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文慶
2015 / 04 / 24 | |
《蘋果日報》網上論壇 | |
當代藝術有沒有所謂的標準?「藝術是什麼」的問題可不可能有答案?——本人才疏學淺,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但我知道有誰可以為這些困惑提出權威與合理的見解——她叫西九M+博物館。
首先我解釋一下點解M+小姐可以(也必須)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呢。因為她正拿著數以十億元的公帑——相信我交的稅佔了其中一小小小小小部分——為我們香港人的視覺文化博物館購藏當代藝術品。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M+小姐一定握住評審當代藝術價值與質素的標準,以確保遴選與購買的過程嚴格認真公正,而非任意兒戲或貪腐。你能想像西九授權牛頭角順嫂揸住我們納稅人的錢去街市購買藝術品的荒謬情境嗎?
作為香港公民,我們有知情權去了解公共機構把納稅人的錢花在什麼地方;也有文化權了解本地的公共博物館到底買了什麼藝術藏品來建構與敘述我城的藝術文化、歷史、身份與形象。
空有「收藏策略」無「審美標準」
所以我就上了西九文化區的網站,看看M+小姐怎麼說。在「關於M+藏品」一欄,我找不到收藏藝術品的「標準」,但看見所謂的「根據三大範疇作優先考慮因素」的「收藏策略」:
1)反映香港的混雜性、共存性和迫切性(時間性);
2)由20至21世紀香港視覺文化的重要作品組成,當中包涵前輩及新晉藝術家,反映藝術創造的歷史及當代的發展,並以此中心出發⋯⋯外延至世界各地(地域性);
3)以較廣義的『藝術』觀念,結合較靈活的『跨媒介』概念(反映視覺文化複雜性的重點領域)。
我想,這些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收藏策略」概念或空話,就是M+博物館有意無意想傳達給公眾的購藏藝術品的「審美標準」——而我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標準」講了也等於無講。因為呀M+小姐,我實在不明白什麼是「香港的混雜性、共存性和迫切性」?你是根據怎樣的原則去評選出「香港視覺文化的重要作品」?而「較廣義的『藝術』觀念」有多廣?「較靈活的『跨媒介』概念」又有多靈活?
如果西九官網沒有清晰地為我們提供M+博物館購藏藝術品的「標準」,或者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臨時購藏委員會的成員們——包括羅仲榮、鄭志剛、靳埭強、馮美瑩、徐文玠、羅榮生、鮑藹倫、龐俊怡、施南生和烏利・希克——應該為我們說說他們小圈子的購藏委員會又是根據怎樣的「審美」標準遴選與購買作品。但我也實在找不到他們發表過什麼可供參考的言論;除了烏利・希克。
「每一個藏品都是一個具體化的過程;藏品包含了收藏家的遠見、想像力、直覺和熱情,也折射出他在研究上付出多大努力,能捕捉到多少機遇,運用多少資源,甚至勤勞和惰性。」在官方網站一篇〈烏利.希克博士前言〉中他提到,「無論自覺或不自覺,搜羅藏品的篩選過程難免有主觀標準存在。」
烏利・希克提到兩點很有意思:一是收藏家的藝術研究;二是收藏家必然存在主觀標準。但購藏委員會的成員們(除了的烏利・希克)都不是收藏家——或者成立K11 Art Foundation的鄭志剛也算是資淺的藝術品收藏家吧——更不用說他們有發表過什麼「藝術研究」。而他們(購藏委員會們)存在的「主觀標準」,給我們的感覺除了是橡皮印章之外,更難以脫離利益衝突或利益輸送的嫌疑。
暫且不說M+小姐如何慷慨豪灑1.77億元購買——捐出1463件藝術品的——烏利・希克的其他47件作品是否有經過嚴格的評選。但我發現更為爭議性的是在M+公開的藏品當中,就有購藏委員會成員的作品——鮑藹倫(2件)與靳埭強(11件)。另外,鄭志剛會不會主觀地透過M+博物館購藏一些自己有所收藏的藝術家的作品,以令其私人的收藏品在市場上升值,這也是難以避嫌的。
惡魔總會露老尾
或者讓我們看看M+小姐揸住「三大範疇」購藏了些什麼東西。
