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的西九第三期建築

作者:洪思行

發表日期:2017 / 01 / 07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立場新聞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文化政策與行政 / 社會事件與創作

 

林鄭忽然宣布在西九文化區內興建香港故宮博物館,並由香港賽馬會出資三十五億。消息一出便立刻引來爭議,最大的反對聲音是政府事前完全不作諮詢,違反《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第十九條中「管理局須就關於發展或營運藝術文化設施、相關設施及附屬設施的事宜,及任何其他管理局認為合適的事宜,在該局認為適當的時間,藉該局認為適當的方式,諮詢公眾」。另一爭議是何慶基所提出的定位問題。但對於筆者來說,同樣關心的是說好的第三期建築何去何從?

 

按照原訂的發展計劃,西九文化區會分三階段興建,第三期的設施包括一間音樂劇場(有2,000個座位)、一間大劇院、一間音樂中心(當中有1,800個座位的音樂廳和300個座位的演奏廳及藝術教育設施)及一間中型劇場(有600個座位),合共四個場館,提供超過4,700個座位。然而,政府早於2015年放風說西九管理局沒有足夠資金興建第三批設施,需要尋求可行的融資方案(相關新聞)。然後這批設施的資料已在西九文化區的網站中消失(以上的資料是從維基網站中找到),及後便爆出馬會出資興建故宮博物館的消息來。

 

業界亟需要新表演場地

 

一直以來,文化界都樂見西九文化區的發展,這是因為香港在表演藝術的硬件配套上滿足不到需求。事實上,西九文化區的出現,正是源於這個問題:早於1998年,當時的香港旅遊協會按兩年前所做的大型旅客調查,向立法會提議興建大型表演場地,此建議被董建華接納並成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

 

其後政府各部門就興建文化設施進行不同的研究,以了解當時文化界的情況,譬如規劃署在1999年委託進行的《文化設施:需求及制訂規劃標準與準則顧問報告》,當中指出業界反映香港「欠缺高質素、特別設計的場館,尤其是設有六百到一千個座位的場館。一些團體批評大部分的多用途場館在規模和設計方面均不能符合他們的要求」、「為專業藝團和半專業藝術團體所提供的常駐設施十分有限」。民政事務局在同年年底向立法會交待西九龍填海區表演場館及東九龍綜合體育場館的文件中提及,「香港需要一座新的國際表演場館,以迎合社會對這類設施日益增加的需求,支持發展本港的文化藝術」,可見場地不足的問題老早已存在。

 

根據民政事務局及康樂文化事務署在2002年委託進行的《有關在香港提供區域/地區文化及表演設施顧問報告》,報告列出當時香港共有二十四個文化設施,有十五個是屬於康文署的(見下表)。

 

取自《有關在香港提供區域/地區文化及表演設施顧問報告》

 

時至今日,康文署轄下的表演場地共有十六個,新增了油麻地戲院,連同高山劇場新翼,也就是說政府在這段超過十年的期間只增加了兩個主要的表演場地,而且它們同樣是以表演戲曲為主,無助處理根植已久,日益嚴重的問題。換句話來說,在西九多年來一直處於「養草」時期,政府在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上基本上是「交白卷」。

 

缺乏場地窒礙文化發展

 

重讀過去的研究,頗覺情況仿若「二十年不變」。只是當時的設施尚能應付到需求,有些場地的使用率還未到頂。可是問題一拖再拖,到今天已變得相當嚴峻。根據2014年年底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討論興建東九文化中心的一份相關文件中,說明「過去十年,租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24個[1]主要演藝設施的申請,由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的5,012宗增至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的14,240宗,增幅為184%。租用康文署表演場地的申請平均有七成未獲分配場地,顯示香港的演藝設施一直供不應求。」

 

「租用康文署表演場地的申請平均有七成未獲分配場地」的後果不止是藝團無法演出這麼簡單,而是影響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試想想,當一個藝團雄心勃勃地構想長遠的演出及其它活動安排,一切都計劃妥當,最後卻被告知未獲分配場地,即是說所有努力都泡湯了,試問藝團又如何敢構想長遠的發展計劃?即使藝團考慮其它非康文署場地,但場租往往是貴得多,配套也不一定完善,一般的業餘團體未必願意負擔。若當大部分的藝團都沒有長遠的發展計劃,而是短打式的年度演出,香港文化藝術的發展步伐也會被拖慢了。

 

即使康文署在2009年實行場地伙伴計劃,挑選一些藝團成為轄下場地的伙伴,理論上那些團體可獲優先訂租場地設施,但筆者不論是親耳,還是聽聞過在激烈的競爭下,那些團體想租用心儀的檔期時仍不時有相當的難度。

