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怎樣的「次世代劇場/劇評」?

作者:小西

發表日期:2001 / 02 / 13

藝術範疇:戲劇 / 文學

發表平台名稱:《信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話語、形式的轉變 / 創作/發表平台的發展

 

踏進零一年一月,「次世代劇場」又再如常登場了。自九九年始,「次世代劇場」與評論界一直都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穿針引線,安排不同的劇場評論人與參與「次世代劇場」的各路群英會面,互相切磋。過去兩年,筆者一直都有參與這一項跟劇場新血互動往還的貼身評論活動以及撰文評點,「次世代劇場」登場其間,有一些「戰火連三月」式的論爭,更在筆者所打理的電子郵件討論組「劇聯網」上爆發,故此我希望借此「浪潮如火」的一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對「次世代劇場」、劇界以及評論界的一些觀察,拋磚引玉。不幸的是,筆者落筆的當下卻人在歐洲,無緣貼身追擊現正火熱登場的「次世代劇場2001」,唯有靠著一點時差與空間上的距離,調整視野,希望能夠更貼近整體問題的佈局與核心。

 

「一次過」的「次世代劇場」

 

去年的其中一個爭議點是「次世代劇場」的定位問題:到底「次世代劇場」是一個「推廣與發掘劇場新創作力量」與「讓年青劇人實現夢想」的機制,還是僅僅是資歷較淺的劇團藉以爭取資源的一個缺口?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不同中小型專業劇團的成立,「專業化」慢慢成為了劇界的新走向,以及公家文化藝術機構的資助標準,這對於七十年代以降以業餘劇社為主流的本地劇界,無疑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對於老牌業餘劇社來說,這一項挑戰尚不能免,更何況是那一些在世紀末才成立的新生團體?這難免叫人想起當年的市政局戲劇匯演。除了榮耀之外,在「僧多粥少」的大環境下,當年市政局戲劇匯演為有幸入選準決賽的劇團所提供的演出資助以及曝光機會,難道不正正是那些差不多是「一年一製作」的業餘劇社參加市政局戲劇匯演的主要理由?其實,單從九九年「次世代劇場」的後續節目「劇場好身手」的說明,我們已可以一窺當下資源角力的戰國局面:「『劇場好身手』由香港藝術中心策劃,是香港藝術發展局的中介機構資助計劃之一,通過撥款予香港具行政及統籌經驗的團體或機構舉辦『非常設』的表演及文化活動,藉此有效及公平地分佈資源及協助推動本地的藝術發展」;去年筆者在進行一項有關本地青年劇場的研究期間,有受訪者更直認參加「次世代劇場」,是在當下資源角力的戰國局面下爭取資源的手段。

 

主辦單位與參加者在意圖上出現差異,本是十分平常,只要大家都願意守著一套預先設定好的規矩,玩同一個遊戲便可以。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機制本身是否擁有明確的定向。就「次世代劇場」與「劇場好身手」而言,香港藝術中心的取向都十分明確,大致上都是朝「推廣與發掘劇場新創作力量」的方向走。長遠而言,這一類機制愈多元化,對於本地的劇藝發展就愈有利。然而,除了多元化之外,我認為與這些機制配套的後續機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不錯,今年的「劇場好身手」是九九年「次世代劇場」的後續,但正如行內人對「劇場好身手」的暱稱,「劇場好身手」不過是「次世代劇場Upgrade版」而矣,仍然秉承著此一類機制的「一次過」的性格。其實,香港藝術中心也不妨考慮,從每年的「次世代劇場」參與組合中,挑選一些具潛質的組合,輪流於香港藝術中心駐場,讓這些組合能夠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持續創作,透過實驗與犯錯,慢慢成長。

 

次世代劇評人:獨學而無友?

 

與「次世代劇場」相比,本地的「次世代劇評人」就顯然沒有那麼幸運了。所謂「次世代劇評人」,指的是一批九十年代末期湧現的一批晚生劇評人,她/他們大多出身於一些由諸如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等評論機構或組織所主辦或合辦的課程,在評論機構或組織的穿針引線下,她/他們開始活躍於報刊、演後談、電台廣播等等不同的評論空間。且慢,既然「次世代劇評人」已得到了不同評論機構或組織的一定扶翼,而她/他們亦不乏發表評論的空間,筆者為什麼還會說:「與『次世代劇場』相比,本地的『次世代劇評人』就顯然沒有那麼幸運了」呢?

 

不錯,對於新晉評論人來說,發表與磨練評論的空間是多了,而在這一輩「次世代劇評人」中,亦不乏極具潛質者(例如梁偉詩、陳國慧等),但仍處於幼芽階段者,實在為數不少。單就去年「次世代劇場」演後談而言,「次世代劇評人」的陣容是夠鼎盛的了,但客套與泛泛而談者多,中的與分析細緻者則鮮。過去幾年,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在開班「製造」「次世代劇評人」的同時,亦把「次世代劇評人」大量推上戰場作實戰,意圖是好的,但成績卻顯然仍離理想尚遠,難免有「拔苗助長」之嫌。去年「次世代劇評人」陳慧兒曾經提出過一個有趣的問題:「次世代劇場」有資深或新晉的劇評人提點,但新晉的劇評人呢?無庸否認的是,相對於劇人,劇評人被許可擁有的成長期向來都是極短的,他/她們差不多是才一斷奶,便被認為應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般的材具,加上評論向來被視為一種「單打獨鬥」行業,要天天向上者,惟有「自求」多福。

 

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想「次世代劇評人」除了可以主動地展開論述上的對話,互相砥礪外(此亦是筆者建立「劇聯網」的主要原因),他/她們亦可以研讀小組形式,或細讀評論精品,或考察特定專門課題,或互相指點對方的評論文章,透過對話,持續磨練。畢竟「單打獨鬥」,每每事倍功半,且已不合時宜。

 

討論作品及場次:

評論主題:藝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