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戲展現唐宋遺韻

作者:塵紓

發表日期:2006 / 12 / 22

藝術範疇:戲曲

發表平台名稱:《大公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自選藝評

 

印象中福建梨園戲最近十年八年應該在港演出過最少三、四次,頭幾次都是應福建同鄉會邀請,在新光戲院演出。可惜,每次出的門票連閩籍同鄉也不夠派發。由於梨園戲源遠流長,比崑曲更老,而且很有特色,值得向閩省以外的觀眾推介,筆者於是在二〇〇一年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建議主辦這個獨特劇種的演出。很高興這項演出建議得到主事的文化經理支持,到了〇二年八月,梨園戲實驗劇團,亦是梨園戲的唯一演出團體,在香港大會堂公開演出。

 

為了讓從未接觸過梨園戲的觀眾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該次演出在節目安排上頗為特別,除了一般常演的劇目之外,亦加插了七子班(丑、生、旦、貼、淨、外、末)的「落棚腳」儀式,再由這七個行當進行程式表演(科步)。此外,亦有跳加官、表演壓腳鼓,以及曲牌聯奏。

 

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展現閩南地區的雅樂妙韻,劇團更特地誠邀洞簫名家王大浩及其他樂師合奏與梨園戲關係密切的南管音樂(即福建南音)《梅花操》及《八駿馬》的選段。雖然香港早年已經有福建體育會南音社,但福建南音在香港的音樂活動,始終遜於以泉州為首的閩南地區及台灣。通過該次梨園戲的演出,觀眾可以同時飽覽一劇一樂的特色。

 

與崑曲各有不同特色

 

論歷史淵源,梨園戲上承宋元南戲,比享有「百戲之師」的崑曲更悠久。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包括鄉土觀念),梨園戲的流布範圍遠遜崑曲,總讓人覺得它只是一個獨處一隅的地方劇種。反觀崑曲的流布範圍極廣,從發祥地崑山到江蘇一帶,再輾轉流至浙江、湖南、四川而演變成「永崑」、「湘崑」、「川崑」。當然到了北方,更與京劇產生千絲萬縷的關係。最重要的,由於崑曲的演藝要求極高,久而久之,已經成為戲曲最高藝術典範。

 

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有些戲迷難免以崑曲的標準品評梨園戲。為此,筆者亦在不同的公開場合提醒戲迷,梨園戲的演法與崑曲迥異,斷不可根據崑曲的藝術法則衡量梨園戲。例如,梨園戲丑角的表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看見提線木偶的痕跡,與崑丑以至京丑的表演方法極為不同。

 

若干樂器可追溯唐宋

 

關於梨園戲的各種表演特色,筆者在梨園戲劇團上次即〇二年來港演出前,已於本欄詳細介紹,在此不擬再贅。不過,只想特別提出音樂的一些方面。梨園戲的歌唱屬於聯曲體,並以泉腔(泉州)演唱。樂曲當中保留了不少唐宋的大曲與法曲,而用作伴奏的樂器,有洞簫,即唐朝的尺八、繼承自晉代奚琴的二弦,以及橫彈的南琶。這種橫彈與敦煌壁畫所見的琵琶相仿。打擊樂方面更有獨一無二的「壓腳鼓」,即以一隻腳擱在鼓面,以不同的壓力製造大小亮啞不一的鼓聲。難怪有些人認為梨園戲是「唐風宋韻的再現」。從以上的特色可見,這種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關於梨園戲的現存史料,其實也不太多。讀者如果有興趣鑽研這個古老的劇種,可翻閱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上、下兩本)(台北民俗曲藝,一九九四年)。這套書資料詳實,是梨園戲的權威論著,內有源流、聲腔、古劇、表藝、錄鬼與餘論諸篇。

 

最後一提,梨園戲劇團今年十二月下旬來港獻演的劇目,與上一次來港時完全不同,兩齣新編劇《董生與李氏》與《節婦吟》,以及一晚三齣折子戲。三晚的演出均安排在大會堂劇院,小小的劇場反而更為適合。

 

原編者按:梨園戲劇團定於十二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在香港大會堂劇院演出三晚。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福建梨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