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1號》:黑白凝視黨性與良知

作者:皮亞

發表日期:2018 / 04 / 22

藝術範疇:電影

發表平台名稱:《明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社會事件與創作 / 自選藝評

 

查看網上圖片,看見立於中英街的界石,經歷過百年風霜,每塊都傷痕累累,只有1號界石最光鮮,想必是因為立於江澤民題字的石碑旁。時常都說,良知與黨性兩難存,《中英街1號》站在歷史分水嶺,見證著兩代人理智與激情的糾結。

 

到訪中英街從來不是易事,要到警署申請禁區紙,不相關人士又一律不得進入,區區一條街,就因為背負的百年戰爭歷史,而要像伊斯蘭婦女一樣從頭到腳披上黑布。其實,世界大戰沒有在沙頭角中英街開打,最多都只是冷戰時期分隔中英兩地的緩衝帶。世界大戰戰場不在此,卻是六七暴動爆發前,雙方首次出現武裝衝突的地點。

 

中英街不易進入,想不到連電影也受牽連,想在戲院堂堂正正欣賞,也好像要過五關斬六將拋件手製「菠蘿」才能達陣一樣荒謬。先是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就算連一部最新港片也沒有,也要把《中英街1號》摒諸門外。像是單看片名已經怕怕,虛怯至此,還能再說什麼推動電影藝術?戲院商只賣爆谷不賣身,不支持,不給銀幕,不安排放映,不是佛系而是荒謬社會常態。《中英街1號》真的生人勿近嗎?

 

老實告訴你,《中英街1號》是愛情片,是關於兩代年青人命運自決的片,多於政治片。

 

故事背景當然與政治有關,介乎於1967年暴動與2019年後傘運兩個時期,與其說是政治片,不如說是關於良知的電影。政治只是幌子,只是借來說故事,良知才是主題,年青人才是主角。香港社會各界害怕有獨立想法的年青人,怕到要趕盡殺絕,又是事實。

 

開場幾個定鏡看見中英街風景,紀實禁區面貌,但風景今昔如白駒過隙,鏡頭映著廖子妤騎著單車穿越小橋街道,把本是兩地邊境的中英街,透視成兩段時空歷史的時光隧道。騎單車的廖子妤一人分飾兩角,先是1967年的高中女生,後是2019年的社運青年。1967年的高中女生沒有站在革命最前線,反而卡在恰如中英街不中不英不左不右的介乎本質。

 

《中英街1號》以廖子妤演的角色為敘事中介,帶觀眾進入兩段時空革命世界的核心與外圍。故事也從中介本質繼續發酵,1967年的女生其實青春開朗,但時代令她焦急迷惘,令她著急的,是男友及父親的處境,多於社會主義工人反英反資革命。

 

銀幕上的男友游學修,無時無刻走在革命最前線,是一面鏡子。從鏡像中看見的,不只是年青人的熱枕,還包含更偉大的象徵——毛主席和他的海報。反映出整件事情,不是純粹的工人階級發聲,而是抹上恍如宗教祟拜式狂熱。游學修家中掛起巨型毛像海報,他樂於被毛像日夜監視,與生活同行,彷彿要坐在毛像海報前,才能振振有詞說出革命的話。整段刻劃其實低調不經意,但就令人反思,游學修與同道者大叫擁護毛主席口號,究竟是什麼樣的激情。

 

關鍵是,游學修角色心口只有個勇字,一頭栽進抗英之路,故事不是沒有給他機會靜一靜想一想,那位從內地非法偷渡而來,闖進他家避世的大陸青年,就是另一面鏡。大陸青年也明明白白說清楚——從上面走落來,就是想避開上面的事,但游學修又叫他走回上面發生的事當中,他感到很委屈。說的是文革。游學修沒理會大陸青年,而大陸青年也不是什麼意志堅定之輩,最緊要是有飯開。

 

最緊要有飯開——本來是低下層的辛酸寫實,但換進了今日香港,就成了與良知相違背的諷刺。《中英街1號》既同情這些人,也默視這些人。而最後,亦只能目送這些人走上不歸路。假如戲中的游學修,是以毛像海報作為精神支柱,最後這也只是一條無動於中的柱,送別他的孤魂。

 

戲中,花了很多篇幅描寫中英街發生村民抗爭時,廖子妤到處奔走尋父尋男友,其實她是帶觀眾發現良知。良知是來自另一位由盧鎮業演的富家子角色。六七暴動本質是反英反資的抗爭,來自資本家庭的富家子,卻一直伴隨著廖子妤,協助她尋父尋男友,從無怨懟。當然,愛情是推動他行為的原因,他喜歡廖子妤,所以幫她。但絕不能抹煞這個角色所反映的人性和「心地」。

 

儘管他未必認同村民行動,游學修更擺明是情敵,但盧鎮業依然拋開少爺身份,走進抗英暴動漩渦,尋人救人。他不是英雄,他的力量很小,他只嘗試帶廖子妤,她的父親,和朋友游學修脫離危險。

 

假如游學修的行動是黨性,盧鎮業的行為就是人性。而廖子妤也受這位少爺的人性感染,令動盪的年青生命得到一點愛情滋潤。但年青的愛情終歸無法開花,不是年青人的錯,是時代宿命,是社會是大人的錯。這一點,在2019年的一段戲,就更明顯。

 

假始舊時代的三個青年,對為社會而行動未發展出一套成熟概念,到了今天的時代,這個概念明顯更具體地落實於三個角色身上。

 

2019年的戲,由廖子妤出獄開始說起。年青人為了社運而入獄,廖子妤並沒有流露軟弱的悲傷,反之,她的角色比1967年的高中女生更堅定,堅定地做她認為對的事。她不再是為愛情為找父親為找男友,而走入抗爭圈,相反,她是為公義而挺起胸膛。

 

游學修角色依舊走在社運最前線,傘運之後,是村民的土地問題,兩段時空兩個他,昔日的他為意識形態而對抗衝突,今天的他明顯因為接觸過村民,因為良知而與財團抗爭。盧鎮業演的大學生,亦繼續用良心用忍耐,去為愛情為公義做點事。

 

那位叫永權伯的村民角色,其實是老左,他的出現,作用像1967年的大陸偷渡青年,但大陸青年因為「最緊要有飯開」而苟且偷生,時間與歷史洗禮卻令老左看清楚當年那場暴動的本質,老左沒有因為沒飯開而屈服,他堅守不屈,更對三個青年的思想構成衝擊。從被毀家園的老左,到游學修,再到廖子妤,抗爭不再是為虛妄的意識形態,而是出於愛。影片帶出一個信息,所謂愛,是愛我們居住的這個地方。因為愛,所以要保護。就像1967年的少爺保護所愛的女生。

 

《中英街1號》透過歷史政治社會事件,談革命也談情,手法貼人貼地貼事,以黑白片形式,冷靜凝視,梳理思緒,為事非黑白不分的社會和時代,投下也激情也詩意的炸彈。影片瀰漫濃濃的無力感,是為時代反照,革命不成功,愛情也泡影,年青人轉眼也不再年青。三個青年或是主動或是被動,但也一起義無反顧地本於良知而行動。當黨性驅逐良知,人也就要為愚昧付出代價。

 

戲中透過游學修行動前的告白,提到青原惟信禪師的覺悟:「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中,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是表象,是本體,多少是真的,多少是錯的——《中英街1號》肯定是香港進入威權時代之後,最重要的電影。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中英街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