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界出戰直選才是出路?

作者:小西

發表日期:2016 / 09 / 26

藝術範疇:戲劇 / 戲曲 / 音樂 / 舞蹈 / 文學 / 視覺藝術 / 電影

發表平台名稱:《信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文化政策與行政

 

一如所料,今屆立法會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簡稱「體演文出」)功能組別選舉,知名音樂人周博賢單挑現任議員、全國人大政協馬逢國,仍然以580票的落差敗選,馬逢國則順利連任。其實,周博賢並非第一個挑戰建制派的候選人,上一屆立法會選舉,視覺藝術家周俊輝也曾經單挑馬逢國,結果少馬逢國629票而落選。然而,正如周博賢分析,或許因為今屆的界別選民總數上升、選民投票意向轉變,結果他最後取得809票,比上屆同是非建制的周俊輝多出332票,增長率為69.6%,這明顯是一大進步。

 

不過,根據周博賢的數據分析,在體演文出界別的2772名選民中,估計建制陣營基本上應手執1900張鐵票,以今屆得票佔選民總數的比例來說,馬逢國佔50.11%,周博賢則僅佔29.18%。周博賢心裏明白,要在現行的選民構成中改變這個界別選票的分布格局,實際上非常困難。然而,周博賢明顯比筆者樂觀,他認為除了繼續爭取分拆體育、演藝、文化和出版界,開放界別的個人票,還可以積極把建制陣營裏中小型團體的「利益考慮票」拉過來非建制陣營。

 

「反映業界利益」的牢籠

 

對於文化界同工以近乎愚公移山的精神,前仆後繼地嘗試撼動建制陣營的大山,甚至希望「內爆功能組別」,透過進入議會,取消功能組別;對此,筆者自然是心存敬佩,但從過去兩屆選戰中非建制參選人的政綱,我都看到「內爆功能組別」與「反映業界利益」之間的內在張力。

 

當初設立功能組別,的確有讓社會各階層均衡參與的目的,從理想的一方面想,功能組別可以在各個層面的政策擬定過程中,引入不同界別的專業意見。以近年因工廈藝術及文化單位所引發的爭議為例,問題遠非屋宇及消防專業所能徹底解決,政府在擬定相關政策時,必須同時照顧到文化藝術工作者以至一般市民的文化需求。

 

然而,事與願違,加上分組點票的機制,現在的功能組別只淪為政府通過議案的點票機器,遑論在議會引入各界的專業觀點。這也是兩屆體演文出非建制參選人在政綱中提出「內爆功能組別」的背景。

 

與此同時,功能組別也往往成為各個界別「爭取業界利益」的平台,而這也解釋了為何馬逢國與周博賢都分別把「反映業界利益」列入政綱的主要內容。弔詭的是,周博賢必須以「反映業界利益」為口號,爭取進入議會,終極目標卻是取消據說能「反映業界利益」的功能組別。

 

把文化觀點帶入政策主流

 

然而,文化真的只關乎文化界的事嗎?正如前述的工廈藝術及文化單位例子所示,文化絕非個別專業界別的事,它更是公民需求與權利。當然,要通過功能組別把文化觀點帶入各個層面的政策主流,並非完全不可能。事實上,無論周俊輝,還是周博賢,在過去兩屆的功能組別的選舉中都嘗試或明或隱引入「文化權利」的議題,突破「反映業界利益」的牢籠。

 

或許,文化界在繼續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出選功能組別之外,可以慎重考慮打正文化界的旗號出選地區直選。事實上,朱凱廸的成功例子已在在證明了原本看似專業的保育議題,如何成功接受地區直選的8萬票洗禮,並成為全港關注的議題。文化界固然欠了一位成功當選的周博賢,但我們更需要的,可能是一位文化界的朱凱廸。

 

討論作品及場次:

評論主題:文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