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政恆
回望2013年,有幾場音樂會教人再三回味:「梵志登與班娜德蒂」下半場,香港管弦樂團將巴托的樂隊協奏曲演得近乎完美,阿殊堅納西的音樂會也相當上乘。聲蜚合唱節中的《創世紀》,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青年合唱團有不俗的發揮,而小交在另一場音樂會中,奏出上乘的蕭斯達高維契第十交響曲。
本文不能就每一場音樂會逐一評說,而且有的之前寫了評論,也不想自我重複,且說一些印象深刻的音樂會和唱片,因為好或者不好,所以印象深刻。
先說失望的:德累斯頓愛樂樂團的表演可謂平平無奇。
德累斯頓愛樂樂團沒有德累斯頓國立樂團(Staatskapelle Dresden)般有名,相信差距也不可以道理計。首席指揮是米高.桑達寧(Michael Sanderling),他的父親正是Kurt Sanderling,兩個哥哥也是指揮家,一門四傑。
愛樂樂團在香港演出兩場,關於第一場,劉靖之教授已撰文評說,我集中說第二場。
第二場以華格納的《羅恩格林》第三幕前奏曲打頭陣,銅管奏出氣勢,先聲奪人,令我滿心期待之後的重頭戲……
茱莉亞.費莎(Julia Fischer)與樂團合奏布拉姆斯著名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份量重,比第二和第三加起來還要長,所以帶出一個清晰而有層次的奏鳴曲式結構相當重要(前有雙呈示部,後有華彩樂段),可是費莎與樂團的演出都只是中規中矩,費莎的演奏音量也不足,傳聲不夠勁,因而整個第一樂章都很凝滯,而且沒有動力。第二樂章是三段體,雙簧管表現還好,但整體就如例行公事走了一遍。幸好最有名的第三樂章,算是奏得不俗,奏鳴回旋曲式如飛似箭略過去。最後的encore,費莎選擇了巴哈名作Gavotte en rondeau,最尾又有少少走音,我只能說她實在心不在焉。
下半場是貝多芬的《A大調第七交響曲》,德累斯頓愛樂樂團根本沒有火氣和個性,著名的第二樂章也做不到一氣呵成,第四樂章更稱不上有活力。梵志登擔任香港管絃樂團音樂總監的就職音樂會,正好有貝七,事過一年有多,至今教我再三回味,梵志登和港樂當時的現場發揮是世界級,桑達寧和德累斯頓愛樂樂團遠遠不如。
再說優秀的:馬捷爾。
2013年初的藝術節,馬捷爾臨危受命代替因病無法來港的慕迪(Riccardo Muti),然而更見真功夫的,卻是港樂「馬捷爾系列」。系列當中有《無言的指環》和《戰爭安魂曲》,前者要求甚高,銅管手也勉強應付了。《戰爭安魂曲》只演一場,卻大概是2013年最出色的音樂會之一。布列頓的作品本身深刻,跟梅湘、荀白克、潘德維斯基、蕭斯塔科維奇等作曲家一樣反思大戰的傷痕。馬捷爾將《戰爭安魂曲》內在的肅穆表達得相當穩重,大樂隊、室樂團、獨唱者、合唱團都合拍,顯而易見是馬捷爾的指揮功力了。
另一個多人讚譽的音樂會,是鄭京和小提琴獨奏會,由於評文不少,我就不作評論了。我想說說唱片,2013年的焦點有夏伊(Riccardo Chailly)的布拉姆斯交響曲、拉圖(Simon Rattle)的春之祭、戴維斯(Sir Colin Davis)的白遼士安魂曲和楊森(Janine Jansen)的舒伯特弦樂五重奏等等。但我個人最大收穫,莫過於五十四張Boxset的Decca Sound:The Analogue Years,從中可以聽到許多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經典錄音,而類比錄製的音色溫厚,蘊藏全面數碼化前的音色靈光,其中阿巴度(Claudio Abbado)的孟德爾頌交響曲,跟後來的DG版和SONY版比較就顯見青年活力,而Boxset中鄭京和的華爾頓及史達拉汶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也是經典錄音。
我今年聽過三十多場古典音樂會未能心滿意足,似乎需要一套Boxset讓冬日來得充實。
討論作品:《德累斯頓愛樂樂團》
評論場次:2013年8月24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討論作品:香港管弦樂團《戰爭安魂曲》
評論場次:2013年11月7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