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與擂台對唱

作者:朱振威

發表日期:2008 / 10 / 07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信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教育與承傳 / 獎項/藝術節/機制/活動評論

 

今年暑假,拔萃男書院從奧地利格拉茲傳來獲獎喜訊,又逢香港國際青少年合唱節與世界青年合唱團(World Youth Choir)先後舉行,香港合唱界好不熱鬧。在海峽對岸的台北,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以極具吸引力的演出團隊與教學課程,吸引亞洲各地合唱歌手與指揮的注意。兩地觀照下,香港的合唱風景是否真的風光明媚?

 

全天候的合唱盛宴

 

筆者參加了今年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指揮研習營,得到在香港無法得到的全新體驗。今年已是第八屆的音樂節於7月26日至8月2日舉行,包含三大部分:集合超過二百名不同背景不同年齡合唱愛樂者的合唱音樂營;正式生加上旁聽生過百,由歐美導師指導合唱指揮的指揮研習營與大師班;以及六隊外國頂尖合唱團的巡迴音樂會。

 

指揮研習營與大師班對象為不同程度的合唱指揮,由初學者到資深指揮不等。指揮營的初階班與進階班分別由德國指揮家祖特納(Kurt Suttner)與挪威指揮家漢肯(Kare Hanken)任教。大師班的取錄要求較高,須為主修指揮之研究生或是比賽得主,由合唱營指揮豪勒隆(Gabor Hollerung)兼教。一連七天的課程除了三位歐洲教授主持的指揮課外,也包括美國指揮家韓多普(Paul Hondorp)專門介紹作品及排練技巧,以及各演出外隊主持的專題講座。

 

香港成人合唱的窘境

 

音樂會演出方面,也許觀眾裏有着為數不少的合唱營參加者,幾場音樂會的觀眾反應極佳。德國史圖格室樂合唱團演出的開幕音樂會,曲目以艱深的現代作品(包括Gyorgy Ligeti的Lux Aterna)以及靜態的浪漫小品為主打。沒有強勁節奏與載歌載舞,單憑零瑕疵演唱水準與指揮貝爾紐斯(Frieder Bernius)的精細演繹,足令觀眾反應熱烈得猶如搖滾音樂會。其他演出也有極高水平,例如享負盛名的芬蘭塔比奧拉室樂合唱團黑暗而冷峻的聲音極具懾人魅力,乾冷的女聲與司徒加室內合唱團的圓潤女聲大異其趣。而節慶合唱團在匈牙利指揮家豪勒龍的激情演繹下,雖然那「威爾第式」詮釋放在巴洛克神劇可能有違近年流行的「本真」(authentic)演繹潮流,但二百多名合唱歌手的豪邁歌聲,卻征服了台北國家音樂廳近二千名觀眾。

 

回望香港,並未有相似的大型合唱活動。以規模及代表性計,由香港童聲合唱協會主辦的香港國際童聲合唱節與香港國際青少年合唱節為最接近,但那是以比賽為主,觀摩演出與指揮工作坊為輔;音樂事務處每年舉辦的青年音樂營中的童聲合唱團與青年合唱團,則與台北的合唱音樂營相近,但對象為二十五歲以下青少年。雖然童聲合唱協會的兩個合唱節都有外國名家的指揮工作坊,但以今年合唱節由日本指揮家松下耕與瑞典指揮家Fred Sjoberg主持的工作坊為例,僅為一天兩節,每人一節的公開排練,難與一連七天朝九晚五的密集課程相比。

 

在台期間,筆者與台灣及新加坡的合唱同好閒談時,他們都對香港的兒童合唱團以及學校合唱團水準之高深表讚嘆,就連杜黑也在指揮營/大師班開幕式上特別提及拔萃男書院剛剛在奧地利格拉茲獲獎。可是,這更反襯出香港的成人合唱界的窘境——六七十年代合唱團遍地開花的境況早不復再,真正活躍且有水準的成人合唱團寥寥可數,就連財雄勢大的香港管弦樂團重新組織供大型作品用的合唱團,至今仍苦於缺乏合適歌手,遑論達到如2008年香港藝術節訪港的倫敦愛樂合唱團(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過百基本團員的規模。

 

多年來,在兒童以及少年時代協助香港各大兒童或學校合唱團在國際樂壇大放異彩的優秀合唱歌手都到哪兒去?這不單是外地友人的問題,也是筆者的問題。也許,答案可從筆者在指揮營的同學,台北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的老師的說話見端倪:今年她也帶隊參加了世界合唱大賽,獲童聲組銀獎。她向筆者提到對拔萃男書院領獎時的感受:「看見其他外國人領獎,可以見到他們會為獲獎而表現歡欣喜悅。但你們的男生表現出來的興奮卻明顯不同,那可是打勝仗般的激動。」意謂其他優勝者會為實力受肯定而高興,香港人卻以戰勝對手而歡騰。

 

是表演藝術?還是運動競技?

 

無可否認,比賽競爭是促使香港的兒童及青少年合唱團不斷提升一項重要原動力:香港大學裏多隊宿舍合唱團水準超越任何一家本地大學的學生合唱團,全因該校宿舍之間的合唱比賽傳統;筆者跟任教的大學合唱團團員討論如何增加團員歸屬感時,團員毫不猶豫回答:「參加比賽」……不難理解,為何香港人構思國際合唱節時會選擇比賽模式——對香港人而言,合唱不只是表演藝術,更是如運動一般的競技項目。香港人有興趣參加的,是爭標競勝的合唱團。

 

筆者無意否定參加比賽對於鞭策合唱團進步的積極意義,而在比賽中觀摩其他地區參賽者表現及其選曲確能讓合唱團團員擴闊視野,大開眼界。只是,當有能力的合唱歌手都沒有興趣參與只為表演的團隊,或是純為舞台表演而經營的團隊只能留住少量合唱人才,香港的合唱音樂發展是否正受「合唱乃競技」的迷思作無形的阻礙呢?雖說杜黑九十年代一度熱中於帶領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多個台灣團隊在世界各大合唱比賽南征北討,在台北卻仍用心舉辦純粹以表演及教學為主體的非競賽合唱音樂節。那麼,香港人會繼續沉醉於競勝快感,還是逐漸還原基本步,將合唱音樂從新認知為屬於舞台而不是擂台的表演藝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