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與石硤尾

作者:何慶基

發表日期:2009 / 02

藝術範疇:視覺藝術

發表平台名稱:《文化現場》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文化政策與行政 / 場地與空間

 

《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在1月10日又再開鑼,有50個工作室180名藝術主作者參加,連續兩週末的開放日相當旺場;同一週末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分別有《再:啟動》的本地當代藝術展和《南方——黃勤帶攝影展》。

 

在牛棚已差不多被人完全忘懷的形勢下,火炭仍能保持一定的活力已屬萬幸,而開幕只有半年的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簡稱JCCAC),已出現投訴及資源匱乏的情況(參考南華早報1月10日文章),令人關注在香港另類藝術空間的發展問題。牛棚資源不足,地點僻遠加上官僚管理對場地諸多限制等困難,早已廣泛討論,不贅。有關部門愛理不理,唯有靠藝術工作者自強,正於牛棚舉行的《101隻牛》便是個值得稱許的嘗試。

 

火炭和石硤尾兩藝術村均為藝術工作室集中地,但兩者的演變過程和走出來的效果截然不向。前者為以中大藝術學生因應地產市道低迷而有機發展出來的藝術村,鬆散、有點破落,但自主性強;後者為在龐大資源配合,場地漂亮,擁有特設的展覽和表演空間,是個刻意設立的藝術村。同樣是以藝術工作室為本的空間,但產生模式和效果截然不同。拿兩者來比較,是研究藝術發展的有趣課題。

 

一個錯配

 

JCCAC 這項巨大投資,當然是基於良好意願,但觀乎其過去數月的表現,其發展實不容樂觀。首要困難是地點。在石硤尾這較基層的舊社區設立當代藝術空間,是個明顯的錯配,除了少數空間如莫昭如的「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外,有關方面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與當地居民建立關係,填補文化上的鴻溝。雖然在交通上它較牛棚方便,離地鐵站步行約15分鐘,圏中人刻意前往參觀者不會太介意,但對吸引一般觀眾有一定局限。中心起初的良好目標,是建立一個讓藝術工作者互動從而刺激創意的空間,但現在已有租客投訴場地水靜鵝飛!當代藝術觀眾已少,在石硤尾看當代藝術的觀眾則更少。缺乏觀眾將會是JCCAC需要認真面對的難題。

 

觀眾和租客投訴場地空寂.但為何起初出現超額申請,現在卻無人工作?這當然不排除香港人那「唔蝕底要咗先」心態作祟。另一原因,是本地藝術工作者大都只能於工餘或課餘時間創作,對他/她們來說,最方便的工作空間是位於工作、上課或家居附近。

 

火炭藝術村的形成,正是因為接近中大校園而逐步發展出來。當藝術村發展至一定模式,便會吸引其他友好甚至非屬於同一網絡的人士加入,這種有機的互動發展最為健康,但卻要時間慢慢孕育,一個有內在動力的藝術空間,很難一蹴即就。

 

最大敗筆

 

JCCAC最大的敗筆,是利用藝術工作者作招徠,公眾以為可以來看到不同類型的藝術工作者工作,最後甚麼也看不見,而藝術工作者覺得像是被放在動物園供觀賞,結果是兩面不討好。

 

當然,要吸引觀眾和促進互動,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強優質活動,令場地更趨活躍和別具性格。這又涉及資源問題。JCCAC體積龐大,單是大廈的營運管理和維修保養,肯定開支不菲。但主辦機構在撥款態度上已極為嚴緊,根本沒資源在起步階段,至少舉行一兩個響亮的活動來建立地位。

 

文化機構絕少可以自負盈虧,如果在初年願意作點投資,成功建立獨特性格和江湖地位,尚有機會可以站穩陣腳。JCCAC是多個文化機構的集體構思,何以看不到種種潛在問題?實令人費解。建築物太大、資源太少、地點錯配、節目不足,現在還遇上金融海嘯,JCCAC的前景絕對不容樂觀。

 

多疾而終

 

火炭藝術村的好處是整體而言沒有壓力,每年只是一兩次的開放空間,平時關起門來,工作不工作誰也管不了,反正是自己交租,這正是不收人家錢財、自力更生的好處。但火炭藝術村也有它的困境,事實上這困境已經出現:每年都是人群穿梭於工作室之間,看看道看看那,然後離去。明年再來,又是這樣。火炭下一步會是怎樣,如果有下一步的話?在迷信有機發展的年代,像火炭藝術村這類有機文化發展也有其局限,好像到了某一階段便停滯下來。在這清況下,政府可以扮演一定角色,反正整個運作機制經已存在,在開放活動期間,提供點資源作宣傳、在工廈飯堂舉行研討會、贊助印刷場刊等,所費資源無幾卻肯定事半功倍,為香港建立一個定期舉行,別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動。筆者並不反對像JCCAC這類有野心的大工程,因它可產生巨大影響力。最怕的是滿腦子鴻圖大計,落實時又「疾下疾下」,最後是「太多疾而終」。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主題:伙炭藝術工作室、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