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澳的環境劇場,從「超親密小戲節」說起

作者:肥力

發表日期:2014 / 12

藝術範疇:戲劇 / 舞蹈

發表平台名稱:《art plus》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場地與空間 / 自選藝評

 

比對台北的「超親密小戲節」(小戲節),台北及澳門藝穗節,還有香港藝穗民化節協會發起的「藝穗民化節」(藝民節),縱然彼此的風格及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但無可否認,他們均思考什麼才是劇場的基本元素,當跳出劇院式舞台規範時,劇場可以如何發生,如何讓觀眾有不同於進劇院看演出的感受。從理論層面而言這種「藝穗」或小型藝術節模式,可說是沿於歐洲各小藝術節而來,但三地經歷了幾年其精神及體現方式,已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形狀,例如同樣具有環境劇場元素,或者文化、地理、配套上不同,三地於表演和劇場、社區、觀眾的結合方式也有所不同。

 

十月於台北觀賞整個「超親密小戲節」,以偶戲節為內容主軸,「看戲走路、走路看戲」為形式,在同一組「演出」時段領隊帶領觀眾遊走同區三個非劇場場地,觀賞三個微型節目同時,又介紹區內的文化生態。正是已舉辦到第五屆的「小戲節」的特色。縱然它沒有標榜為環境劇場,但問及主辦單位及在其延伸之討論會聽到,不少觀眾也因為其形式而慕名而來,參與這種配合遊走社區,並走進小小的,於非劇場場域演出的表演活動。這種邊走邊看的觀賞設計確實不易遇見,縱然台港澳不乏環境劇場演出,但卻沒有以此形式為吸引觀眾的手段,規劃完整的,把導覽社區及演出結合的體驗。

 

不過,為令參與表演者有更多創作自由,小戲節沒有要求演出與社區有關,以致是年三區包括信義、大稻埕、新生區合共九個演出,均於區內有特色的建築中表演,如酒店房間或咖啡館不同樓層等,其內容不單沒有與該社區連繫,部分演出僅為借用陌生的場地,功能上只是提供演出空間及足夠讓二十人進入的觀眾席,特色建築內的環境、精緻的擺設,也刻意被剔除於表演之外,準確而言縱然觀眾進場時,被表演場地奇異及周圍環境吸引,但當表演一開場後,表演者便要讓觀眾集中於演出,回到一種不受外間干擾的西方劇場狀態。也就是說,從營運角度而言,小戲節邀請藝團/表演者參與藝術節,並協助租借場地及規劃導覽,可見節與節目本身只有一種黏合的合作關係,以致節內的演區很具特色,但它也只是個不同於劇院的地方,而沒有更多與整個節從策展上,表演的內容上有所延伸的功能。不過,在新生區時,當為三個演出均集中於一所未開幕的酒店內進行,使三組觀眾於演出前集合在一起。小戲節讓其中兩組創作人在開場前於酒店外的集合點舉行一場小小的音樂舞蹈嘉年華,演者與觀眾共舞,成為此區的開幕儀式,讓演出與演出之間,策展及演出間有所互動。

 

誠然,小戲節把三個小節目以導覽來串連,或更應該說節利用導覽補充了演出內容與社區完全割裂的不足,其成就及吸引性是值得被受肯定及支持的,在此再要求成本極低的小戲節在策展上要演出與社區有超親密的關係,難度也太高。然而,這種因演出經費、演區、觀眾數量而選擇一個外觀不同於劇院,具特色環境,內裡演區仍以劇場模式運作的表演,僅從個體演出出來看,並未有太大突破,在台北藝穗節、藝民節仍屢見不鮮。原因是這些藝術節的策展方式亦以內容不限,僅提供演出場地的方式招來表演單位,於廢墟、藝文咖啡館、餐廳、倉庫、藝團的排練場或改建的小型演場等舉行活動。雖部分表演者要求特殊場地或對某個地方熟識,在內容上有所改動,甚至以此為演出內容重心,如台北藝穗節曾有節目於遊艇演出,並以此船遊為主題;藝民節亦有於郊外演出,而有利環境輔助等,但數量不是太多。

