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神童成功過渡

作者:劉志剛

發表日期:2018 / 03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art plus》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教育與承傳

 

原來,中國漢朝已有對神童的選拔制度,選舉法規定:「孝廉試經者拜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世說新語》、《太平廣記》都記載有大量的神童。王安石的《傷仲永》是一篇探討神童問題並警世的散文,強調後天的教育比天賦更為重要。

 

西洋(古典)音樂著名的神童首推莫扎特,其實不少作曲家都是早慧之才。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也是一位,但他的父母很謹慎,並沒有試圖利用他的天賦。(有說這是由於孟德爾頌家勢顯赫)。上世紀著名小提琴家梅紐因(Lord Yehudi Menuhin)是神童,自小已是被操縱的一株搖錢樹;所以他後來成立梅紐因學校,目的是栽培有過人天賦的兒童並保護他們免受剝削。

 

所有建立起事業的古典音樂家,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神童;他們一般四歲開始便認真學習(台、港的許多父母,不是也是在這個時候,要小朋友開始學樂器嗎);所謂神童,只是他們中的少數比其他人更快地在舞台上展示天賦罷。被標籤為「神童」可以是一個詛咒,因為它未必是關乎音樂而是關於商業和炒作。十八世紀的莫扎特和二十世紀的梅紐因都被迫進行「馬戲表演」;廿一世紀的音樂天才能避免踏上同一條路嗎?

 

梅紐因學校前校長Nicolas Chisholm說:「我並不熱衷於神童這個詞。它源自拉丁文,意思是怪獸。我不認為年輕人應該承受演出的壓力。總會有觀眾是來看表演的猴子,不視孩子為音樂家。為什麼著急呢?音樂是一種交流媒介,你必須擁有一些東西讓你跟別人交流。」說得好,一個10歲的孩子儘管能倒背如流地彈出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或拉奏出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他有甚麼話跟聽眾說呢?是演奏者的生活經驗,令他們的音樂製造承載着訊息。要培育孩子作為一個音樂家,便不是把他作為「神童」去營銷。我們希望他能跟其他孩子一起成長,不希望他是個孤獨者。

 

歷史告訴我們,許多神童長大後不會成為藝術家;有些甚至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痛苦。有這個認知的父母,是喜憂參半。我們應該放棄「父母以資優子女作搖錢樹」的刻板印象。有個母親跟我講到她的兒子,說:「他的興趣與同學相距甚遠。他不想在小息時追逐,只想去拉小提琴。我們問自己,甚麼對他是最好的;但是他把我們推向音樂。這有點嚇人,因為沒有人知道日後會如何;不管你有多少天賦。但是如果你不相信,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栽培天才兒童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英國全國天才兒童協會主席史蒂芬·托馬斯說:「天才們的危機是他們會認為自己與眾不同,並對此作出反應。部份可能會心生反感,他們刻意不去發揮自己的潛能。除了智力上的刺激之外,他們還需要社會和情感上的支持。勿忘他們是孩子,也有社交和情感上的需要。」

 

即使是經理人,亦應扮演監護人和促進者的角色。一位不願我quote他姓名的經紀人說:「音樂會必須精心編排,不能太多,不能打斷他們的學習,不應該有任何壓力。但是從小就有一個舞台生涯,這事本身並不危險。」

 

小提琴家Chloë Hanslip在2001年與華納唱片公司簽訂了一項創紀錄的協議:當年她才13歲,比Anne-Sophie Mutter跟DG公司簽約時還要年輕。合約指明是出版五張唱片的,但是錄了兩張碟華納便毫不客氣地放棄了Chloë,理由是銷售沒有達到預期。才15歲便給公司炒魷!諷刺地,Chloë的技藝並沒有衰退,而且穩步發展。無論如何,此事對當事人是一個打擊。

 

這裡介紹一位成功從音樂神童過渡至成年藝術家的人物。完全是亞洲人樣貌的周善祥,洋名叫Kit Armstrong,生於美國洛杉磯;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台灣人。他是獨子。據說Kit從未見過生父。

 

