經說明了電影的第一個主題︰教育體制的偽善。偽善的人當上了管理層,偽善地推銷融合教育的好處。

 

然後影片層層遞進,從陳老師、到廖女士(張太)、到恆仔(特殊學童),把教育制度的一個切面鋪陳出來。黃飛鵬善於利用空間作為人物關係/張力的象徵,學校的會議室或其他室內空間展現出學校體制(以正/副校長為代表)與教師的張力,學校的走廊則是老師(陳老師)與家長(廖女士)之間的拉鋸場域,狹小的家居則是家長與學童無盡一來一往的空間,至於學校廁所,則是特殊學童受欺凌的地方。導演巧妙地運用不同空間象徵不同關係,以致能在三十分鐘的短片內鋪展出如此複雜的故事,含體制問題、老師/家長溝通、老師/學生關係、家長/學童關係,盡力展示出融合教育和特殊學童在香港的教育體制下所面對的困難。

 

這類社會問題片,其實香港電台多有(外判)拍攝。然而《寂靜無光的地方》不完全落俗套之處在於大膽地運用鏡頭,這裏所說的大膽,並不是很暴力、很壓抑的處理方法,而是長鏡頭的運用。對於要參加鮮浪潮的短片來說,運用長鏡頭大膽之處在於在短的時間內運用長的鏡頭,導演確是需要明確了解每個鏡頭的用處方能成事。三十分鐘時間不多,導演需要每秒每分都充份利用,而黃飛鵬卻留下長鏡頭,讓影像說話之餘,把電影的節奏調節得恰當。試舉一例,就是恆仔受欺凌而退學後,滿有愛心而負責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特殊教育需要)的陳老師難以面對家長,但在歸家的火車車程上,卻依然要處理學校橫額印製問題,各種情緒交雜之際,陳老師在火車上痛哭。這處理固然可以感動到觀眾,但卻又帶點太理所當然的公式感。幸好是下一個鏡頭,是長鏡頭遠鏡拍攝著火車「慢慢的」在路軌上前行。這鏡頭導演給予充足的時間,讓觀眾從前一個鏡頭的感動和不忍中抽離,留有距離而冷靜地再思考影片交出的困難處境。過往看過不少鮮浪潮的作品,很多導演都不敢用這麼長鏡頭,拍出這麼緩慢的一刻。而黃飛鵬獨具匠心,敢於運用緩慢節奏,讓觀眾留有更多空間反思。

 

然而,影片較大的缺點在於歸結到較單一的結論上,這或許是社會問題片難以避開的難題︰必須要為社會問題下某些結論。而這個結論,則是透過片中母親廖女士口中說出︰「我的兒子要的不只是調適,而是尊重。」尊重這個字十分鏗鏘有力,但聲量似乎過大。對比之下,黃飛鵬前作《池之魚》對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的處理則適度得多。而當中的差異,與時間大有關係︰《寂靜無光的地方》片長三十分鐘,《池之魚》則是九十五分鐘。可以想像,若果黃飛鵬能有更多片長時間,他的《寂靜無光的地方》肯定會比現在的好;只是,要拍獨立長片,又談可容易呢?

 

《他們的海》︰父與母,親密與疏離

 

黃瑋納的《他們的海》可說是藝高人膽大,拍父母的故事,還動用父母來當演員。導演在影後談時提到,其實他不是第一次用父母來當演員。前作《美華》以母當主角,後來的《彼岸》也拍攝父子之間的關係。不少人都戲說這三部短片可以算是黃瑋納關於海的三部曲。他在影後談談到的創作過程也是饒有趣味的︰他說劇本是他寫的,但父母在讀劇本後,會建議某些地方需要修改,最後他也是一邊拍一邊改劇本,現在的成品與原先的劇本已經不一樣了。可以說,這影片是父母子三人合力的作品。一般導演與演員讀劇本並沒有甚麼特別,但黃瑋納與自己的父母讀劇本,父母甚至摻進來創作,這個過程本身就已經是一項藝術作品的項目了。

 