 

不得不提的是為人詬病的康文署租場制度,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不透明的制度,申請者申請時可填上數個預訂場地日期,但那些日子可能已沒有檔期。申請後要等上多個星期才知結果,而申請者永遠都不知道申請失敗的原因。有時候申請失敗者可能會收到通知,說某檔次空了出來,問要不要補上。當然,為何是該申請失敗者會獲得通知而不是另一名,又是一個謎。(關於租場苦主的親述,可參考樂評人朱振威的《文藝圈血肉史(上)(下)》)

 

所以說香港場地的不足,加上康文署不透明的租場制度,絕對窒礙了香港的文化發展。

 

備受冷落的音樂界

 

說回西九,經過多年來的風風雨雨,筆者斗膽說文化界對西九已不敢抱太大的期望,只求能有用得著的場地,好讓大藝團諸如香港管弦樂團、香港芭蕾舞團能進駐西九,將現有場地的空檔釋放出來,並讓其它中小藝團成為場地伙伴,藉此扶植新的專業藝團。

 

根據現在的發展計劃,除了正在興建中的戲曲中心,西九的表演場館只餘下演藝綜合劇場,當中設有可容納1,450個座位的大劇場、600座位的中型劇場、250座位的小劇場、駐區藝團中心及排練場地。該綜合劇場預計2021年完成,屆時只靠三個劇場能否應付持續增長的需求?

 

若把預計2020年落成的東九文化中心計算在內,它將設有一個演藝廳(有1,200個座位)、一個劇場(有550座席個座位)、以及三個分別適用於音樂、舞蹈及話劇等藝術形式的小演場暨排練場(有120至250個座位),照理能應對一定的增長。可是,不論是東九還是西九,真正為音樂而設的表演場地只有一個小型劇場,所以說在西九第三期建築前景未明的情況下,香港音樂界在現行的規劃之中完全備受冷落!

 

根據香港藝術發展局的《香港藝術界年度調查報告摘要2013/14》,音樂演出場次由2009/10的1,324,增長至2013/14的1,503(見下圖),可見音樂演出的數量趨勢是大體向上的。因此,一個小型劇場根本是杯水車薪,絕對無法滿足將來音樂演出的需求。

 

取自《香港藝術界年度調查報告摘要2013/14》

 

特別需要一提的是,在場地的問題上,還要照顧到音樂界的特殊要求——音樂廳的聲響設計。若把這個考慮計算在內,當下適合作(古典)音樂表演的康文署場地可謂絕無僅有。能夠容納超過二千人的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其聲響之差早已不是甚麼秘密,筆者認識有業界朋友明言不會去那裡聽音樂,原因不難理解:原本花錢購票想聽一流的現場音樂,卻會被場地的爛聲響設計破壞掉,倒不如不聽罷了。

 

有些藝團顧及到觀眾的感受,除了努力排練,還會額外想辦法應對差勁的聲響。例如早前筆者去香港大會堂劇院欣賞合唱演出,指揮說明因應場地的聲響,他們不得不採用音響器材作輔助。不難想像此舉對合唱團會帶來額外的行政及財政負擔,這全拜場地設計不完善所賜(畢竟那個不是專為音樂演出而設的場地)。在爭場激烈的情況下,即使爭到場仍要額外做更多來確保演出質素,想起還真覺可憐。

 

另外一些場地如荃灣大會堂,就算聲響設計「過得去」,卻因位置及交通因素,令很多觀眾都不願前往,成為票房毒藥,很多音樂團體都想避之則吉,不希望在那處辦音樂會。

 

這樣子七除八扣後,擁有良好聲響設計,而地理上有優勢的康文署表演場地只有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不要忘記這是1962年啟用,現存最早期的政府表演場地啊!原來到頭來最好的場地仍是最古舊的一個,難道這不是一個諷刺嗎?然而香港大會堂終歸是一個超過五十年的建築,整體的配套設計也很落後,例如沒有辦公室供駐場藝團使用;音樂廳的後台極細,難以支援如歌劇這種大型演出。

 

當局一直說無錢興建包括音樂劇場和音樂中心的第三期建築,卻能從香港賽馬會找到三十五億出來,何解不同樣叫馬會出資興建第三期建築?至少那些建築已經通過諮詢,並且能解決業界燃眉之急。筆者最擔心的是,當局有心以「缺乏資金」為藉口一拖再拖,再用演藝綜合劇場和東九文化中心轉移視線,最終「走數」不再興建第三期建築。

 

 

備註:

[1] 這裡指場地內的設施,如香港文化中心包括了音樂廳、大劇院和劇場三個演藝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