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南小姐》演活母女角力

作者:何俊輝

發表日期:2017 / 04 / 04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大公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重要藝術家或作家/藝團訪港 / 自選藝評

 

香港藝術節找來愛爾蘭都爾德劇團演出由 Martin McDonagh 編劇與 Garry Hynes 導演的《麗南小姐》,劇中的女主角其實叫莫琳(Aisling O'Sullivan 飾)而非叫麗南,「麗南」是愛爾蘭的地方名稱,即莫琳與其媽媽瑪姫(Marie Mullen 飾)生活的地方。

 

據劇中台詞形容,麗南位處郊外並見田野,可是莫琳與其媽媽的心態看來像雷.杜利(莫琳心上人帕圖.杜利的弟弟,Aaron Monaghan 飾)那「我不想在這裡!」的埋怨話一樣,都是厭倦了田野生活,劇中既沒有台詞寫莫琳靠耕田過活,也沒寫瑪姫愛看田野風光,反而寫這對母女終日留在家中,媽媽常坐在椅上看電視或無所事事,並頻叫女兒煮燕麥粥、開收音機或做其他家務、瑣碎事。在 Aisling 那似傭人和表面似任勞任怨的演繹下,觀眾能感受到莫琳是心懷怨氣及滿口針對媽媽的怨言,該些怨言是充滿狠毒的語言暴力和無視親情的巨大傷害力,如女兒會直斥媽媽「又老又蠢!」,更瘋狂是女兒明言想有人斬死媽媽,媽媽瑪姫沒有一味忍氣吞聲,而是見飾演者 Marie 跟演女兒的 Aisling 同樣臉露有血有肉的怨恨、好勝、心痛和冷酷無情,並將這些壞透的內心感受融入一些反擊女兒的傷害話裡,當中最有殺傷力的應是辱罵女兒為「蕩婦!」。「蕩婦!」正徹底道出這對母女為生活瑣事在家中進行困獸鬥的遠因,原來現年七十歲的媽媽一直阻撓女兒在愛情上的發展,包括批評現年四十歲的女兒於人生中祇吻過兩個男人亦算太多。要讚是劇中的針對侮辱話並非全是難聽兼欠缺內涵,如媽媽質問女兒「為何不在家中講英語?」,女兒即以「在愛爾蘭為何不講愛爾蘭語?」來反駁,英國與愛爾蘭那糾纏不清的關係確充滿黑色幽默地似劇中難溝通、恩怨多的母女關係。

 

許鞍華執導的電影《客途秋恨》中有一句寫母女關係的著名對白:「最親的人最遠,最遠的人最親」,有趣是這對白可一針見血地形容《麗南》中母女的整體關係。莫琳愛的男人帕圖.杜利(Matry Rea 飾)走到倫敦當地盤工,帕圖曾指自己有個在美國生活的叔叔或叫他去波士頓工作,衹是時機未成熟使莫琳與帕圖要分隔於麗南、倫敦兩地,觀眾能感受到全劇最有希望的筆觸正是在演員的精準演繹下,莫琳似幻想過自己可跟隨帕圖到美國生活,擺脫煩擾的媽媽。帕圖那寄自倫敦的情信成為整齣《麗南》的轉捩點,瑪姫燒了這封信使母女之間由上半場的言語暴力角力,升級為下半場的身體遭肢體暴力殘害,殘害的可怕場面嚇得現場某些女觀眾尖叫。教人無奈是帕圖最終移情別戀,令觀眾醒覺到媽媽一早反對女兒跟帕圖在一起,似是及早看透了帕圖的不可靠兼為女兒的幸福著想,此乃「最遠的人最親」的例子之一。

 

另一條將母女情的親與遠寫得淋漓盡致的伏線,則見於編劇先描述雷.杜利跟瑪姫的相處原來比這對母女的相處融合得多,二人喜歡一起看電視兼吃同一款餅乾,令觀眾感到雷似是瑪姬的親生子,而其後雷之所以能使觀眾留下難忘印象,除了是 Aaron 把雷的心態言行演得十分戆直兼將雷的大多數說話提高音調說出,以替佈滿人性、親情陰暗面的《麗南》產生一些喜劇感外(喜劇感的效用是令戲的氣氛有變化,使戲不會深沉得單調),更讓觀眾目睹雷對瑪姫與莫琳的為人、生活小習慣非常清楚,劇本細緻地寫出雷察覺到母與女同將「雷」講錯為「帕圖」,以及母與女同樣在雷打開門離去時叫他把門關好,這就令莫琳和觀眾意識到莫琳似是瑪姬的影子,二人有很多互相影響和相似之處,可是媽媽的遠離教莫琳就算後悔也來得太遲,用「最親的人最遠」來形容莫琳既失去媽媽又深感媽媽的靈魂跟自己如影隨形,相當貼切。

 

瑪姫與莫琳的家是以灰色為主調,令這個失去了丈夫/爸爸的家予人祇有抑鬱而毫無家庭溫暖之感,相反觀眾能從家庭佈景上方見到縱使下雨也天色蔚藍(觀眾不見瑪姫的家有任何窗可望見藍天,當然屋中人也設定為不能看見佈景上方),給人的感覺是:衹要這對母女離開家門到别的地方過另一種生活(如帕圖走到倫敦),便可變得心胸廣闊或活得更好,偏偏人往往被仇恨、好勝蒙蔽,要鬥到你死我活才肯罷休。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麗南小姐》
演出單位:都爾德劇團
評論場次:2017年3月16日,下午7時30分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