《他們的海》講述打魚的父和在食物工場工作的母,然而,最多出現的空間,還是家居,可以想像,這影片所關注的,不是父母各自的職業,而是從中引伸出來的親密與疏離。他們的疏離是顯然而見的,母北上兩天父並不知道,而父經常通宵達旦的出海打魚,母也只好一個人的吃喝睡。然而我覺得,他們的「親密」才是影片著力之處,亦是影片難以處理的地方︰如何從疏離中展現他們獨有的「親密」呢?既然片名為「他們的海」,這個「海」就成為了他們接駁之處了。影片有兩處以超近鏡拍攝母和父在睡覺,而鏡頭很夢幻地帶出各自心底最念茲在茲的影像︰母的夢幻中是父出海打魚打到大魚的威姿,畫面卻又是那種很家庭式video拍攝出來的效果;父的夢幻則是在床邊牽著在睡覺中母的手。而背景的音效呢?則是無盡的海浪聲。導演以此,含蓄地說出,他們的海。

 

影片的對話不多,這一方是父母疏離之故,他們不少時間都是獨處的;另一方面也是導演的風格使然。黃瑋納在這片中更多以鏡頭說話,特別是以近鏡拍攝父母日常和睡覺的總總。然而這卻顯出他在攝影上的一個問題︰他想要以近鏡說話,但往往卻是,近鏡不論在運鏡還是對焦都顯得帶點猶豫不順,反倒中遠鏡的畫面構圖銳利非常,比近鏡利落得多。當然單就這部短片,很難結論說黃瑋納是善用中遠鏡、不善近鏡的,但至少在這部影片看來,還是中遠鏡來得可觀得多。

 

而在節奏方面,我總覺得影片不夠慢(第一次觀賞時這感覺比第二次強烈),很多鏡頭總覺得可以再長一點,再多留一點,然而不知是否鮮浪潮三十分鐘為限的緣故,不少鏡頭有略短之感。然而,最後那個拜山的高角度長鏡頭還是很有力量的︰父母在拜祭過後,在墳邊稍作休息和進食,然後,旁白進來,父說我死後不須像他們葬得這麼遠,把骨灰撒在海中就可以了(一副「海之子」的形像);母卻回說,你就想,我想我比你早列,我會幸福一點。這句旁白對話,再一次顯示出父與母的親密與疏離。影後談談到這句對白,導演表示,這的確是父母心中所想的,他不過把他們心中所想的寫出來,叫他們唸。這又再一次顯示,父與母如何介入到黃瑋納的創作過程中。

 

《飲食法西斯》︰影像之盛宴

 

終於寫到《飲食法西斯》。

 

這部影片我第一次看完後立刻推介給身邊的人,然後邀請人來看第二次、第三次,沒有一個人看過後不被這戲擊倒的。這影片不論是主題、敘事、運鏡、剪接、燈光、音樂,都是似乎完美,沒有瑕疵,兼且,葉文希是第一次拍攝電影的,這對很多人來說都難以想像。

 

《飲食法西斯》不論在思辯、敘事,還是畫面上,都極之豐富。故事發生在2027年,講述有「飲食法西斯」之稱的巫易天受香城(當然是香港的隱喻了)第一才子石海東之邀,上電視直播的飲食節目,為嘉賓烹調四道佳餚,而剛離他而去的徒弟陳魚則坐在他如太空倉搬的小家居看巫易天如何扭轉乾坤,「改變世界」。故事在此展開,往過去回溯,追溯陳魚如何跟巫先生學烹調之術,如何見證為權貴煮一味「佛在心中」,生劏狗肉,以反照權貴之殘暴,再照見巫先生的飲食哲學,甚至是以食殺人之密秘。

 

《飲食法西斯》之主題龐大而複雜,從動物權益,一直伸展到社會公義和世界經濟秩序問題,野心極大,但調度卻又恰到好處。導演在影後談說,一開初的劇本有八十多頁,但為了遷就鮮浪潮三十分鐘的片長,一直減一直減,到現在是︰「沒有一句對白可以減。」我也覺得確是如此,影片內容豐富,對白卻極為精煉,不多不少。要詳談這片,恐怕要另撰長文,在此我以「聲音」為切入,說明影片的敘事結構。

 

影片以陳魚為敘事者,他一邊看巫易天在飲食節目中煮食,一邊回溯學師的日子。然而,影片卻不以陳魚這一道「聲音」為尊,反之,可以說,影片常有三把聲音同在。第一把是石海東的,他是代表「右」︰香城人優先,弱肉強食的代表者,在巫易天的私人飯局中,唯一敢把「佛在心中」吃下去的人物,並在對話人常常暗示人有高等與低等之別,高等人支配低等人,是天經地義的。

