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和認識——《山村老師》

作者:佛琳

發表日期:2003 / 03 / 24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大公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社會事件與創作

 

教育、親情、內地香港的關係,構成了本年度香港藝術節委約戲劇《山村老師》。

 

《山》劇以雲南偏遠山區為背景,由香港人阿秀(廖淑芬飾演)回鄉葬父作故事起點,展現了子女如何追尋血緣親情,以及香港人如何認識祖國的社會結構和政治環境。全劇人物生動,資料充足,充分顯示劇場工作室於籌備過程中花了不少心思。

 

阿秀與弟弟阿剛(徐嘉燐飾演)將父親骨灰送回雲南家鄉,從親戚舊友那裡得知原來父親生前一直贊助鄉間的小學,令貧困的苦學生得到基本教育。阿秀為了承繼父親遺志,亦主動留在山區擔任老師,並與苦學生小琳(林小寶飾演)建立了一份深厚的友誼。然而,貧瘠的地理環境和複雜的人為因素,卻是苦學生成長發展的重大障礙。

 

若純以教育作為劇本命題,《山》劇其實不比其他劇作家筆下與教育有關的劇本,例如《聊齋新誌》、《芳草校園》或《白蘭呼喚》來得出色。不過,編導余翰廷是次編寫《山》劇的筆法,與其前作《不動布娃娃》或《月亮上的爸爸媽媽》相比,確實能夠藉著扎實的題材和立體的人物,將故事描繪得細膩真切、情理動人。編劇首先讓主線人物阿秀帶領觀眾一起追尋一件撲朔迷離的「助學」事件,從而揭發一個香港人(阿秀父親)如何關懷祖國的教育和貧窮問題,以此表現內地與香港之間血濃於水的親密關係。

 

另一方面,編劇在阿秀逐漸認清父親真貌的同時,亦以阿秀一廂情願希望協助山區兒童的急進態度,諷刺內地僵化的官僚制度,亦表現香港人不了解內地的政治體制,只是盲目地將港人的冀望加諸內地同胞身上。從這個角度而言。《山》劇以教育為包裝外衣,但實際上卻是著眼於內地與香港的溝通關係。劇中有村民角色,一再強調香港人不應對失學兒童或窮苦鄉民作出憐憫,也就是希望為內地人民建立應有的個人尊嚴,並讓港人認識到不同的生活環境,應該建立不同的生活標準。

 

編劇對於角色的「追尋」和「認識」過程,以至於設計各個角色的性格和關係,都有相當細密的心思。然而,編劇為了讓故事結構更加緊密,因此為全劇安排了一條同步發展的副線,藉著另一個初出茅蘆的山區老師,最終令阿秀的故事成為全劇的倒敘回憶。雖然這樣的結構能給觀眾一點意料之外的感覺,可是也容易導致觀眾反思全劇的時空問題:到底這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縱然這對全劇描繪的父女情、姊弟情和師生情,並沒有實質的影響,可是對劇本涉及的內地與港溝通關係命題,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混淆。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山村老師》
演出單位:劇場工作室
評論場次:2003年3月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