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唔到係你,寶崑!

作者:佛琳

發表日期:2004 / 05 / 05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信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社會事件與創作

 

藝術工作者很多時都喜歡從遠處和不同角度眺望同一件事物,然後才思量這事物背後的真正意義。眾劇團於沙士爆發一周年,又適逢近期沙士在北京死灰復燃的期間,由蔡錫昌編導《Sorry,估唔到係你!》,可說是藝術工作者對香港社會的一種遠距離回應。

 

覺得這算是遠距離回應,因為香港劇場對沙士的回響不算積極。除了去年五月二十三日由六個藝發局「三年資助」藝團發起了《六團同心護幼夜》的籌款式晚會外,中英劇團於年底舉辦了「沙劇故事及劇本創作比賽」,以及三大藝團携手演出《酸酸甜甜香港地》中隱隱展現了沙士襲港的情景,其他在舞台上較實質地對沙士描繪或反思的作品,基本上絕無僅有(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於去年底曾聚合多位海外藝術家,在香港對沙士作出了藝術回應,但當中並未有香港作品)。

 

說回《Sorry》劇,全劇雖然沒有特定故事結構或角色人物,但沙士的主題既已貫串全劇成為中心思想,故此演出能與觀眾連成緊密的關係。《Sorry》劇分成多個不同片段,但仍然以香港人為主體形象。演出開場時,一位女演員扮演年老長者,在虛擬的廚房場景裏煮湯圓,另外三位演員則以形體動作展示繁忙勞碌的香港人形象,百忙中無法抽空與長者共度一頓晚宴。往後下來,由幻燈影象展現沙士襲港,以至由陳文剛飾演的靈異術士,都馬上把沙士與死亡連結起來。二百九十九這個總死亡人數一次又一次在劇場上響起。

 

蔡錫昌在場刊撰文交代是次演出的緣起,主要因為他一位同事的母親在沙士期間不幸「中招」身亡,由此引發蔡氏感到我們對那些默默無聞而病逝的平民百姓欠缺了一份應有的尊重。蔡氏透過劇場的藝術形象,具體呈現這份悲天憫人的精神,其用意尤其令人敬佩。因此,劇中分段情節「我都有名有姓㗎!」中,各演員先以編號來介紹角色,然後再進一步講述該編號是代表沙士的那位死難者,不期然令人感到無限唏噓 — 在多位抗炎英雄的背後,其實亦有很多犧牲者應該接受敬意。

 

《Sorry》劇在喚醒觀眾的回憶和感觸之餘,不忘向政府提出指控。劇情既一本正經亦嘻笑怒罵地痛罵政府相關人士,甚至以刻意顛倒的「牛蛇鬼神」來諷刺有關人等,算是為觀眾宣洩了一份怨氣。

 

該劇讓觀眾反思沙士之餘,同時亦令我們懷念新加坡已故戲劇家郭寶崑。

 

蔡錫昌創立新域劇團之初,已為該團導演郭寶崑的作品《傻姑娘和怪老樹》,可見蔡氏追尋的劇場藝術風格,多方面都與郭氏不謀而合。蔡氏的多齣作品都顯示他不純粹追求敍述故事,而是著重劇場表演風格,以及設法讓觀眾抽離而反思人生。《Sorry》劇雖然只在藝穗會小劇場的狹小空間演出,但是燈光、音響、錄象、幻燈和演員形體動作整體能夠結合成一個渾然藝術形象。除此之外,不論是女長者的煮湯圓情景,抑或是靈異術士拿著香燭游走於舞台邊緣,其實都是劇場上的一種祭祀儀式,這手法亦屢次在郭寶崑的劇作上出現。余雲在《邊緣意象》一書內評論郭寶崑的藝術手法時曾說:「儘管郭寶崑的戲劇創作還存在一些弱點甚至很大的敗筆……但對場景儀式化的追求,卻顯現了一種新的藝術美學精神,也使他的劇作比起同時代同地區的其他作家,顯出更為深邃的面貌。」蔡錫昌不單以劇場儀式來悼念沙士犧牲者,他更在演出尾聲讓演員以真實身份與觀眾直接交流,查詢現場觀眾對沙士的感受,然後一同分享箇中喜樂得失。這種引發觀眾參與社會的藝術手法,與郭寶崑逝世前為實踐劇場訂下的宗旨「我們的劇團要客觀地批判生活,尊重地娛樂民眾,無休止地尋求創新」,亦有異曲同工的效用。

 

很高興能在《Sorry》劇中看到香港的戲劇工作者,能像已故戲劇家郭寶崑一樣批判生活、娛樂民眾和尋求創新。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Sorry,估唔到係你》
演出單位:新域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