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爆期的音樂會

作者:洪思行

發表日期:2016 / 08 / 10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像素麵包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場地與空間

 

某日跟F團的其中一個負責人傾談,他忽然說:「我們快舉行的音樂會的銷情很差,你有沒甚麼方法幫助宣傳?」我確實有點驚訝,因為他們的音樂會不是沒有賣點,過往搞的音樂會的反應不差,何以這次銷情慘淡?

 

然後我們在想究竟觀眾去了哪裡。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同期有其它音樂會「吸取」了他們的觀眾源。儘管這無法完全解釋票房慘淡的成因,卻是不無道理。事實上,音樂會撞期的情況在香港越趨嚴重,根據《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的資料顯示,單在2014年11月8日,已經有八場音樂會(部分於下午舉行),當中有香港小交響樂團的《周未爵士夜》、熱門節目《Igudesman & Joo》、香港作曲家聯會的《音樂新文化2014》等。有時一日內更會高達十一場音樂會!不難想像各音樂會或多或少會互相「鎅票」,影響大家的票房,看看哪個夠「硬淨」,還是兩敗俱傷。即使不是同日演出,而是演期相近,都會有影響:畢竟去音樂會對精神和銀包都是一種負擔,就算是「職業觀眾」,也不可能連續數天去聽音樂。

 

以八月為例,雖然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中樂團正值暑假,很多學生團體或以年青人作主力的團體借機「搶攻」這個檔期。筆者認識一位D團的負責人,早明言八月檔期是「痴線」,有太多音樂會舉行,所以D團已放棄這個檔期。除了D團外,筆者亦留意到有些常在八月舉辦音樂會的團,也改在其它月份,可能都是出於相同的原因(不過今年八月卻出現新的《維港音樂節》)。

 

撞期越趨嚴重的原因,其一是固有的音樂團體增多了音樂會,譬如小交近年積極推行大堂音樂會和Fringe Club音樂會系列;香港歌劇院除了以往兩個歌劇和一個兒童合唱團節目外,這兩年都在八月搞歌劇音樂會(又是八月);香港節慶樂團由過往兩個音樂會,今年變成四個;香港聲蜚合唱節上年的「Bach 330」更是一整年的計劃。那些團體增多了音樂會,無非是要發展,提升自身的capacity,這點是無可厚非,甚至是值得鼓勵,只是副作用就是進一步將空檔填滿。

 

另一個原因是多了人搞音樂會,不論是透過個人名義還是新的音樂團體。就像政黨一樣,近年香港忽然多了很多新政黨或政治團體,音樂界亦然。至於為何多了人辦音樂會,除了網絡能減輕一些成本(如宣傳費),最重要是「自主」的意識抬頭,大家都願意自己落手做,不怕麻煩冗長的行政工作。事實上,即使是網絡年代,租場、註冊社團、處理票務等工作是沒有甚麼大改變,所以說改變的是人的心態。

 

一方面舊有的團體想舉辦多些音樂會,一方面不停有新人加入,當中也不可能有甚麼協調機制,團體只能在申請場地時求神拜佛,冀求申請成功之餘,也不要跟甚麼熱門節目撞期。這情況反映了香港古典音樂市場的供求情況,筆者不敢就此斷言現在已經是供過於求,但在供應不停增加,而觀眾數量沒相應上升的情況下,前景難以樂觀。事實上,聽聞九大的整體票房因市道不景氣而受影響(零售業受影響,演藝界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推飛」只會越來越難。

 

這個供求的生態問題只能遺撼地說不可能即時解決。減價促銷,甚至是送票來「整靚票房」雖然是一種辦法,但此舉無異是飲鴆止渴,長遠來看絕非健康的發展。F團負責人也跟筆者說他不希望走到這一步,因為只會令觀眾以為香港的音樂會就是那麼平,再貴一些都不願買,最終受苦的還是整個業界。

 

說了大半天,解決的方法還是回到培養觀眾的老話題上。然而,培養觀眾需時,面對當下的環境,音樂團體為求吸引觀眾,筆者估計會有以下的情況出現,(一)越來越非純古典音樂的表演:在古典音樂界,大家都曉得演奏那些熱門曲目,很難突圍而出,冷門曲目又是票房毒藥,因此,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需要為節目設計一些賣點,而那些賣點通常都非音樂的,例如多媒體應用、其它藝術形式的crossover等,用創意作招徠;(二)多了以音樂節的方式行銷:對於能力較高的團體,舉辦音樂節固然是要追求他們的藝術理念,同時音樂節本身既是一個賣點,又能夠集中資源,降低成本,甚至能推出套票優惠,吸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