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焦慮中找到改變的希望——回應「文學教育的迷失」專題

作者:馬世豪

發表日期:2016 / 08 / 08

藝術範疇:文學

發表平台名稱:港人字講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文化政策與行政 / 教育與承傳

 

早前,「港人字講」專欄策劃了「文學教育的迷失」專題,刊登了三位學界中人的文章,分別是曾在教育局工作的馮珍今女士的〈課程改革,把文學教育從契機推到困境?〉、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講師麥樹堅先生的〈半透明的缺塊〉和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陳智德博士的〈教育失敗求諸野,香港文學研究須重視——從創作與研究的角度思考香港文學教育發展〉。三篇文章剖析本地文學教育的種種問題,帶出各自的焦慮,非常深刻,發人深省。事實上,文學教育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並且連繫教育體制、前線執行和大眾期望等範疇。筆者曾在大學當過助教,現任教於社區學院,身邊亦有不少朋友任教中學中文科,我們對文學教育的問題亦非常關心,上述三篇文章的討論,正好刺激我們改變現狀的新想法,嘗試從焦慮中找到改變的希望。

 

三篇文章均認為,教育體制未必可以幫助提升整體的文學教育水平,所以體制以外的民間力量非常重要。例如馮珍今認為在正規的文學教育外,社會上各個文學團體亦可推動文學教育,而陳智德更謂不用「不必花時間批評令學生厭惡文學的教育體制」,指出「香港的真正文學教育,仍必須靠賴民間力量」。筆者認為,兩位學者曾任教育局中人,或正任職高等學府涉的教研工作,由他們口中說出民間力量對推動文學教育的重要,顯得非常有說服力。現在民間有很多文學團體,常常舉辦不同的文學活動,例如講座、比賽和課程等。然而,不少活動卻受制於一些如場地和宣傳等的因素左右,影響成效。此外,民間的文學團體多以自負盈虧的方式維持,資源不足,以致舉辦的文學活動未能惠及更廣泛的讀者層面。筆者認為,文學團體既已成立,宜加強溝通和合作,以團結民間的文學力量,才能更有效做到文學的教育效果。這並不是指所有文學團體一定要有完全相同的想法,反而各個團體應該有自己的文學理念,但是如果他們加強聯繫,尋找合作機會,運用彼此的網絡和資源,發揮彼此的優點,則由此而生成的文學敎育的成效會有所提高。至於教育體制內的學校和機構,可以考慮尋求與民間的文學團體合作,以補充自身不足,達致教育體制內外的合作,令大眾受惠。

 

這裏,我們可以留意「成效」兩字。究竟文學敎育的「成效」是指甚麼東西呢?麥樹堅提及文學教育關乎社會的質素與力量,而陳智德更指出:「文學教育的本質,在於超越平庸,走出語言的實用性框框,掌握通向藝術和理念之途,承傳文化,成就個人獨立風骨,不因利勢左右,使人性的存在更為完整。」由此可見文學教育涉及提升人的質素和人文意識,從而令整個社會更加文明。可是,這種「成效」卻很難用量化或實用的方法量度,陳智德認為只有「需要持續長期沉浸,它的成敗取決於文化環境的配合、以至藝術傳統與經典的薰陶,也靠賴學生自身的意志和生存空間的支持。」由此可見,只有「持續長期沉浸」於文學教育中,它的「成效」才能得以彰顯。所以,我們應該放棄單以量化的方法量度文學教育,更應該以個性品味、文化意義和獨創性等準則判斷。民間的文學團體應繼續開拓已有的文學教育工作,並思考如何將它們以「持續長期沉浸」的方式延續,並不止步於單一次的活動。所以,文學團體加強協作,才能提高各自活動帶出的文學教育成效。

 

不少人初次感受到文學帶來的喜悅,往往來自投稿文學刊物而得到發表機會後,內心受到鼓舞而來的。所以,投稿和發表園地對於文學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投稿和發表園地卻持續萎縮,只剩下很少的文學雜誌。筆者認為,文學刊物宜改變以紙本印刷的思維,應該加以利用網絡空間,擴大文學發表園地的傳統界線。網絡時代對文學發表有積極的作用,在助文學作品的評論的發表空間從實體(紙本印刷)擴充至網絡的虛擬空間,在文學傳播和社會介入方面有正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們不用應付印刷和出版的成本開支,減少經濟負擔的壓力。

 

但是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文學研究的教育,出現發表空間不足的問題,例如以香港文學為宗旨的學術期刊更絕無僅有,在講求以研究發表作衡量表現的原則下,無疑影響學院中人研究香港文學的動機。因此,筆者認為本地各所大學的中文系或文學系,可以考慮合作定期出版一本以刊登香港文學的學術論文的學術期刊,採用學界通行的評審制度,務求建立一個開放的學術論文發表園地,學術成果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同時提升學科的研究水平。

 

魯迅在〈故鄉〉中說:「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香港的文學教育為我們帶來焦慮,看似沒有出路,但假如我們能夠繼續走認為正確和屬於自己的路,其實希望就在路的另一方。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主題:「文學教育的迷失」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