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劇評(六):如何評價

作者:小西

發表日期:2011 / 11 / 23

藝術範疇:戲劇

發表平台名稱:作者網誌

發表平台類別:網上個人部落格或社交媒體

主題:教育與承傳

 

我在這裡花了幾期的篇幅,都在談如何理解與分析具體的劇場作品,但正如「評論」二字所示,劇評還涉及「評價」。簡單來說,對於其評論對象,大部份的劇評最後還得說:「到底這作品是好,還是不好?」這大概也是不少劇場創作者對於劇評人既愛且恨的原因,劇評人盛讚你的新作,固然叫你興奮得飛到九霄雲外,若劇評人對你的作品全盤否定,就更是睛天霹靂,心想:「為什麼上一個作品,你還稱讚我的作品無懈可搫,才過了一年時間,現在你又說我的作品是文化垃圾?為什麼劇評人比男/女朋友還要反覆無常?他/她們對作品的價值到底有沒有準則可循?還是『藝術都是主觀的』,評論亦然?」這種情形在劇場產業比較成熟的地方尤其如此,因為評論在該等地區每每扮演了意見領袖的角色,對於演期較長的演出的票房,往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劇評到底有沒有評價標準?

 

大約是十多年前,在一個劇評寫作的工作坊上,便有同學問我:「劇評到底有沒有評價標準?還是只是基於評論人的主觀判斷?」我得說,雖然戲劇評論並沒有恒久不變的標準,一齣戲是所以被認是好或壞,往往隨時空文化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在特定文化與時空當中,評論的背後還是一定共通的戲劇評價標準可循,而非「甲之熊掌,乙之披霜」。而且,這些相對公共的評價標準,也可以依據其穩定性與持久性,區分為不同的層級。換言之,在這一些評價標準當中,有一些是較具恒久性,但這並不是說它們是最後的真理,無法被打破。其實,除了前衛的創作人外,劇評人或戲劇學者往往就是打破既有標準的先頭部隊。他/她們最敏感,往往能開一代風潮。

 

例如,曾幾何時,不少古希臘戲劇作品,都堅守亞里士多德所言的「戲劇三一律」,即時間的一致(戲劇情節只發生在一天之內),地點的一致(同一地點)和表演的一致(情節上只有一條主線)。而當代歐洲戲劇新文本大師卡瑞.邱琪兒(Caryl Churchill)的作品,則往往超越三一律的規限,其名作Top Girls就更加把不同時空的人物揉合在一起,(相對於傳統敘事而言)敘事結構破碎。由此可見,雖然戲劇的美學標準往往隨時地而異,但與此同時,它們也不是「話變就變」,一人一個標準,莫衷一是。另外,雖說傳統的戲劇敘事結構(起承轉合的結構、統一的時空、統一的角色)早已被不少後來的戲院思潮所打破,但我們同時也得承認,傳統的戲劇敘事結構仍然為通俗劇、主流戲劇所沿用,是整個戲劇評價標準分層中較為穩定的部份。

 

劇評只是開駡?

 

另外,也有人認為劇評就是開駡。很記得幾年前在一個劇評講座中,有年較的觀眾問我:「你寫了那麼久、這麼多劇評,到底有沒有作品你覺得是值得稱讚呢?」我當時斬釘截鐵的回答:「當然有,為什麼不?」的確,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年青人投入戲劇評論的行列,他/她們大胆活潑,但又常常處於一種身份不穩定的狀況,既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同時又希望保持獨立性,而以否定他人(開駡)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便成為了一種常見的形態。

 

不過,我覺得開駡也好,稱讚也好,都可以,沒所謂。問題是你能否為自己的判斷提出足夠的論証,說服其他人,當然也包括創作人本身。所以,我們應該超越「開駡vs.稱讚」的二元,閱讀劇評也應該放棄「有人吵架,起哄圍觀」的讀小報心態。得記得有一次跟一位專業劇場導演聊天,提到他的新作,他即嘆喟:「就是同行,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一兩句『好』,像『演出精彩』之類,但到底好在哪裡?他們沒有說。」其實,對於某些成熟的劇場導演甚至大師來說,他/她更看重的,並非你的開駡或稱讚,而是你的論點,當然,還有你的論證。

 

著名劇場導演鴻鴻曾經說過:「劇場的實踐是基於一種愛,劇場的言說、傳佈也是基於一種愛;……我不斷批評別人的劇場,不論透過不滿或揄揚,交錯投射出來的其實是一個自己理想中的劇場。」[1] 或許,這個「理想中的劇場」、這份愛正是所有劇評背後的終極依據!

 

註:本文原刊於《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第22期,2011年11-12月。

 

 


[1] 鴻鴻著:《跳舞之後.天亮以前:台灣劇場筆記1987-1996》,台北:萬象圖書(1996年),頁2。

 

 

討論作品及場次:

評論主題:戲劇評論