假如Kit不算是神童,真不知道誰算了。他的母親(華爾街前broker)說:「三歲的時候他已在閱讀華爾街日報和商業周刊了,在五歲之前他已完成高中的數學課程。我們嘗試過很多不同的東西,去不同的學校;對Kit來說全都太淺易了。結論是傳統的教育系統不適合他。」

 

也是五歲。Kit翻開一本刪節的百科全書,自學作曲;當時家中既沒有鋼琴又無電子琴,連播放CD的電器也沒有。母親發現了,便讓他學鋼琴。六歲,第一首鋼琴奏鳴曲出爐。翌年入加州Chapman大學讀數學、物理及作曲,在那裡他的代數幾何和topology功課已經超越了博士水平

 

Kit異常敏銳的頭腦首先是通過數字表現出來 - 他12個月大已掌握了基本的數學概念。這男孩的寵物雞都是以化學元素命名的,大概有助於激勵他創作?他說:「雞很有音樂感。當我彈琴時,他們會像去音樂會那樣走到窗口來。」他的第一首重要的作品就是「雞奏鳴曲」(1999)。

 

八歲寫了他的第一首交響曲。9歲時,獲猶他州立大學錄取為全日制學生,修讀數學、生物學、遺傳學、物理學和音樂。十一歲他被費城的柯蒂斯音樂學院錄取,同時入賓州大學唸數學和化學。柯蒂斯學院的鋼琴教索科洛夫(Eleanor Sokoloff)同意周善祥是一個真正的天才:「他理解音樂的能力是如此卓越。」

 

在鍵盤上技術熟練的孩子並不罕見,但是他們許多在成年之前便會`burn out';有時還會出現人格問題。索科洛夫說:「濫用上天這份禮物是很容易的。可幸Kit有一個好母親和一個優秀的、保護他的經理人。」

 

12歲時Kit轉到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並在帝國學院繼續他的數學研究。前者的Benjamin Kaplan教授親睹這新生不用碰鋼琴、在45分鐘內將一份八大頁的德布西作品牢記心中。一邊讀書,Kit一邊以獨奏家身份與各大樂團演出。鋼琴大師勃蘭德爾(Alfred Brendel)頭一次聽Kit時Kit十三歲。雖然覺得這小子挺不錯,但勃蘭德爾從來不收少年人做學生,他回憶道:「你不會僱用一個攀山嚮導去教孩子如何行走。」可是,當勃蘭德爾聽過Kit的蕭邦降B調夜曲的演出後,他自言自語:「我必須為他騰出時間。這是從第一個音符就把你牽引到最後一個音符的演奏。」勃蘭德爾把Kit描述為「遇到的最了不起的人才」,從此他一直是Kit的導師。有一齣音樂紀錄片《把鋼琴凳子燃燒》(英文片名‘Set The Piano Stool on Fire’,法文叫‘La transmission’)在2011年上映,導演Mark Kidel用24個月,貼身拍攝師徒倆的互動。

 

2010年8月Kit在德國漢堡獲伯恩斯坦藝術成就獎,翌年4月又榮獲漢諾威藝術成就獎。由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委聘Kit創作、慶祝他恩師勃蘭德爾八十歲生日的弦樂四重奏,有意思。

 

為了實現個人的音樂抱負,Kit買下一個教堂作表演空間!Sainte-Thérèse-de-l’Enfant-Jésus de Hirson是工程師Aimé Bonna自費建造的。Bonna發明了鋼筋混凝土,發了財;他用同樣的材料來建造教堂。教堂內部採用art deco風格裝飾,有1500朵石膏玫瑰。不幸的是,Bonna在這項目完成之前的六個月就去世了,這座建築物失修已久。在社區和市政的支持下,Kit Armstrong於2012年購買了該座建築,並將其翻新成一個音樂廳及展覽場所。

 

Kit最新的唱片發行,是一片藍光影碟:2016年三月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場演出實况。在奏巴赫Goldberg Variations之前他先演奏巴赫的前輩Byrd, Sweelinck和Bull的變奏曲。NRC的評論居然是「這場獨奏會出類拔萃到任何嘗試形容它的企圖,都會失敗。」個人便覺得,由一個變奏駁到另一個變奏,沒有人比Kit做得更自然更orga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