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世豪
2014 / 10 / 26 | |
港人字講 | |
由許鞍華執導,李檣編劇的電影《黃金時代》,成為近期香港文學界的熱門話題。據說,這套電影由籌備到開拍,用了十年時間,內容圍繞民國時代的傳奇女作家蕭紅(1911-1942)一生的故事。蕭紅生處大時代的十字路口,一生充滿悲劇元素,寫作生涯和愛情路上充滿荊棘,最後更流落異鄉香港,病逝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關於蕭紅和香港的關係,小思老師曾在《香港文縱——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作》一書內有深入研究,讀者可自行參閱。今次《黃金時代》引來熱烈的討論,除了由於蕭紅的生活經歷和香港的歷史曾經重叠過外,更令人思考文學和電影的改編問題,涉及電影對文學作家的書寫方式。
文學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媒體,性質不同,陸潤堂教授在《電影與文學》說:「電影利用視覺意象(visual image)而小說是利用想象意象(imaginative image),前者是由視覺到想像,後者則由文字到想像。」電影導演將文學搬上大銀幕,涉及對原來文本的選擇和取捨,從而以電影語言呈現出來。曾任電影編劇的廖志強在〈香港電影改編文學作品的反思〉說:「改編文學作品,對電影的好處其實很多。首先是在故事結構上會比較完整的藍圖,發展的情節容易掌握節奏和韻律,人物描寫也有較易有深入清晰的描寫,令電影在敘述表達上有一定的優勢。其次,文學作品在主題表達上,已深入的闡述,電影製作人容易掌握作『再表達』,豐富電影的內涵。」成功的文學改編電影,有助表達文學的主題,而文學亦豐富了電影的題材,相得益彰。
一直以來,香港電影不乏由文學改編而成的作品,成為主要的電影類型。香港導演多次改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從魯迅、張愛玲和巴金,至阿城和王安憶等作品。這些作品除了涉及文本的主題、人物、結構和情節等的改編外,更涉及改編者的文化身份的背景因素。這些例子繁多,但本質大抵離不開改編一部文學作品至一部電影的方式。然而近年來,文學改編的方式有所突破,除了改編單一作品外,更嘗試拍攝重構作家生平的電影,代替改編單一作品。例如台灣的《他們在島嶼寫作》就以這個方式拍攝,重構六位台灣文學巨人的生平故事,打破作家及其作品的界線,將兩者的各種關係立體呈現,讓讀者更能了解作家和作品,並呈現電影導演的關懷尺度,比起改編單一作品的難度更高。
《黃金時代》正是許鞍華重構蕭紅生平的電影。許鞍華有別改編單一作品的改編方式,以蕭紅的生平中各種的重要經歷故事軸心,重構她的主要作品,例如拍攝蕭紅和蕭軍用面盤喝水的情節,表相濡以沫之情,來自《商市街》內的記錄,其他名作如《呼蘭河傳》和《生死場》的重要細節,也穿插在她的整個人生旅程,可見許鞍華把握蕭紅生平和作品關係的功力。
事實上,電影對文學作家的書寫,不應該只停留於當作角色來處理,這會忽略了文學作家和作品的互動關係。有時候,作家不會直接講述向人自己的故事,非常內向,唯有作品才是理解作家的主要資源,所以電影導演一定要懂得閱讀文學作品。電影導演拍攝文學作家故事的方式,應該充份了解作家的人生歷程,細讀作品深意,並且能夠從細節入手,詮釋作家的時代意義,不受制於歷史大敘事的限制。中國內地的主流文學史,往往將蕭紅歸為左翼作家(雖然她一生未曾入黨),對她的評價和作品解讀受到意識形態影響,未能得到較全面的評價。許鞍華的電影以女性觸覺見稱,將故事置於大時代之下而不受制主流政治觀,善於營造深刻的場景和具有喻意的細節,表達女性角色的內心世界。這種電影風格有助她重構蕭紅的短暫人生,讓觀眾能夠直視蕭紅生命中,每一個戲劇化的場面,對她的悲劇生命產生更深刻的慨嘆。
討論作品:《黃金時代》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