「截至2015年1月31日,M+ 已收藏2,432件藏品(包括購置及捐贈但不包括M+ 希克藏品),當中超過50%是本地藝術家及設計師的作品。⋯⋯目前的藏品涵蓋多個創作媒介,包括素描、電子媒介、裝置、物件、繪畫、攝影、建築模型、印刷品、雕塑及時間媒介等。M+合計收藏3,942件藏品(包括M+ 希克藏品),當中約32%是本地藝術家及設計師的作品。」(西九M+網站)
簡單計計數:在2,432件藏品當有50%是本地藝術家及設計師的作品,2432x0.5=1216件。而在1216件中,估計本地藝術品與設計品各佔一半,1216x0.5=608件。而我在該網站下載了一份「完整的M+藏品名單」,裡面包括了609件藝術作品。所以我的估計應該十分接近。但是,你不要被M+小姐的粉飾了「數面」欺騙。惡魔總會露老尾(Devil in the details)——讓我們看看厚顏的M+小姐買了些什麼東西。
在公開的609件藝術作品,我們又簡單計計數。以下是購藏得獎數目排行榜:
劉香成(攝影96件),黃炳培(又一山人,攝影45件),何倩彤(38件),吳爾夫(德藉攝影師,攝影30件),何藩(攝影20件),呂振光(14件),石家豪(14件),曾灶財(14件),靳埭強(11件),王無邪(10件),謝德慶(7件),郭孟浩(2件),關尚智+黃慧妍(2件),林東鵬(1件)⋯⋯
只是以上15位藝術家就合計購藏了304件作品,已佔609件藝術品中的50%。而在這304件作品中,攝影作品佔了191件(約63%)——多樣性?——也就是說其他的媒介如素描、電子媒介、裝置、物件、繪畫、建築模型、印刷品、雕塑及時間媒介等加起來也不超過37%。(另外重點要提一提,而這其中並沒有購藏任何李傑與白雙全的作品。大概是因為希克捐贈的藏品中包括了1件李傑和7件白雙全的作品。所以就不用再花錢購藏他倆的作品了?)
這些數據的細節告訴我們什麼東西呢?大家對比一下M+所謂的收藏策略「三大範疇」與購藏的作品就知道了。
那些缺席的香港藝術家在哪裡?
而我要針對收藏策略「三大範疇」的第二條,關於「地域性」的問題提出點想法。
2)「由20至21世紀香港視覺文化的重要作品組成,當中包涵前輩及新晉藝術家,反映藝術創造的歷史及當代的發展,並以此中心出發⋯⋯外延至世界各地」。
請留意這裡提出的兩點購藏作品的重要因素:
一是「包涵前輩及新晉藝術家,反映藝術創造的歷史及當代的發展的20至21世紀香港視覺文化的重要作品組成」。
M+小姐,你不會說以上佔了50%藏品的本地15位藝術家(再加上其餘那些名不經傳的藝術家)就可達到了這個「範疇」了吧?為什麼連像陳育強教授如此重要的藝術家的作品也不包涵在內呢?他可是深深地影響了後來傑出的藝術家如李傑、白雙全、林東鵬等人的創作呀——還有楊秀卓、黃國才、梁美萍、何兆基、程展緯、楊陽、梁寶山、林嵐、文晶瑩⋯⋯我可以一直列出過百位於香港20至21世紀俱重要性的缺席的本地藝術家。
二是「以此中心出發⋯⋯外延至世界各地」;也就是說以香港本地的藝術為中心出發。
但比較一下,在那合計共3,942件的藏品之中——(我相信其中希克的1510件藝術品之中,的確可反映中國(特別是北京)在70至90年代的藝術生態,可是這325名藝術家之中只有李傑和白雙全兩人是香港人)——佔有的609件藝術品(不包括設計作品;事實上其中還包括了亞洲其他的藝術作品)算什麼以香港為中心出發呀?分明就是以「北京」為中心出發。
我們需要知道什麼?
要知道作為公共機構的M+博物館首先是香港人的博物館,其次才是中國、亞洲以至世界的博物館。因此M+的藏品必然影響著香港當代藝術文化的身份定位與未來發展。M+博物館的藏品的價值觀念與質量,也會直接影響著香港社會的道德規範、價值取向、歷史敘述與審美觀念。所以M+必須要向港人交代她購藏藝術品的審美標準、價值標準、質量標準。以確保遴選與購買的過程嚴格,而非小圈子的任意兒戲或貪腐。
更重要的是M+拿著香港人的錢去購藏當代藝術品,我認為M+有責任亦必須公開全部她購藏的作品,包括購入作品的價錢。可讓大眾檢驗價錢在市場上的合理性。特別是讓我們知道,「以香港藝術為中心出發」的M+博物館到底投資了多少資金在購藏香港藝術家作品上,又投資了多少金錢購藏內地、以至其他地方的藝術家作品上。公開以上資料是為了防止出現浪費公帑或利益輸送的貪腐嫌疑。
如是,以公民的知情權與文化權,我們有權利要求西九M+博物館公開以下資料:
一)購藏當代藝術品的審美標準;
二)公開每件藝術作品購買的價錢。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