 

第二把「聲音」是巫易天的,可以說是代表「左」吧。他心懷改變世界,明白改變世界只殺有錢有權的人沒有功效,要改變,就要把人心扭轉,叫人明白一層吃一層的層級制度之殘忍,為此他接受邀請上石海東的節目。然而,他這個角色精妙之處在於其內在矛盾︰既是擁抱平等價值的人(也是個素食者),卻對食物有極端的執著,天天過殺生的日子,可說是「左」與「法西斯」的矛盾結合。

 

第三把「聲音」是陳魚——即巫易天徒弟——的「聲音」,他既是敘事者,也可以是巫易天的分身,第二個自我,外於巫易天並反省他所代表的一切。他不及巫易天對食物的執著,卻又是仁慈而不慣殺生的人(但諷刺的是,片尾暗示他離開巫易天之後,只能到宰房工作,同時也表明巫易天全面潰敗)。他從巫易天身上學習飲食的哲學,卻又不能接受為了烹調、為了透過烹調向人展示層級之殘忍而無所不用其極。他最後的反省道破了「飲食法西斯」理想的虛妄︰世人貪圖的,不過是他所煮的美食,至於他的飲食哲學,就算他喊得再大聲,外邊的世界還是不會聽到的。

 

這三把聲音在影片中互相穿插,互相交錯,互相質問,不難叫人想起巴赫金的「複調」或「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的理論,甚至是巴赫金所分析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們》(同是三把「聲音」)。三把「聲音」互相對質,不定於一尊。有觀眾曾質疑為何導演要把一切說得這麼明白,我卻以為,比對導演透過對白所說的,他所沒有說、潛於這三把「聲音」底下的空間,比這三把「聲音」更要遼闊,因而可作思辯的地方極為豐富。

 

而導演並沒有浪費一分一秒,他善用所有影片時間,甚至是片尾字幕,陳魚在片尾字幕的部分乘電梯,大概是要去他工作的地方,然後就插入了不同屠宰的場面,配以「後搖滾」的音樂,影像、聲音、音樂配合得恰度好處。最後屠宰片段過後,是紅色加上白色刮痕閃礫的畫面,一直播放至片尾字幕完結,「後搖滾」音樂結束,整部影片才完滿結束。影像之豐盛叫人透不過氣,接二連三接三連四的道德思考,也叫人的腦袋喘不過氣,如此影片,怎叫人不徹底被擊倒呢?

 

鮮浪/新浪

 

這次影志意辦的放映,說是獨立「鮮浪」,因這幾位都是新晉的導演,影片都參加了鮮浪潮。但我卻更願意以「新浪」來形容,就如影評人陳志華所說︰「四部短片,四種風格,四位導演——馬智恆、黃飛鵬、黃瑋納、葉文希,加上幕前幕後的陳浩倫、盧鎮業,可以看到一股新世代的創作力量已經湧現。」當然,在香港繼續創作的路並不容易,但這股創作力量,若果能延續下去,定能為香港電影注入更豐富的主題,更精彩的畫面。

 

 

註︰

這是4月29日我在面書中列出的香港新晉獨立導演和作品︰

 

郭臻︰《一天》、《媽媽離家上班去》、《流放地》

盧鎮業︰《春夏之交》、《那年.春夏之後》、《那年春夏.之後》、《金妹》

陳浩倫︰《稻米是如何煉成的》、《美好生活》、《收割,開路!》

馬智恆、陳浩倫︰《女實Q》

馬智恆︰《二樓五仔記事簿》、《瑪蓮箂的凝視》

黃飛鵬︰《寂靜無光的地方》、《池之魚》

葉文希︰《飲食法西斯》

黃瑋納︰《他們的海》

黃進︰《三月六日》

陳梓桓︰《香港人不知道的》、《作為雨水︰表象及意志》

賴恩慈︰《1+1》、《N+N》

陳彥楷︰《鐵怒沿線——菜園紀事》、《鐵怒沿線(二)——蓽路藍縷》、《鐵怒沿線(三)——三谷》

卓翔︰《乾旦路》

陳巧真︰《32+4》

 

在觀賞前日(5月20日)「獨立新浪II」後,加入︰

何玥︰《如霧起時》

黃天城︰《港漂》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名稱:《瑪連萊的凝視》、《寂靜無光的地方》、《他們的海》、《飲食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