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西
2011 / 10 / 24 | |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四海聲評 | |
最近,「文化報」的編輯耿一偉兄來電郵,希望我一連六期就劇評的寫作以及相關的問題,作出簡介與論述。他指出,文章的對象是普通讀者,我猜大概是指那一類對於劇場有一定興趣,工/課餘不時會到劇院看演出,甚至閒來跟朋伴搞些小演出,並對「戲劇文化」感興趣,渴望通過閱讀報刊上的劇評以及戲劇論著,深化自己對於戲劇的理解之「普通讀者」。或許,在這一群「普通讀者」當中,有人會因為演出看多了,劇評也讀過不少,骨子裡的寫作動力不知怎的給激活了,蠢蠢欲動,希望也動筆把自己的觀劇經驗,轉化為文字。
「演出評論」與「戲劇批評」
然而,這一些或許並不普通的「普通讀者」,該如何開始他/她的劇評寫作呢?這大概是不少劇評初試啼聲者的心裡疑問。簡單來說,劇評可以分為「演出評論」(review)與「戲劇批評」(critique)兩類。顧名思義,「演出評論」主要針對具體的演出,作出相關的分析與評價。至於「戲劇批評」,雖然也會涉及個別演出的分析與評價,但文章卻每每超越個別演出的層次,由創作者的發展軌跡以及整個年代的戲劇發展,提煉出更精確的概念和理論。當然,兩者在現實中並非截然二分。事實上,不少在報刊上撰寫「演出評論」的劇評家,都會結合自己的理論識見,對個別演出作出更精確的分析和評價。反過來說,如果缺乏對於具體作品的細讀,「戲劇批評」的宏觀理論建構,也只會淪為空洞的概念遊戲,變成一種彷彿自完自足,實際上卻無法跟藝術創作辯證與對話之文本遊戲。
不過,由於「演出評論」多見於報刊(例如《紐約時報》的「戲劇版」),篇幅較短,時間性較強,對象以普通讀者為主,文章的理論成份會少一些,而分析的深度方面,亦較「戲劇批評」為遜色。反過來說,由於「戲劇批評」多見於專業期刊與雜誌(例如TDR: The Drama Review、A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d Art等),篇幅亦較長,較不受時間性限制,對象以藝術創作者與愛好者等專業與分眾社群為主,文章在分析深度與理論建構方面,自然有較強之表現。(按:關於理論在劇評寫作中的具體位置與作用,我將於下期詳論。)換言之,劇評的發表場所以及讀者對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寫作目標與方法,反之亦然。
觀劇,首先是一種身體經驗
不過,很多時候,劇評寫作的起點,都源自貼身的觀劇經驗。說來慚愧,筆者首篇劇評(評論對象是香港導演陳炳釗的一齣實驗劇作《你在此》),便是某個觀劇後無眠之夜的產物。或許是因為當晚的夜宵尚在消化中,不好睡,但我覺得更主要是演出的官感刺激,讓本應休息的身體泛起了一陣莫名的騷動,於是惟有以文字疏導。
跟一般對於「觀劇」經驗的理解不同,我覺得「觀劇」首先並不是一種理智與情感的經驗,而是一種身體經驗。所以,嚴格來說,我們不單以眼睛與耳朵「觀賞」演出,很多時候,我們還會以身體上的細微知覺,感受表演者在舞臺上釋放與交流的能量。就此而言,要書寫劇評,首要條件或許就是完全打開自己的五官,讓自己的身體能夠好好接收劇場上種種的官感經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劇評人的這種身體經驗,又往往比一般觀眾敏銳一些。記得筆者有一位學者朋友,曾經向筆者提及他多年前一次觀賞現代舞的經驗。根據他的描述,他第一次觀賞現代舞的經驗,只能以「為甚麼台上的人都在亂動」來形容。換言之,對於劇評人來說,儘管觀劇首先是一種身體經驗,這卻是一種經過長期調校與修練後始能達至的官感經驗。但這一種細微的感知能力,該如何練就呢?還是多看演出、多留意細節吧。如果有機會參與表演與形體工作坊,也不妨試試,目的並不是為了成為出色的表演者,而是為了磨利身體的官感!
註:本文原載於NO. 17《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
評論主題:戲劇評論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