 

當然台北藝穗節目的不在於導覽,而是歡迎任何人士參與演出,在台北不同的場域作表演,其於一個月多讓台北出現大量演出,本身已成為藝術盛事,以較間接的方式與城市對話。如小戲節以「超親密」為號,用盡一切方法,如印刷精美護照門票手冊、送贈小禮物、導賞、於極小空間讓觀眾擠在一起看演出,那麼台北藝穗節可說是以較疏離的方法,僅借設備不足的空間,或借用特殊的地點演出,但在策劃,觀眾與演者的關係,如同小戲節內的演出一樣,卻沒因地域不同而改變。可以說,觀眾與演者在實際距離上有所縮短,然還是劇場表演模式。藝民節部分情況也相似,一些藝團改建排練室,增設小量觀眾席,成為一個小型的實驗舞台及參與藝民節。以致,在台北及香港以一百位觀眾左右的小型劇場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藝穗及藝民節正好提供一個機會,集合不同的小型演出,一併宣傳,產生效果。

 

不過,比對台北、香港,澳門缺乏演出場地的問題更為嚴重,故澳門藝穗節以城市藝穗為號,確實於同一時間生出多個可能場地。有趣的是,因有民政署協助,使得澳門藝穗比起台港兩者更有能力找到不少特色之地,其中包括泳池、街市、路邊等。不少演者更因為場地特別而特意配合,演出內容更與地方有關。另一方面,面對澳門經濟及文化大幅轉型,加上澳門藝術人少有其他創作及紓發己見的地方,藝穗節的本土演出確實有不少談及澳門社區生態,更多的是,如同澳門導演及評論人莫兆忠於小戲節的討論會上提及,亦有不少以尋根為題,以環境劇場的方式表演,同時與觀眾一起反思該地方已受不同因素而改變的生活面貌。

 

澳門藝穗節標榜環境劇場,縱然尋根味濃厚,但演者如何在藝術上與社區連繫,發展更多可能,還有更多可成長的可能。但確實,比較三地小型藝術節,從策劃、演出類型、演出與場域/社會關係上,現在的澳門藝穗確實較為多元,藝術在不同距離下與社區產生互動,既有內容以場地為引直指社會問題,也有純粹借用場地演出。只是要如小戲節一樣將導覽與演出並置,正如莫兆忠所言,暫時未有。其藝團「足跡」曾於藝穗作一節目,以導覽方式帶領觀眾遊走澳門,其中於幾個地點上再有小片段演出,可說較為接近小戲節路向,但僅止於此,原因是莫認為導覽與演出所要顧及的藝術方向不同,觀眾接收資訊方式有異,難以併合。如此,反思小戲節可見,其將導師及演出分割,實在恰到好處。只是如本人亦在小戲節討論會上說,小戲節在對劇場、偶戲定位的討論上,對演者及觀眾而言有很多可討論的空間,現在只在演出後針對某個表演作演後談,而未有帶領觀眾思考何為劇場、偶戲及其的意義,有點可惜。

 

倘若,如同小戲節一樣,三地於節內多舉行藝術節討論會,讓策展者、評論人、演者、觀眾交流意見,同時發聲,甚至讓三地藝術節有一交流平台,思考策劃上的可能性,演出與演出之間的配套,甚至如何構成劇場等問題,進行討論。我想將來三地藝穗不必再常把參考歐洲模式掛在口邊,而是成就一種適合華人社區,更多元的藝穗文化。

 

駐節藝評人討論會:我們是否更加親密?

10/25 Sat.  19:30
主持人:林人中
駐節劇評人:傅裕惠、鄭淑芸、林正尉、郭亮廷、莫兆忠
地點:思劇場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主題:超親密小戲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